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报纸版面上图文互补互渗能够实现信息的增值效应。但在"泛视觉化"倾向中,泡沫图片导致了新闻信息的减值甚至于产生负值,为此,新闻图片的把关人,要提高相关素养,实现版面创新有"度"和图片处理有"度"。  相似文献   

2.
杨肸 《科技信息》2011,(25):I0255-I0256
随着读图时代真正地到来,越来越多的报纸在显著位置刊发极富冲击力、新闻性强的新闻图片;各大网站也在新闻中配发大幅照片,更有直接以图片新闻来报道新闻事件。一张好的新闻图片以它不受地域范围、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限制的特性,成为独立的信息传播载体,产生出一图胜万言的效果。校报的受众是广大的在校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受教育程度较高,这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编辑首先要是一个政治过硬的摄影爱好者,其次具备一定的平面设计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抓取新闻事件的本质,最后还要具有特定的审美眼光,唯有如此,才能制作出一张内容翔实、新闻价值高、立意深刻、可读性强的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报纸。  相似文献   

3.
刘项清 《科技信息》2012,(24):184-184
近年来,报纸版面逐步改变过去"文字一统版面,图片花边装饰"的局面,图片在报纸版面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闻图片凭借其强烈的视觉冲击、逼真的情景再现以及直观的信息传递,在带给受众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满足了受众了解真相、直击现场的心理需求。"读图时代"已经深入人心,图片在报纸发展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钟鹰 《海峡科学》2012,(7):47-50
当今社会已经从“读文时代”进入“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凭借其强烈的视觉冲击、逼真的情景再现以及直观的信息传递优势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特有的作用,“一图胜千言”的巨大传播优势,使新闻图片成为报纸在传媒竞争中的一个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5.
校报的版面美是吸引读者的第一步,通过对60种高校校报的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校报版面设计还存在欠缺.校报版面美要依照以下设计原则突出标题,突出图片,字号适中,大胆留白,模块布局,强化风格.校报版面美要求校报编辑具有政治意识、创造精神、审美观念、求知欲望和办报激情.  相似文献   

6.
读图时代呼唤高素质图片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图时代呼唤新型的图片编辑,只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专业素养、人文情怀于一身的复合型图片编辑,才能适应读图时代受众对视觉传播的诉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银川、韶关、福州的召开,新闻摄影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翻开今天的报纸,新闻图片不仅多了、大了,而且上头版头条的新闻图片也屡见不鲜,有的报纸还推出了定期或不定期的摄影画刊,开辟了摄影专栏,使报纸的可读性大大增强,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高校校报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摄影报道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进,但较之其他大报来讲,变化不是很大,“白版报”依然很多,有的报纸虽然图片用的大了、多了,但从图片质量和版面效果来看,并未使新闻图片发挥应有的作用。短新闻、大图片、醒目标题是现化报纸的特点,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报纸的要求。要办出高品位的校报,提高校报新闻摄影报道的水平。强化校报形象新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发展遇到巨大挑战。为提高校报的影响力,本文基于校报自身的特殊性,从稿件的把关者、版面的设计者和报样的校对者三个方面对校报编辑角色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9.
校报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校报编辑的知识结构。本文从一个校报编辑的角度,阐述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合格校报编辑知识的四个方面:政治理论知识、语言文学知识、编辑业务知识、现代先进的出版印刷知识以及能力结构七个方面:思维能力、编辑技术能力、学习能力、文字处理能力、交际能力、管理和组织能力,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0.
黄盛 《科技咨询导报》2008,(16):241-241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校报编辑存在的心理偏差现象以及产生偏差的原因,并从高校、编辑个人以及高校校报本身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为校报编辑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提升自身素质,促进高校校报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浅谈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云 《科技信息》2010,(27):I0412-I0412
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编排成新闻大餐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些稿件对于记者来说,基本上都是成稿,是已经完成的作品。但是,对于编辑而言,它们只是编辑合成新闻节目的一些素材。编辑的"成品"应是一组完整的、高质量的、符合编辑意图和宣传思想的新闻组合。这就要求编辑对稿件进行选择和加工.要按照当前的宣传中心工作。按照新闻的价值进行组合和编排。这就是编辑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报编辑要有策划意识,要强化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具体策划时树立总体意识、超前意识、精品意识和学术意识,办好校报。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报获得全国统一刊号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办报认识方面的问题,影响着校报质量的提高.文章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校报的党政喉舌与群众喉舌、新闻与宣传、消息与通讯、新闻版与副刊、舆论监督与引导舆论、图与文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辨析关系,廓清认识,阐明要按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编辑出版校报.  相似文献   

14.
校报的版面美是吸收读者的第一步,通过对60种高校校报的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校报版面设计还存在欠缺,校报版面美要依照以下设计原则:突出标题,突出图片,字号适中,大胆留白,模块布局,强化风格。格报版面美要求校报编辑具有政治意识、创造精神、审美观念、求知欲望和办报激情。  相似文献   

15.
校报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校报编辑的知识结构。本从一个校报编辑的角度,阐述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合格校报编辑知识的四个方面:政治理论知识、语言学知识、编辑业务知识、现代先进的出版印刷知识以及能力结构七个方面:思维能力、编辑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字处理能力、交际能力、管理和组织能力,跨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校校报普遍存在着时效性弱、新闻规律性欠缺、面孔老化等问题,提高策划艺术水平是当务之急。策划可以使校报的报道主题更鲜明,信息资源配置更趋合理,质量提高更快。为此,编辑需转变观念,主动参与策划,努力发掘新闻价值,力求内容新鲜深刻,形式新颖独到,为师生喜闻乐见,充分发挥校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办报育人是高校校报的重要职责,校报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高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进行。发挥高校校报的育人功能取决于校报编辑人员的素质,校报编辑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校报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为了更好地发挥校报的育人功能,使校报工作充分有效体现“办报育人”的宗旨,校报编辑必须强化主体意识、读者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策划意识等“五种育人意识”,尽心尽力地办好校报。  相似文献   

18.
克服校报新闻时效性差,从编辑工作角度看,在对新闻内容的处理上既要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又要结合实际照顾报道内容的全面性和对工作的指导性;从手段上看,可利用专版,专栏等形式增加校报内容的深刻性,从记者采写方面看,可采取以新带旧、以深带浅,以点带面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视觉文化占据主导的时代,新闻图片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新闻报道手段。除了具有新闻性、形象性、现场性等个性外,新闻图片的审美特性也日益凸显其重要价值。只有树立新闻图片的审美价值观,消除一些传统审美误区,才能使图片的新闻价值和审美价值完美结合,达到最佳的视觉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世界之中,信息网络快速发展,面对来自于各个方面不同渠道的各种信息,是否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来得到并利用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新闻编辑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新闻编辑具备相适应的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