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绿色植物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物质,然后再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吸收利用.植物的这一功能是借助光合作用实现的——从能量较少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和水)中获得能量丰富的淀粉,然后又用淀粉合成油脂、蛋白质、纤维素及自己机体的各种成分.  相似文献   

2.
植物在阳光下利用光合作用制造醣类、淀粉等有机物,其中间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本发明者用镍和钴作为微量元素喷施于植物的叶面,以期促进植物的碳酸同化作用。目  相似文献   

3.
植物叶片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过渡型淀粉,夜间过渡型淀粉分解供植物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所需。以往研究显示叶片中过渡型淀粉的分解受着严格的生理节律调控,但是,当淀粉分解代谢及其下游代谢基因功能出现异常时,淀粉通常会在叶片中超量积累。植物学家通过筛选叶片淀粉超量积累突变体与目标基因功能解析,初步完成了对植物叶片淀粉分解代谢网络图谱的绘制。笔者通过对植物叶片过渡型淀粉分解与超量积累现象的最新研究进行梳理,以探寻提高作物叶片淀粉含量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4.
半夏是一种药用植物,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等功效.如何提高半夏的产量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影响淀粉合成的作用.目前发现在马铃薯、水稻、玉米等作物中AGPase的合成均促进贮藏器官的淀粉合成,起着促进马铃薯、水稻、玉米贮藏器官发育的作用.分析了半夏AG-Pase小...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利用二氧化碳合成高分子生物降解聚酯材料既可节能减排,又能降低大量使用塑料材料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以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交替共聚制备的聚碳酸亚丙酯(PPC),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超过40wt%,在成本和性能上是唯一真正具有工业化价值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品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自1997年以来,持续开展PPC的合成、改性和应用研究,制备了具有工业化价值的稀土三元催化剂,并于2013年完成了万吨级PPC生产线的建设和运行。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2008,(9)
设施蔬菜肥水气一体化装置技术能适时地对设施栽培中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进行增补,彻底解决了我国温室栽培二氧化碳不足的瓶颈问题,实现了低成本、安全性和废弃液资源化利用的统一。"aigo爱国者杯"第二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金奖发明人:贺超兴  相似文献   

7.
正酿酒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其基因组装载在16条染色体上。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这是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两个研究团队用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将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进行"剪切"和"粘贴",以合成新的染色体。美国纽约大学团队将16条染色体拼  相似文献   

8.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4):107-109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招聘博士后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郭房庆研究组招聘2名博士后。1.研究方向及内容1)植物NO信号传导的分子调控机制。经过前期的与NO  相似文献   

9.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在离子液体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中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丙烯酰胺-淀粉絮凝剂.研究了淀粉在离子液体和水中溶解情况的差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证实了丙烯酰胺与淀粉分子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丙烯酰胺与淀粉的质量之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比较了在离子液体和水中合成得到的絮凝剂在高岭土悬浊液中的絮凝能力.  相似文献   

10.
蒋高明 《科技潮》2000,(12):25-29
本文作者蒋高明博士现任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996年冬季应邀进驻“生物圈二号”,参加圈内植物的练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对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的实验。“生物圈二号”是相对于地球生物圈(生物圈一号)而获名的。它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沃洛克镇,这里光照强烈,环境相对荒凉。生物圈建成于1991年5月,占地面积1.28公顷.内部填土体积20.4万立方米,封闭空间20.4万立方米。工程建造经费约2亿美元,运转费  相似文献   

11.
果糖1,6-二磷酸酯酶(FBPase)是糖异生途径中的关键酶,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中,研究其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酵母细胞中只有一种FBPase,它会通过液泡途径或蛋白酶体途径等不同方式降解;高等植物及动物中则有不同亚型的FBPase,分别在植物光合作用及蔗糖和淀粉的合成以及人类血糖调控等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纳米铜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金属铜基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国内外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纳米金属铜基催化剂的改性、制备方法及助剂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是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分散度及在较低温度下对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有着较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一、气体肥料。也叫二氧化碳肥料。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适当增加植物附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补给植物碳素营养,加强光合作用,促进生长。目前一般在温室中直接加入二氧化碳,或在土壤中直接加入二氧化碳,或在土壤中通过地下管道输送二氧化碳。在农村中比较简便的方法是在温室中堆制厩肥,借助微生物的分解,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据实验结果,亩施二氧化碳5kg,西红柿增产38%,大豆增产  相似文献   

14.
以负载型氧化物为催化剂 ,研究了二氧化碳在超临界条件下 ,与甲醇和环氧丙烷一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性能 .发现反应中的DMC是由PO和二氧化碳环加成合成的PC与甲醇进行酯交换所生成的 ,甲醇对PO和二氧化碳合成PC具有促进作用 ,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近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其中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是最为理想的方法.在化学转化方法中,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是实现二氧化碳化学转化的关键,因此,本文按照催化剂的种类对二氧化碳的化学转化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梦想中的技术,已站在实用化的起跑线上 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取之不尽的太阳光能,最终合成出燃料和工业原料,这就是“人工光合作用”。它不依赖化石燃料,有望成为下一代能源技术。  相似文献   

17.
采用煅烧石灰石方法合成了钙基二氧化碳吸收剂,考察了煅烧方法对钙基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率的影响.利用孔径(孔隙度)分布测定、比表面积测定、扫描电镜及热重分析等对钙基二氧化碳吸收剂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马弗炉煅烧所得钙基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率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正>一、绿色植物及其作用1.绿色植物的概念可以说,体内含有大量叶绿素的植物就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即利用大阳的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绿色植物在体内除含有大量叶绿素外,还含有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到了秋天,叶绿  相似文献   

19.
 支链淀粉含量是稻米品质的评价标准之一,控制支链淀粉合成的酶是淀粉分支酶.依据GenBank公布的日本水稻淀粉分支酶(Q酶)基因的cDNA序列合成相应引物,应用RT-PCR技术,SOE法成功地克隆到云南合系35号水稻Q酶基因的cDNA全长编码框2464bp.与日本水稻比较,合系35的Q酶基因有16个位点存在差异,并导致10个位点的氨基酸变化.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变性淀粉用作钻井液降失水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羧甲基纤维素 (CMC)类降失水剂的缺陷 ,合成了醚化、接枝热交联淀粉 .将这两种产物单独及复配后用作钻井液降失水剂 ,并依据API标准对其降失水性能进行了评价 ;通过正交实验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 ;运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合成醚化淀粉时最合适的用水量为 15mL ;合成接枝淀粉时最合适的单体用量为 4 .5 g ,热交联温度在 35℃时所得产品降失水率最高 ;醚化淀粉与接枝淀粉复配质量比为 1∶1时降失水性能较理想可达到 5 0 % ;醚化、接枝反应确已发生并在分子中引入了相应的官能团 .该产物对环境基本无伤害 ,有望部分或者完全取代CMC类钻井液降失水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