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灵武、神木等四种煤的岩相对成浆性的影响做了深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同种变质程度的煤,富镜煤成浆性好于富丝质组分的煤,这是由于孔结构、表面含氧官能团及灰分等因素使得富丝炭吸附更多的水,这部分多余的水对制备水煤浆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低温热处理方法对神府煤进行了改性,通过FT-IR、BET、接触角测定等研究了低温热处理对神府煤的结构与表面疏水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热处理对神府煤成浆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神府煤经过热处理后,其表面羧基和羟基等极性官能团减少,煤粒表面亲水性降低,比表面积减小,平均孔径增大;热处理温度在350℃~400℃时,煤的成浆粘度较低;热处理时间对热处理后煤粉的浆体粘度和析水率有一定的影响,热处理温度较低时,热处理时间对浆体粘度有显著影响,对析水率影响较小,热处理温度较高时,热处理时间对浆体粘度影响较小,但是对析水率影响较大;用低温热处理方法,不仅可改善神府煤的成浆性,同时,可获得3%左右的焦油。  相似文献   

3.
焦化废水制备的煤泥水煤浆的成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焦化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难以处理的现状,利用蒸氨废水和煤泥制备水煤浆,并与自来水、不同处理阶段的焦化废水制备的煤泥浆进行对比,分析煤泥水煤浆的成浆性。结果表明:蒸氨废水与煤泥制备的水煤浆的稳定性、流变性、发热量均优于自来水,且前者添加剂用量比后者减少0.4个百分点;焦化废水中酚类物质和氨氮对煤泥的成浆性有一定的分散稳定作用;添加剂用量一定时,厌氧池出口水样与煤泥制备的浆体的流变性最优。该研究为焦化废水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煤岩分析、工业分析、金硫分析、FTIR分析、热分析、有机溶剂抽提等方法对灵武煤进行了煤岩、煤质研究、并分析计算了各煤岩组分含氧官能团的分布及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5.
为核定低煤阶镜煤和暗煤的润湿性及主要控制因素,采集大佛寺4~#煤样品并剥离出镜煤和暗煤,进行显微组分分析、工业分析、接触角测定、吸水速率测定、核磁共振测试,并测定不同温度水热处理后样品工业组分、元素含量,分析水热处理煤的分子结构变化,明确镜煤和暗煤的润湿性差异及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大佛寺4~#煤镜煤相较于暗煤,镜质组、壳质组含量高,挥发分、水分高,而惰质组、矿物质含量低、灰分低,并且H、O含量较高。镜煤和暗煤均表现亲水性,但暗煤的灰分更高,润湿性更好,自由水/结合水呈过渡态,灰分是影响大佛寺4~#煤润湿性的关键因素。水热处理温度增高,煤的灰分、水分、挥发分皆下降,H/C变化不大,O/C降低。煤的低温水热提质本质是减弱煤分子间二级结构的缔合作用,促进灰分重力沉降和羟基等含氧官能团分解脱除,增强煤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6.
系统研究了腐植酸类阴离子、磺酸盐类阴离子、聚氧乙烯酰胺类非离子和聚氧乙烯酯类非离于等四类表面活性剂对灵武煤成浆性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规律。并用神木及乌兰煤做了对比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灵武煤制水煤浆级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出间隙级配模型的基础上,用QQ4A/B轻型球磨机和PSI-200拍击式标准振筛机,分析了煤料粒度为0.1~1.0,0.3~1.25mm,m(钢珠):m(煤)=8:1~12:1,研磨罐转速为90~110r/min,研磨时间为15-60min条件下,钢珠添加种类对研磨效率的影响;并用DV-1+PR0黏度计测试了浆体黏度.结果表明,用直径间隙法可以获得较高浓度的水煤浆,其中钢珠添加种类为R1:R2:R3=1:0.414:0.291模式下水煤浆浓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冷拌热处理煤沥青土是低稠度煤沥青与土,在常温状态拌和后,经180℃温度6—10小时热处理后而得到一种技术品质完全新颖的建筑材料。它的力学强度与抗水性较之一般冷拌或热拌沥青土均佳,惟抗磨性与塑性尚待进一步研究。冷拌热处理煤沥青土可制成予制块以铺砌道路路面,或用以砌筑化学耐蚀工厂地坪、水池、管道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热解温度条件下溶剂萃取煤技术的研究进展状况。在热解温度条件下,使用溶剂对煤进行萃取,可以获得无灰的精制煤。获得的精制煤热性质有很大程度改善,可作为炼焦配煤添加剂、高性能炭材料的原料、煤液化、煤气化及无灰水煤浆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0.
在氮气保护下,利用马弗炉加热改性和微波改性两种方法对成浆性较差的乌沙山电厂神华煤进行了改性制浆的研究.对改性前后煤样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进行了测定.利用VT550粘度计对改性前后煤样的成浆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过改性处理,煤的成浆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热改性处理在450℃下处理0.5 h的成浆效果最佳,最大成浆浓度由未处理煤样的58.23%提高到61.21%.微波改性后,煤的成浆性能同样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以420 W下,处理时间60 s改性的效果最好,最大成浆浓度由原始煤样成浆浓度的58.23.01%上升到62.14%.  相似文献   

