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碳包覆对Li/CuV2O6电池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CuV2O6,XRD衍射证明制备的材料无杂质且结晶度良好.通过球磨技术在制备的CuV2O6表面包覆乙炔黑,用XRD、SEM对包覆前后CuV2O6材料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对比,应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及恒电流充放电技术研究了包覆前后材料电化学性能.结果发现,包覆在CuV2O6表面的乙炔黑疏松多孔,具有较强的吸附电解液的能力,可以显著降低电极的表面阻抗和电化学阻抗,减少电极的极化并提高电池的放电电压和放电比容量,对于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硬脂酸对超微CaS:Eu荧光粉的表面包覆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乙醇溶液中溶解脂肪酸和超声波分散的方法研究微米级CaS:Eu荧光粉颗粒表面均匀包覆硬脂酸(SA).用IR与XRD表征了包覆物(硬脂酸)与CaS:Eu颗粒表面的结合情况.采用荧光光谱测试了荧光粉包覆前后的荧光性质和耐候性.用粒度分布表征了荧光粉的粒径变化情况,通过平均粒径推算出最佳包覆厚度是1.67μm.研究表明包覆后的荧光粉的耐候性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均匀掺杂和表面包覆工艺制备了Al2O3-Fe2O3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对样品的物相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了制备方法对样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均匀掺杂工艺相比,表面包覆工艺进一步降低了材料的相变温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乙醇溶液中溶解脂肪酸和超声波分散的方法研究微米级CaS∶Eu荧光粉颗粒表面均匀包覆硬脂酸(SA).用IR与XRD表征了包覆物(硬脂酸)与CaS∶Eu颗粒表面的结合情况.采用荧光光谱测试了荧光粉包覆前后的荧光性质和耐候性.用粒度分布表征了荧光粉的粒径变化情况,通过平均粒径推算出最佳包覆厚度是1.67μm.研究表明包覆后的荧光粉的耐候性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TiO2(Degussa P25)进行了表面修饰,考察了体系pH值和CTAB用量对包覆效果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表面光电压谱(SPS)揭示了CTAB表面修饰的作用机制。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结果表明,在pH=10,CTAB包覆量为10%时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达到最佳值,分析认为这是表面吸附和光催化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 一前言磁记录体通常是把磁粉、粘合剂、分散剂、润滑剂等与有机溶剂一起进行充分混合,制成磁性涂料,涂到带基上制成的。但由于磁粉属于亲水性,而粘合剂属于亲油性,它们之间的亲合性不好。此外,磁粉表面和微孔中吸附的水份和空气,也妨碍粘合剂和溶剂对它的侵润和分散,以致使制成的磁带,特别是对高速复制带,高密度录像带和计算机磁带,容易造成磁层脱落,掉磁和耐磨损性能下降。近十年来国内外为解决这一问题,对磁粉表面进行化学处理的研究十分活跃,其目的是改变磁粉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密胺树脂为囊壁包覆耐晒黄G的方法.微胶囊的包覆条件为:在温度为60℃,pH值为8.5的条件下加入摩尔比为1∶2.5的三聚氰胺和甲醛,制得密胺树脂预聚体,预聚体按囊材含量30%的比例加入颜料的溶液,分散剂的浓度控制在3%左右,pH值控制在5.5左右,反应2 h后,过滤、干燥,即得产品.  相似文献   

8.
有机硅柔软剂对纺织品的手感以及功能性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有机硅类纺织柔软剂的技术演进路线进行了分析,并具体分析了有机硅柔软剂的专利申请趋势、技术发展方向,最后通过若干案例梳理有机硅纺织柔软剂的技术发展路线,为该领域科研人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微胶囊包覆红磷,采用红外光谱(FI-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微胶囊红磷与聚丙烯(PP)及尼龙6(PA6)形成的复合物的极限氧指数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微胶囊红磷的热性能,测试了其在PP及PA6复合物中的阻燃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被成功包覆在红磷颗粒的表面.当微胶囊红磷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PA6/MRP的极限氧指数LOI大于28.2%,而PP/MRP的极限氧指数LOI大于22.4%.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气体透过性有机硅树脂的优良特性之一,就是具有可使气体透过的性能。在一般情况下,应用高分子薄膜并使之两侧保持有化学位梯度,则物质就将以薄膜为筛子,向化学位低的方向移动。现在利用这一原理,应用薄膜进行液体分离的处理方法已经实用化了。同样,可利用薄膜来进行分离气体的工作,利用薄膜分离物质的关键问题,是其对拟分离物质的透过性和选择性。从下表可以清楚地看出,和其他的高分子材料相比,有机硅树脂具有非常优良的气  相似文献   

