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二届冰心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比赛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那天我正在发动学生参加比赛,一个孩子好奇地问:“老师,冰心奶奶是谁呀?”这一问提醒了我,我想,我不妨带孩子们来认识一下这个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于是我故意问:“冰心奶奶是谁,大家想知道吗?”此时孩子的兴趣高涨。我顺水推舟地说:“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到学校电脑室.让你们和冰心奶奶来一次亲密接触。”一瞬间,学生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2.
张瑰萍 《奇闻怪事》2005,(11):41-42
幼儿在吃餐后水果时,忽然胡淳钟大叫起来:“张老师,杨梅汁弄在李鑫磊的衣服上了”。这么一叫,大家的眼光都集中到李鑫磊的衣服上,有的说:“真糟糕,回家妈妈一定要批评了。”王伊倩说:“多漂亮的小花呀,就像画上去一样。”“对呀,张老师,杨梅汁能画画吗?”我说:“我可没听说过,你们想试一试吗?”一个“有趣的果汁画”探索活动,由此萌生了。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第一次给这个班上语文课。听说这个班底子不好,学生很调皮。我想:得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不可,要不然如何走好今后的路。这节课讲《海上日出》。上课了,我板书了课题,随即给同学们提出一个引导性的问题:“你们有亲眼看到过海上日出吗?”  相似文献   

4.
蒋建林 《奇闻怪事》2005,(10):19-19
刚在黑板上写好“I love China.”,一个声音响起来:“China,瓷器。”我一看,是班上的“机灵鬼”丁浩。“我们在社会书上学过。”见我看着他,丁浩补充着。“是吗?大家把社会书拿出来看一看吧。”学生们纷纷拿出社会书,找着,看着,我则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China和一个china。过了一会儿,我说:“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两个词,哪个是瓷器的意思呢?”  相似文献   

5.
陈严 《奇闻怪事》2008,(1):20-21
这是我上的一节作文教学公开课。 上课伊始,我手握一束花儿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做有关花儿的作文。看着老师手中的这束花,你想说什么?请一边仔细观察,一边把自己想说的话默默地说一说。”  相似文献   

6.
李湘涛 《大自然》2011,(4):21-23
最近,对“如果有来世,下辈子你想干吗?”这个问题,网络上流行的一个回帖是:“下辈子我愿意做一只考掩,每天睡觉20小时,吃2小时,发呆2小时。,”这虽然是戏言,却道出了考拉极具特色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王亚宜 《奇闻怪事》2006,(11):26-27
那还是在我教高二上册的一节英语课上。做完了一个单元剩余练习后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我放了一首英语歌曲让学生们欣赏。听完后,我便问他们:“Have you ever heard this song?”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Yes.”我吃惊于他们的异口同声,就问:“Do you always listen to English songs together?”原来是班里的一名学生会唱好几首英语歌曲,经常在班会或晚会上给大家唱。于是,我很想知道这个学生是谁呢?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竟是我带的这个班上英语成绩差得几乎能倒数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邓月花 《奇闻怪事》2005,(11):38-38
参加学校的优质课比武,感受颇深。我上的是“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在最后一个环节“质疑问难”中,有一个学生提出:“小数是谁发明的?”我一听,愣住了,在备课时,看到过这个问题,想给学生介绍,但怕教学内容又难又多,没时间讲这个问题,所以就没有去记忆;再者已经快下课了,我还没布置作业呢。于是就对学生说:“这个问题网上有,你上网去查查吧。”就这样我完整地上完了一堂课。  相似文献   

9.
方利 《奇闻怪事》2005,(12):16-16
一、春游 “明天要去春游!”看着办公室主任眉飞色舞的样子,那种兴奋马上感染了我。我突然想孩子们如果听到这个消息不知会怎样?要知道四年了,我们这一届学生还从未组织去游玩呢!这时我又想到了作文,这是一次很好的搜集作文素材的好机会呀。、怎么办?是现在告诉他们我们去春游,回来后还得写作文,还是……不行,我马上否定了自己的决定,就让孩子们放情地玩,不要提任何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波 《奇闻怪事》2006,(7):79-79
【案例】我与学生之间,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一个学生有一道题不明白,而这道题我在课上已讲过。我想,一个后进生平时难得问问题,这是一种好现象。于是我就停下手头的工作为他讲解。因为他平时的学习很差,许多知识都一知半解,因此我讲得格外细致和耐心,并不时地问他:明白了吗?懂了吗?最后他说:懂了。我深吸了一口气,虽然累了点,但内心很高兴,并且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既为这位学生,也为我自己。  相似文献   

11.
案例: 上课钟声响了,我走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候完毕后,我走下讲台,到第一排正中,面对学生,开始用导言导入新课:“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有很多……”我边说边用目光环视学生,发现不少学生在交头接耳,声音越来越大,我说话声完全被掩埋,有的学生还冲我指指点点。我停住讲课,小声问我跟前的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我身上哪有不对吗?”那个学生指了指我的头顶,我台头一看,  相似文献   

