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朴龙杰 《科技信息》2009,(21):197-198
韩国语的词汇相当丰富,与越南语和日本语一样都是外来词非常丰富的语言,所以根据词汇的来源分类其外来词有助于了解对韩语词汇的构成。本文针对韩语外来词中占一小部分,却极其复杂的日源词汇进行分类,并探讨其起源。  相似文献   

2.
引入外来词语言二重性概念,结合俄语和汉语事例对外来词语言二重性制约下的外来词内部形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和对比分析.外来词内部形式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外来词吸收方式的不同.由于外来词语言二重性的影响,每种方式在服务于外来词吸收的同时,均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5,(5):38-40
外来词是语言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近现代汉语中的英源外来词展现反映了中国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英源外来词被广泛认同可以分为四类:音译词、意译词、音意兼译词和字母词。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从英语和日语词语中吸收的汉语外来词 ,讨论了有关外来词的构词方式、构词特点和语义演变问题。指出了汉语外来词构词特点与语义演变规律都是由汉语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外来词丰富、发展了汉语语言 ,但是也不可忽视它对语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丁树亭 《科技信息》2009,(22):I0113-I0113
借用是任何语言得以发展的必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交往联系不断深入,各民族语言相互渗透,大量外来词涌入汉语中,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本文分析了汉语中外来词的定义、归类,对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历史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且远,表现之一就是汉语中产生了大量反映佛教观念义理发的词汇。但这些通常被视为外来词的词汇中,其实有一部分在佛教输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存在于典籍之中。通过对这些词汇来源的考辩,还原它们的本来面目,进而审视传统学界对外来词的判定标准,强调了词语意义对于判断外来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田蕾  左莉 《科技信息》2007,(22):216-217
外来词的产生是文化接触的必然产物。本文通过对英汉外来词的类型的探讨,进而分析了英汉外来词对英汉两种语言的重要影响以及这些外来词对提升英汉语言文化价值、丰富文化内涵、促进彼此文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晚期近代汉语西洋来源外来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时期的西洋来源汉语外来词作为研究对象,在评价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外来词的范围进行了再界定,一方面利用所得直接材料归纳出晚期近代汉语外来词的特征:既不同于此前的汉语外来词,又有别于现代汉语外来词。  相似文献   

9.
外来词是社会发展和语言交往的必然产物。社会越发展 ,语言交往越频繁 ,外来词借用也相应地越多。近年来 ,由于苏联解体 ,许多指称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外来词以其庞大的数量迅速涌入俄语。因此 ,了解外来词的特点和弄清它的确切含义 ,对我们阅读学习和掌握俄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仁松 《科技信息》2008,(29):185-185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词汇是语言中最敏感的因素,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外文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借词)日益增多。本文对英语外来词进行分析,阐述了外来词反映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用统计的方法对书面语中外来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外来词在新时期使用的突出特点,并从语言结构、语义、语用三个方面研究了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最后指出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广义的角度对外来词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外来词的发展特征,并从语言结构、语义等层面研究了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最后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分析其原因,从中揭示出对外来词的规范原则.  相似文献   

13.
浅议OK的来源和用法高凤智(基础部)关键词来源作用分类号H3131OK的来源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OK来表达他们不同的意思,OK是美国英语口语中最常用的词,它已进入了世界上的许多语言(包括现代汉语),成为这些语言中最常用的外来词.但是我们是否曾经问过...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相互的接触和交往,而相互接触和交往的过程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必然导致外来词的借用,任何语言中总有一部分词是从别的语言里借用而来。外来词是民族关系的见证,是文化渗透的结果。本文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外来词来探析外来词的双重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5.
外来词的借用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而外来词的滥用和翻译的混乱又同时造成了语言的污染.本文旨在通过对汉译外来词的几种主要方法,如音译、意译、直译、音译加意译、音译加汉语语素、音译兼意译,进行分析、讨论,引起人们对于外来词的翻译、吸收及其规范化的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6.
外来词是语言接触的结果,也是语言非自足性的表现。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外来词有着与其他词汇相异的独特一面,因此,探讨外来词的修辞特点十分必要。从静态的角度观察,外来词的语用特色主要体现在填补词汇空白、促使语言精简、达成音义相谐、凸显民族文化心理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涂敏 《科技信息》2007,(16):104
本文根据英语外来词在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现状,分析了英语外来词的滥用问题,发现英语外来词在使用中存在着中英文混杂、一词多译、以及伪造外来词等诸多问题,以期引起语言研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以结构主义、认知—心理为基础,结合社会—语用考察,对外来词出现与发展机制作出统一性解释。外来词的出现受认知—心理机制中对称象似动因制约;字母词之外的多种形式的外来词具有中间语性质,它们是意象形成的产物;字母词的出现,反映了借入语词语向借出语原型的靠拢;外来词的演化受认知—心理的激活、阻断和范畴化控制。外来词出现与发展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是按照语言发展观对外来词进行动态规范的有益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一个民族的语言借用、吸收另一个民族的语言,这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但语育的吸收同化功能,及各种语言对外来词语的吸收、消化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既有语言也有非语言两种因素。英汉两种语言的外来词在数量、范围、同化速度、产生的历史条件及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形成鲜明对照。在改革开放,外来词大量涌入汉语的今天,这种语言间的对比研究应该对汉语吸收同化外来词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英语外来词在译人语中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外来语的翻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外来词借人的流向及其对当代中国人文化心理的影响.文化融合与交流在不断的扩大,大量的英语外来词汇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但并不影响汉语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