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收集及标本鉴定,基本搞清了贵州芸香科、卫矛科、冬青科、猕猴桃科及葡萄科药用植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结果发现贵州现有芸香科药用植物16属52种11变种1变型,卫矛科8属45种1变种1变型,冬青科1属25种2变种2变型,猕猴桃科3属15种8变种1变型,葡萄科8属35种12变种,其中1变种为贵州特有药用植物,32种7变种1变型为贵州药用新资源。  相似文献   

2.
采取查阅文献、标本鉴定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中药资源》收栽的五加科、伞形科和山茱萸科药用植物的种类、拉丁学名及地理分布进行考订。结果发现贵州五加科药用植物新记录1变种,贵州药用新资源8种8变种;伞形科药用植物新记录1变种,贵州药用新资源6种2变种;山茱萸科贵州药用新资源8种2变种。确认贵州现有五加科药用植物44种14变种,伞形科66种6变种,山茱萸科27种5变种。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轮藻植物迄今尚未有过报导。我们自1979年至1984年鉴定了山西的轮藻标本,共得4属、12种及4变种,即轮藻属(9种4变种),丽藻属(1种),鸟巢藻属(1种),拟丽藻属(1种)。其中山西轮藻为一新种,波罗的轮藻北方变种为一新变种,其余的均为山西省的新纪录。本文是中国轮藻志的部分工作,文中对新种及新变种有详细的描述、记载、讨论并附图。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管涔山林区的苔藓植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报道了采自山西省管涔山林区的苔藓植物18科、33属、46种及1变种,其中5科,14属、30种及1变种是山西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在西藏发现的硅藻门,羽纹纲,无壳缝目,脆杆藻科中的8个属及拟壳缝目,短缝藻科中的1个属,共134个分类单位(包括68种,63变种,3变种变型),其中等片藻属中的1变种,脆杆藻属中的1种4变种及短缝藻属中的8种1变种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及资料考证,对贵州列当科、车前科、忍冬科、川续断科、葫芦科、桔梗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及拉丁学名等进行考证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贵州现有列当科药用植物5种,车前科4种,忍冬科46种8变种2亚种1变型,川续断科3种,葫芦科51种7变种,桔梗科33种3变种2亚种,其中1种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属和种,6种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种,27种1变种1亚种1变型为贵州药用新资源。  相似文献   

7.
贵州大戟科、鼠李科等四个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收集及标本鉴定,基本查明了贵州大戟科、鼠李科、清风藤科、省沽油科药用植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结果表明贵州现有大戟科药用植物共26属81种4变种1变型,鼠李科10属38种6变种,清风藤科2属19种1变种,省沽油科3属3种,其中34种4变种1变型为贵州药用新资源,1种为贵州特有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学研究及资料考证,基本搞清了贵州唇形科、苦苣苔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地理分布。结果发现贵州现有唇形科药用植物120种24变种,苦苣苔科药用植物42种4变种,其中1种为药用植物新种,2种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属和种,1种为贵州地理分布新记录种,7种4变种为贵州特有药用植物,31种3变种为贵州药用新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国姜科植物,在1981年出版的从中国植物志16卷2分册上载19属142种10变种,之后又陆续表发了2个新属,1新纪录属和66种(附表),累计已有22属208种10变种。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至东南部,计云南19属125种6变种,广西11属74种3变种,广东10属41种1变种。从属的分布区类型来看,我国姜科主要是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类型及变型。  相似文献   

10.
湖北西部盘星藻属(PEDIASTRUM MEYEN)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湖北西部恩施、宜昌及神农架等14个县、市和林区的盘星藻属(Pediastrum)9种和25变种;其中有我国新记录1种、15变种,湖北省新记录4种、22变种.这些结果是在对1980—1984年所采集的764号标本的鉴定后获得的.  相似文献   

11.
在对长江口崇明、长兴、横沙和九段沙四个冲积岛屿的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基础上,记录报道苔藓植物16科28属50种.崇明岛种类最为丰富,有15科24属42种;长兴岛、横沙岛次之,分别有5科10属18种和6科11属17种;九段沙最少,仅有3科4属4种.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诸岛苔藓植物生境以土生为主,植物地理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及东亚成分占多数,其中中国特有成分4种.大部分苔藓植物为常见的随人种类,人类活动是影响长江口诸岛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江口各岛屿的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岛屿形成时间、岛屿面积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反映了河口沙洲环境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2.
深圳梧桐山苔藓植物区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采自深圳市梧桐山的 4 0 0号标本的鉴定 ,初步确定该地区有 4 2科 ,6 2属和 86种。经区系成分分析 ,作者认为该地区的苔藓植物种类虽与热带亚洲的关系较为密切 ,但其性质仍为亚热带南部性质  相似文献   