12.
一个星期二的上午,我正在六年级一班上语文课。正在我与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时,坐在教室门口的一位学生说:“老师,有人找你。”只见教室外面站着一位陌生人,他夹着一个包,站在教室门口。我走出教室。那位先生用普通话说:“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学具推销员,能不能耽误你几分钟,让我跟同学们讲几句,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我想:这些推销员也太厉害了,居然瞄准了农村学校中的学生。我不想让他来影响我的教学,拒绝了他。可这位推销员还不死心,缠住我,总是要我给他一次机会。这时我的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作文训练机会吗?同学们平时不注意观察。缺乏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的敏感性,不知积累自己周围的素材,  相似文献   

13.
《青年科学》2013,(4):60-61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的故事:一位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请被测试者回答这是什么。当问到大学中文系学生时,他们哄堂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回答的问题。当问到初中生时,一位尖子生举手回答:“是零。”一位差生喊道:“是英文字母O。”他却遭到班主任的批评。最后,当问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时,他们异常活跃地回答:“句号”、“月亮”、“烧饼”、“乒乓球”、“老师生气的眼睛”、“我家门上的猫眼”……事后,人们给这个测试起了个题目:“人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其实是忽视右脑开发,忽视创新思维培养。扼杀了人们的想象力。科学家经研究证实。人的左脑是“普通脑”。右脑是“天才脑”,天才与普通人的根本区别在于天才在有意无意中很好地开发和利用了右脑。你想知道自己右脑开发的情况吗?如果想,就请你在五分钟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出答案吧!  相似文献   

14.
近十多年来有一个问题苦苦困绕着我,家长眼中的好教师是什么?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我连续带了两个从一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的班级,都遇到了一个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家长为孩子择师,家长千方百计找关系,要把孩子交给我带。更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我1996年把他的大儿子带到小学毕业后,她找到我说:“老师,今年你又该带一年级了吧?”我说学校还没排课,不知道。可她很诚恳地对我说:“你教一年级千万告诉我。”我很奇怪,就问:“怎么,有什么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看完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想:“我的导师和我”就行了,啰嗦。的确,加上“我和我的导师”,又拖了个尾巴。“我的导师和我”这样的题目,符合语文课教义,又是人人习惯了可接受的,更何况最醒目的是这样的题目让人联想到导师们父母一般的温馨形象,“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题目好,主题也好。而写“我和我的导师”是有风险的,“你有资格这样写吗?”有人会想。这不是没有道理,“我”在前,十分容易被人认为“骄傲”、“自满”,至少有点自以为是。但我想了一想,还是准备用这个带着尾巴的题目。我想说明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16.
煎蛋     
今天早上,小闹钟把我从梦中唤醒,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我在客厅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吃的。这时妈妈也起床了,我问:“妈妈,我想自己煎个鸡蛋吃,行吗?”“好啊。正好可以锻炼你的动手能力。”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7.
《可贵的沉默》讲述了一个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自己孩子身上的真实故事。当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孩子们一如文中的学生默默无语了。“你们想知道父母的生日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我们的让孩子走近父母的实践活动,已经拉开了序幕。我相信,只要抓住这个契机,我们的孩子就“再也不会沉默”。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文由于降低了审题的难度,淡化了文体观念,成了近年来高考、中考出现较多的一种作文形式。纵观几年来的考场作文,能称得上上等的作文却不多,中等作文偏多。与同组室的教师经过反复研究,认为主要是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学生掌握不够,因此使得作文分数上不去。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能起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作用,拟一好的题目就等于有了开启写作灵感之门的钥匙。那么怎样才能拟一个好的作文题目?我认为应掌握以下技巧:  相似文献   

19.
姚灵莉 《奇闻怪事》2005,(12):17-18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辅助:关于人类起源的三种说法:“进化论”、“海猿说”、“神创论”) 女儿小的时候常常问我:“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呢?”是呀,小孩儿是从哪儿来的呢?同学们都会说是妈妈生出来的。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最早的妈妈)从哪儿来的呢?世界上第一个人也是妈妈生的吗?从古自今,很多人都思考过“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  相似文献   

20.
五月的一天,上午第二节刚上课,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名女生喊了声“报告”后进来,在小赵(我的徒弟)的办公桌前站了一会儿,然后坐了下来。我当时并未在意。过了一会儿,她还在那。我就问了一句:“这位同学是高二的吗?”她说:“是。”“为什么不上课?”“是老师让来的。”“老师为什么让你到办公室来?”“和老师顶嘴了。”她说着眼泪流了下来。看得出,她觉得自己很委屈。我说:“咱俩能聊一会儿吗?”她点点头,走了过来。原来,她是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因为他们班政治作业完成得不好,所以小赵让他们在课堂上重做,而她却在做语文作业。老师问她时,她却气呼呼地说:“我的政治作业做得那么好,你为什么不给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