11.
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较弱是影响其优异性能发挥的主要原因,为改善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和提高界面强度,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芳纶纤维表面进行改性,研究等离子处理后纤维表面活性、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及其与树脂浸润性的影响,为提高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如何实现凸轮轴荧光磁粉无损检测自动化进行了讨论。给出了以微计算机为中心的自动控制系统,系统以主计算机控制PLC磁粉探伤机和步进电机,使工件的探伤过程与图像处理过程并行运行,实现了裂纹磁痕的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13.
PAN/Cu/Ni纤维及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聚丙烯腈纤维经化学镀铜再电镀制成的导电PAN/Cu/Ni纤维作填料,与HIPS树脂熔共混,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对纤维表面镀层的形态结构、导电性及复合材料的导电怀和电磁屏蔽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同时对复合材料电磁屏蔽的理论论值与实验值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磁粉探伤系统工件表面微裂纹散焦图像复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荧光磁粉探伤系统散焦图像复原处理问题.介绍磁粉探伤系统的组成,描述散焦现象光学原理及其数学表达;对观测图像采用方差估计方法计算信噪比,采用参数辨识方法获得散焦半径并计算点扩散函数,运用Wiener滤波器进行图像复原并用散焦半径评判图像复原效果.通过对模拟和真实图像数据的仿真,表明该复原方法能够实现散焦磁痕图像复原,符合磁粉探伤系统的对裂纹识别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用流变学原理建立了缓凝砂浆流变模型及方程,在此基础上,运用螺旋机构原理分析了缓凝砂浆经螺旋输送包覆机包覆于预应力钢筋上的机理,阐述了缓凝砂浆在螺旋机构中受到剪切、混合、输送和挤压的作用。由此对进一步认识螺旋输送的规律以及结构设计和掌握运行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有机硅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高分子聚合物,已在国内工业生产中逐渐推广应用,安阳市纺织系统在市科技情报网的支持配合下,推广应用有机硅,取得一定成效。安阳市染织厂用有机硅柔软剂Si—10代替原来用的柔软剂HRQ对色织中长花呢进行了后整理,不但保持了纺织产品原有的良好的透气性,而且手感平挺、滑爽、丰满、厚实、毛感性强,又通过物理指标  相似文献   

17.
超细金属和二元合金磁粉的制备及静态与动态磁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多元醇方法制备了纳米金属及二元合金磁粉,XRD和TEM分析表明,所制超细金属磁粉粒长为50nm左右,其形状近似为球形,Co粉和Ni粉具有面心立方结构,面CoxNi1-x合金粉为固溶体或Co和Ni的fcc相混事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了静太磁性能测试,当0≤x≤1(mol)捍,比饱和磁化强度σ从18.8Am^2/kg变化到128.8Am^2/kg,而矫顽力Hc从14000A/m降至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硅树脂薄膜直接包覆碱土硫化物荧光粉CaS:Cu^ ,Eu^2 (RBI)以保护其发光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衰减.通过荧光光谱、红外光谱(mR)、热重分析(TGA)、X射线能谱(EDX)和扫描电镜(SEM)比较了经硅树脂包覆改性的CaS:Cu^ ,Eu^2 (RBI-Si)和RBI的各种性能.红外光谱显示RBI-Si既有硅树脂的特征峰又有CaS的特征峰.TGA表明RBI-Si的失重率大于RBI.EDX显示RBI-Si表面有Si元素存在,确证RBI-Si表面包覆了硅树脂有机层.硅树脂的最佳用量为7%左右.改性后的RBI-Si的转光有效期比RBI的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择CNABS为中文专利数据库,DWPI为外文专利数据库,采用关键词与专利分类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对缩合型有机硅密封胶的专利申请量趋势、专利申请的分布情况、脱醇型有机硅密封胶在建筑中的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专利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以AgNO_3为银源,通过热分解法在MnO_2表面包覆了一层Ag纳米颗粒,从而得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Ag-MnO_2颗粒。利用XRD、EDS、SEM和TEM对所合成Ag-MnO_2的物质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恒流放电和电化学阻抗测试表征了以Ag-MnO_2为正极的Li/MnO_2的电池性能。结果表明,在400℃下分解得到Ag包覆量为5%(质量百分比)的Ag-MnO_2性能最优,在0.5 C和1 C放电下,其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72.0和110.6 m Ah·g-1,相比于未改性的MnO_2,其放电比容量分别提高了59.85%和50.68%,这是由于Ag颗粒均匀地包覆在MnO_2表面,提高了MnO_2的导电性,改善其电子传输速度,从而显著提高了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