13.
苔藓植物是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对校园微环境苔藓植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2010年通过样方布设法对内蒙古大学校园内的苔藓植物进行采集,并通过镜下观察,将2010年所采集的标本与内蒙古大学馆藏1964年同样地的标本进行鉴定与比较.整理出1964年有苔藓植物9科、19属、31种,以耐旱藓类和生态幅度宽的藓类植物为主,2010年有12科、20属、42种,除了适应性强的藓类植物外,还增加了一些喜阴湿环境的苔藓植物,物种组成较早年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均以北温带及世界广布种为主,这是研究地大环境地理气候决定的;两个年代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系数为0.4384,物种相似性较高;1964年校园内生境类型单一,分布物种较少,随着校园的建设,2010年生境类型多样,新增物种及校园内大多数物种主要集中分布于人工林、楼群背阴及开阔地湿润土生生境,另外,校园硬化、裸土面积减少、原水湿环境丧失导致了早年分布的部分物种退出校园环境,突显了生境多样性及环境变化对物种丰富度及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中报导了山西太岳山的真菌88种,1变种,隶属于26科60属,包括食用菌34种,药用菌11种,毒菌4种,木腐菌16种,其中20种是山西省新纪录。标本自1985年6月24日至8月14日采于灵石县介庙林场,霍县七里峪和沁源县灵空山。全部标本保存在山西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境属性和典型调查法,开展了定南稀土矿区苔藓植物分布的特征与下覆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定南稀土矿区有苔藓植物9科15属15种。其中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生境为稀土尾矿堆场区长有五节芒植物群落的地块。苔藓植物的优势科有4科,为曲尾藓科(Dicranaceae)、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丛藓科(Pottiaceae)、葫芦藓科(Funariaceae),占总科数的40.0%,含有9属10种,占定南稀土矿区苔藓植物总属数的60.0%,占总种数的 66.7%。苔藓植物的优势属为拟金发藓属,包含2种,占总种数的百分比为 13.3%。相似性指数最大为路边五节芒样地和沟渠石壁样地。对苔藓植物群落盖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对苔藓植物的分布都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掌握赣南稀土矿区苔藓分布特征、苔藓结皮改良土壤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省南澳岛苔藓植物的采集,以及对702份标本的鉴定,首次报道了南澳岛苔藓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地理区系成分特点。经研究发现:1)南澳岛共有苔藓植物108种,其中苔类13科15属16种,藓类21科40属92种;2)南澳岛苔藓植物丛藓科为第一大科,含7属16种;3)泛热带(总种数占比20.37%)、东亚(18.52%)、北温带(16.67%)为南澳岛苔藓植物三大区系成分;4)南澳岛藓类植物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大体符合岭南地区热带特征,也与人为干扰强烈的地区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5)南澳岛苔藓植物主要的生境类型为石生、土生、石面薄土,分别占比31.59%,22.27%,16.93%;6)南澳岛苔藓植物样地群落多受基质、海拔、湿度、郁闭度的共同影响,其中海拔、湿度影响较大;7)南澳岛苔藓植物物种组成与周围岛屿相似度不高,可能是受水体隔离影响较大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7.
江西德兴铜矿苔藓植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江西德兴铜矿是我国最大的有色露天金属矿,属斑岩型铜矿山。通过对该铜矿山的47份苔藓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初步鉴定,报道了该矿区有苔藓植物17科、24属、27种(含变种),未发现有角苔的存在;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分布为主;由于该区的自然环境受到铜矿开采的严重破坏,苔藓植物多为矮丛集型,且以干燥矿石生群落、矿石表干燥土生群落为主。本研究有利于新的铜矿指示及环境修复苔藓植物的发现及开发利用,但未发现经典的“铜藓CopperMosses”。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罗平县三条喀斯特河谷苔藓植物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省罗平县境内的多依河(含三江口)、九龙瀑布群、转长河三条典型的亚热带喀斯特河流作为研究区,探讨研究区内苔藓植物的种类、群落、生态及环境适应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共有苔藓植物45科110属281种(包括变种和亚种),其中角苔类有1科1属1种,苔类有13科21属38种,藓类有31科88属242种。苔藓植物的生活型以丛集型和交织型为主,共占了总种数的87.7%,与此地区多钙华、气候温热、环境潮湿的亚热带河谷的自然概况相协调。由于该研究区域气候温湿,河谷两岸偶有喀斯特石漠化现象,因此苔藓群落以水生群落和石生群落为主。区内钙华生苔藓植物共有17科(占总科数的37.8%)41属(占总属数的37.3%)77种(占总种数的27.4%),种类十分丰富,但在科、属或种的水平上均无十分明显的区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上海金山岛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2002年在对上海金山岛自然保护区3次野外再调查采集的基础上,报道了金山岛苔藓植物24科42属62种.与1986~1990年调查结果相比,该区种类丰富,发现了上海新记录属2个,小叶藓属(Epipterygium)和拟鳞叶藓属(Pseudotaxiphyllum)新记录种16种.上海市区常见的随人苔藓植物未见生长,当年记录的部分树生和主要分布在热带的种类未见生长和分布.结果说明:一方面保护区坚持自然保护,人为干扰小,丰富的苔藓种类得以保护和繁衍;另一方面可能受隔岸金山石化区的影响,对环境敏感的种类正在消亡.另外,还对保护区苔藓植物生境和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提供了详细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