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简要分析了二语习得研究的历史、内容及其现状,阐述了课堂互动的定义与形式,并指出完善的课堂互动是促进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是二语习得研究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如何将教师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二语习得的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时间中去?本文着眼于探讨教师如何选择SLA(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某些理念应用到成人ESL(English Second Language)课堂中,并为二语习得(指英语)教师提供了一种描述性的方法。这一方法是将二语习得理论具体运用到交际性课堂教学中去。文章首先论述二语习得研究对教师的重要性,继而涉及学习导入和关注语言形式这两部分内容,这是两项教师们可在成人ESL课堂上尝试的主题。作者的意图是要鼓励读者把二语习得研究理论的点滴收获运用到课堂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了课堂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课堂教学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国情,指出课堂教学对中国二语学习者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万小青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11):128-131,148
二语习得若忽略培养和提高习得者跨文化语用能为,二语习得将交得毫无意义。培养和提高习得者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基础在于“课堂输入”,而输入的核心在于教材。所以,要做到教材话题与文化项目兼容。“课堂输入”要兼顾对语用知识的有效“输入”和“吸收”,要按照“课堂输入”的原则进行“输入”。“吸收”是目的。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语用教学总是和社会文化形影不离,教和学动机都来源于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实际需要。二语习得是一个其语言的、社会的、心理的相互作用过程,培养和提高跨文化语用能力本身是一场整体的文化教学。所以,要开展对教材话题和文化项目兼容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二语教学存着课堂二语输入不足和母语的负迁移干扰问题,严重影响了二语习得效果。可以用“会话分析理论”指导课堂二语教学,以会话分析方法中最真实自然的语料、最明晰的结构序列规则、最具语用价值的语境影响力来解决普通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顾暄 《当代地方科技》2010,(21):173-174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二语学习和习得领域的研究愈加重视社会语境的重要性。近年来,在二语习得领域出现了对语言学习社会语境的冲击。话语实践(discursive practice)这一概念也开始频频出现。本文从语言课堂的视角,对话语实践的概念、课堂话语实践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迎 《科技信息》2010,(32):I0150-I0150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二语习得研究假设与课堂环境下的教学实践,发现二语习得研究虽然不能为教学提供直接可资借鉴的、便于操作的成果,但是能加深我们对学习活动及教学活动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吴兴东 《科技信息》2010,(35):I0256-I0256
任务型外语课堂教学语境就是交际任务本身。完成交际任务的语境包括语料语境、情景语境、交感语境、文化语境和篇际语境。真实交际语境不是实施任务型外语教学的必要条件,二语习得课堂语境并不比外语学习课堂语境更优越。只要大量利用模仿性社会活动和创设功能性交际活动,恰当组织课堂社会活动,外语学习课堂教学同二语习得课堂教学一样能采用任务型外语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五年制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介绍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中的5个假设及其对教学的启示,改革英语教材,结合《新概念英语》教材的基本原理和新课堂模式的构建,阐述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运用于五年制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三语习得和二语习得密切相关,但三语习得的内涵比二语习得更丰富、更复杂。由于三语习得者所面对的是三种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对三语习得的影响较二语习得也更为严重。因此,三语习得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应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粱甜甜 《科技信息》2011,(18):I0138-I0138
本文通过收集了6篇近年来国外儿童二语习得方面研究的论文,分析和阐述了儿童二语习得的研究现状,结合两种二语习得假说,论述了影响儿童二语习得的年龄因素及儿童二语习得中的时态习得,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秦镱菲  金朋荪  张超 《科技信息》2011,(13):214-214
语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从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语境"这一概念到现在已有80多年。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本文借助语境的分类和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阐述了语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借助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提升二语习得水平的建议,这对二语习得者和二语教学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儿童在认知世界的同时习得了母语,所习得的母语具有思维和交际二元性,而二语习得实质上是习得了对原有知识的另一套符号表征系统,所习得的二语仅有交际性功能;母语习得主要是认知图式的创造过程,二语习得则包括了图式增加、调试和创造三种过程。基于对二语本质及其习得过程的探讨,试图对二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二语习得的理论研究领域内,关于母语的“正负迁移”(positive/negative transfer)问题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争论。“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将母语看作是二语学习中的主要障碍;心灵主义否认母语对二语习得的作用。而近年来流行的认知理论又重新承认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并指出母语影响是二语学习中的重要问题。”而在我国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英语,近十年来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主张是:课堂上应该采用单语教学模式,只讲英语,不应也不能采用任何汉语。如今的优秀课、示范课、竞赛课,没有一个英语教师会在课堂上讲一句汉语,但…  相似文献   

15.
以二语习得"输入"假说为理论依据,以国内外语言学者的论证和研究为实践基础,结合作者自身的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体会,分析背诵对二语习得的实际作用,介绍如何将背诵策略有效应用于二语习得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理论,通过对词典使用的分析调查,旨在研究高校英语专业新生应充分利用纸质词典,可以提高词汇量的掌握。通过比较两个班对纸质词典的使用,使用SPSS13.0分析,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纸质词典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有很大帮助。论证了在课堂学习中使用纸质词典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有效性,对英语教学及英语学习者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词汇附带习得是二语学习的重要学习方法,是二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是二语学习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处于起步阶段,经过研究发现,在听说语境中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理解,提高外语学习效率.我国的外语教学普遍采用英语教学,二语词汇附带习得作为重要的英语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通过研究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概念和研究成果以及在听说语境中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语听说教学质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动态系统理论为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对二语教学的互动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动态系统理论,针对大学英语课堂互动过程进行分析和诠释,尝试性地提出二语课堂互动动态系统模式,以便对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机制作出更为科学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语言的重要属性,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本方式,在二语词汇习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习者成功实现二语习得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目前的研究仍多停留在隐喻机制对二语词汇习得积极作用的理论方面的探讨,尚未就隐喻理论下二语词汇习得的实践路径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对具体词汇习得路径的研究仍有待突破。对隐喻机制作用下二语词汇习得具体过程和特点的分析,将对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认知系统的成功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对二语词汇教学实践及相关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田甜 《科技信息》2009,(25):175-176
二语习得领域的一系列显性和隐性之分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和争论的热点之一,也为课堂中的语法教学提供了较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依据。本文首先回顾了二语习得中的显性和隐性二分法理论,继而针对课堂中的语法教学回顾国内外相关的实证研究,并结合显性隐性研究的较新观点,力图分析影响此类实证研究结果的主要因素,最后指出从显性隐性角度看待语法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以及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