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吊挂托辊组中,槽角的变化影响到吊挂点的距离,而槽角的大小又是确定托辊组中有效横断面积的基本因素,为满足一定运量就要选用合适的槽角。因此,吊挂点距离的计算很重要。本文介绍了吊挂托辊组的特点,推导了吊挂式托辊组槽角及吊挂间距的计算,其目的是:通过具体推导,阐明吊挂式托辊组的工作原理,计算运行状态下物料在托辊组中的有效横断面面积,从而选择合适的托辊组以满足额定运量,避免因盲目选择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胶带运输机受料处的动载荷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力学模型,详细的研究了大块物料对吊挂缓冲托辊支承的受料处冲击动载荷的计算方法.计算与实验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大件热处理销轴一轴型吊挂工装的均布载荷、两点载荷及最大载荷的受力分析,综合考虑了销轴的抗弯强度、抗剪应力和吊挂工艺头轴颈抗拉强度等影响因素的计算和选择,用计算机进行了参数的优化设计,最后得到了简明精确的技术参数设计公式,与生产经验取值相比较,节约了钢材,又便于实际生产中应用,具有较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胶带输送机的寿命取决于托辊和胶带的寿命。本文介绍新型托辊及托辊组,从改善托辊质量及托辊组结构方面考虑延长胶带机使用寿命。因此,高性能托辊和优化结构的托辊组支架的研制与开发是设计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薄超 《科技资讯》2012,(24):109-109
本文介绍一种翻转吊挂,用于飞机翼面类部件下架后进行翻转及姿态调整作业。  相似文献   

6.
李滨  闫丕江  邢永鹤 《科技信息》2013,(19):419-419
在煤矿、化工、电厂等生产企业中,带式输送机必不可少,因为带式输送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输能力强,便于操作和维护等特点,是运送物料的良好工具。落差大的转载点会将普通的托辊、托辊架损坏,时常造成皮带严重跑偏,容易造成皮带的损坏,特制缓冲床在运矸皮带落差大的转载点设计、应用,延长了皮带机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材料费用,减少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赵拥军 《科技信息》2011,(10):354-354
为减少门式起重机电缆吊挂器运行过程中的摩擦力,延长其使用周期,降低其更换、维护难度,笔者设计了一种主体可拆卸、滑轮为主要结构的门式起重机电缆吊挂器。经长期使用发现,可有效降低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飞机模型的吊挂方案进行了逐步分析,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实现了飞机模型在空中的俯仰、翻滚和偏航等基本模拟动作。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伊犁一矿厚煤层全煤巷道单轨吊车悬吊问题,研究了联合锚杆吊挂单轨吊技术。该技术采用普通长度锚杆+专用吊挂板的方法在煤巷中悬吊单轨吊车。对运输综采支架时的吊挂点进行最大受力分析和锚杆的锚固力测定,结果验证了联合锚杆吊挂技术的可行性。该研究为伊犁矿区单轨吊车辅助运输方式的改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吕雄 《科技资讯》2013,(6):111-111
开滦东欢坨矿现已进入采掘比较集中时期,综采工作面液压系统受到了严峻考验,液泵进、回液管路吊挂没有一个合理规范的标准。针对这种情况,结合现场实际,对液泵进、回液管路的吊挂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优化设计、日常使用管理,保证了综采工作面液压系统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在汽车悬架的行驶中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设计中,传统的被动悬架只能在一种特定道路和速度下达到双方的最优折衷,而主动悬架系统在多种行驶条件下都能使两者达到最佳。本文在对汽车悬架进行了重新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半主动悬架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磁浮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研究了悬浮系统在参数摄动条件下的悬浮控制问题。首先,对电磁悬浮(EMS)型磁浮列车的基本悬浮单元建模,给出了电流控制模型;然后,建立了悬浮系统的强化学习环境以及软演员-评论家(SAC)智能体,并设计了加速训练的奖励函数与“吸死”处理方案;最后,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悬浮控制方法。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在损失50%线圈匝数或磁极面积变化时具有更好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模糊控制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车辆主动悬架和座椅主动悬架的集成变增益LQR控制方法.在建立“车-椅”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以底盘垂向加速度和座椅垂向加速度为控制目标,以车轮动态位移、车辆悬架动行程范围小于规定值为约束条件,设计出了车辆悬架和座椅悬架变增益LQR控制器,并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与比较,得出该控制方法对座椅悬架和车辆悬架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验证了集成变增益LQR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未来悬架系统控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乙交酯的悬浮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悬浮聚合的方法,选用甲基硅油作为体系的分散介质,乙交酯 (GA)为单体,合成出了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聚乙交酯,其特性黏度[η]高达0.9。采用红外IR,DSC等方法表征了聚乙交酯的结构和性质。重点研究了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聚乙交酯的特性黏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使用堇青石前驱体和堇青石制备悬浮体,通过改变pH值、剪切速率以及滴加不同体积分数的分散剂,对悬浮体的粘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堇青石悬浮体的等电点在pH≈9,在酸性条件下粘度较小;应该使用阳离子分散剂。在加入相同体积分数的分散剂情况下,堇青石前驱体悬浮体比堇青石悬浮体粘度小,可能是堇青石前驱体中Mg2 的颗粒数量百分比小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悬架的半主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动态输出反馈设计悬架半主动控制的控制器.先设计全主动控制律,再以半主动控制律逼近之.通过半主动作用以抑制任意激励下的悬挂质量振动及轮胎动态载荷.由于系统在相对速度vr→0时具有弱可控性,引入适当的饱和函数以得到连续的半主动控制律.采用H∞动态输出反馈设计方法在于强调低频段干扰的抑制作用,这与通常的宽频带控制律有显著的区别.结果表明,半主动控制使得悬挂质量的振动得到改善,而轮胎的动态载荷无明显变化,这反映了半主动控制的低频抑制作用.然而抑制悬挂质量的高频振动必然导致轮胎动态载荷的恶化.因此控制器的设计需在乘坐舒适性与操纵安全性之间作适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车辆技术正在朝着电动化、智能化以及网联化方向发展,而作为汽车关键部件的悬架系统也正在发生着技术革新。传统悬架只能被动减振,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车辆的高性能和高能效需求,主动悬架、馈能悬架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系统阐述了馈能悬架的发展历程,简要分析了当前研究现状,并从能量回收方式的不同列举了当前馈能悬架的主要分类,尤其对电磁式馈能悬架的不同类别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之上,探究了馈能悬架发展存在的技术难点,并指出后续馈能悬架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所得结论对馈能悬架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悬索桥跨径的不断增大,对大跨度悬索桥的构造形式进行研究十分必要.通过研究反映悬索桥构造特性的力学参数与悬索桥中跨跨长、弯曲频率、扭转频率及弯扭频率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大跨度悬索桥可能的构造形式及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介绍国内外车辆悬架半主动控制研究的最新进展。阐述半主动悬架技术的产生背景,分析设计与优化过程中所用到的车辆模型和评价指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半主动悬架的控制方法和可调节减振器,作了较为详细的回顾和总结;列举出几种应用最广泛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并分析各自的优劣势,指出不同的控制方法相互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优化控制效果;阐述不同种类可调节减振器的工作原理;最后探讨半主动悬架发展的趋势,为车辆悬架半主动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为原料,采用悬浮聚合工艺,合成得到了固体羟基丙烯酸共聚树脂.研究工作探讨了单体选择、引发剂种类及用量、悬浮剂种类及用量、油水比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树脂状态及分子量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对树脂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及分析,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与动态热机械分析检测对树脂的分子量及分布、玻璃化温度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