11.
灵武煤中烷烃的萃取分离和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体积的CS2/N-甲基-2-吡咯烷酮(NMP)混合溶剂在超声辐射下反复萃取灵武煤,用旋转蒸发器蒸除萃取液中的绝大部分CS2,得到灵武煤浓缩萃取液.用正己烷萃取灵武煤浓缩萃取液,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灵武煤各级萃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灵武煤萃取物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包括正构烷烃、支链烷烃和环烷烃,其含量超过95%,其中正构烷烃的含量超过80%;萃取物中还检测出少量的烯烃和含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微量的芳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低挥发分煤飞灰热处理时方石英的形成机理,使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对一台燃烧低挥发分煤的W型火焰锅炉的现场煤粉、飞灰及飞灰热处理样品的物相组成进行了研究。锅炉空预器飞灰和炉膛飞灰均没有方石英存在,在飞灰950℃热处理时仍未有明显的方石英生成,经1050℃热处理飞灰中开始有方石英生成,并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飞灰中可转化为方石英的非晶质SiO2是由煤中的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分解得到的,即煤中高岭石在煤粉锅炉内短暂加热的过程中只分解生成莫来石和非晶质SiO2,不生成方石英。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两种方法对化工污泥进行改性并研究改性后的污泥添加量对污泥水煤浆(S-CWS)成浆性、流变性和燃烧性的影响,从而获得制备高浓度污泥水煤浆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选用Na OH对污泥进行改性制备出的污泥水煤浆成浆性较好;改性污泥添加量在10%~20%,可以得到成浆性良好的污泥水煤浆;添加改性污泥的污泥水煤浆较普通水煤浆的燃烧性能增加.  相似文献   

14.
煤的热解研究III.煤中官能团与热解生成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化学分析和FTIR光谱分析对我国煤化程度不同的18 种煤中官能团的研究表明:煤中官能团含量与煤化程度有关;煤中羧基、羟基及醚键等其他含氧官能团的含量与热解生成物CO2、H2O 和CO 的产率有关,脂肪—CH 的含量与甲烷和焦油的产率相关联,芳香—CH 的含量与热解半焦产率有关。煤的热解生成物主要是煤中官能团的断裂所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活性微观结构与氧化自燃能力的影响关系,揭示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微观自燃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积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实验分析手段,对褐煤、长焰煤、不粘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无烟煤等9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进行XRD,比表面积和微观结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煤样变质程度升高,煤微观结构中的芳香层片尺寸变大,芳香层片的延展度和堆砌度则不断增强;煤的孔隙结构随变质程度的升高不断缩小,比表面积不断增大,煤的孔隙结构和表面积差异是引起不同变质程度煤氧化过程吸氧量不相同的主要原因,阐明了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微观结构的异同是影响煤低温氧化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煤的热解研究Ⅲ.煤中官能团与热解生成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借助化学分析和FTIR光谱分析对我国煤化程度不同的18种煤中官能团的研究表明:煤中官能团含量与煤化程度有关;煤中羧基、羟基及醚键等其他含氧官能团的含量与热解生成物CO2、H2O和CO的产率有关,脂肪-CH的含量与甲烷和焦油的产率相关联,芳香-CH的含量与热解半焦产率有关。煤的热解生成物主要是煤中官能团的断裂所致。  相似文献   

17.
王建英 《科技信息》2010,(33):I0314-I0314,I0284
本文以神华宁煤集团煤制烯烃167万吨/年甲醇装置为例,通过材料到货检验、预制、焊接、热处理工序来介绍该装置的高压管道施工与管理,以供类似装置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主城区存在着的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重庆市开展了煤改气工程.通过对比燃煤锅炉改烧油和用电,指出煤改气是改善重庆市主城区现有污染状况的最好选择,并提出煤改气的目标.同时,在煤改气的规模和范围进行了调查分类的基础上,对煤改气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作出了分析,并重点围绕煤改气实施产生的环境效益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煤改气工程的实施,不仅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大大削减了重庆市主城区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使主城区的大气污染得到有效缓解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煤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煤盆地、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的等温吸附性能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煤的吸附性能受到煤的变质程度、储层温度、储层压力以及煤中水分类型及水分含量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力求对我国煤层气资源的选区、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煤阶形态差异对煤质分级利用的影响,采用热重-质谱联用仪对京隆褐煤、准东煤和阳泉无烟煤进行热解和气化实验,并采用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探究煤焦微观形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煤热解可分为3个阶段:水分析出和吸附气体释放、大量挥发分析出、二次脱气;随着煤化程度的升高,热解过程逸出H2、CH4等气体的释放峰向高温处移动,且热稳定性阳泉无烟煤>准东煤>京隆褐煤.对煤焦的气化活性评价表明,气化活性随反应温度的增大而升高;且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煤焦表面杂乱程度降低以及不定型结构和含氧宫能团数量减少,这些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导致了高阶焦炭反应活性的降低.此外,本文还探索了煤热解和气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