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动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慈善事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慈善文化、发展慈善事业的建议和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本文驳斥了“宗教鸦片论”和“宗教无神论”,从而得出“宗教社会论”,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论能够为当代中国提供一个更为深厚的政教认同,文章进而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能更好的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大问题,以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宗教问题也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 ,归根到底是为了正确处理好当代中国的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 ,解决我国宗教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和政府要积极引导宗教人士热爱祖国 ,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在宪法、法律和和政策的范围内活动。积极投入到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事业中。为祖国建设、民族繁荣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构建目标,它是对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进一步发展。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弱势群体问题,他们的存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5.
齐敏 《科技信息》2007,(19):246-24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构建目标,它是对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进一步发展。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弱势群体问题,他们的存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6.
张俊艳 《科技信息》2008,(9):469-471
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多种宗教的存在又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宗教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不同宗教的和谐观方面来探讨宗教和谐观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治国理政的一种理念,体现了当代中国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充满了与时俱进的政治智慧与勇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我们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8.
慈善事业从边缘走向主流,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慈善事业有利于缓解不同社会阶层的对立情绪,弥合社会裂缝。慈善作为推动财富流动的独特力量,是均衡财富分配、弱化收入两极分化的一种途径。构建和谐社会,慈善事业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同时,发展慈善事业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与宗教”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宗教工作者和宗教界人士也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形成了政(宗教工作者)教(宗教界人士)学(学者)三界互动的良好局面。本文对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做一归纳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邹丽芬 《科技信息》2009,(32):73-73,7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贵和"传统美德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中间阶层异军突起。他们的有序政治参与在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存在着有序政治参与的困难和障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我们必须深刻剖析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使之扬长避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语境下,统一战线,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的三大法宝。新的“三大法宝”是对中国革命时期“三大法宝”的继承和超越,是时代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运用新的“三大法宝”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发展理论的视角来看,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对发展实践进行反思、寻求发展合理性的成果,是我党多年来执政经验集体智慧的结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关于发展目标的确定,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的是关于发展手段、发展方式的问题。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治国的理想,科学发展观是治国的方略,二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全过程。同时,科学发展的要义是人的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的极致是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揭示的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他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关于宗教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问题的理论;二是关于宗教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及建设和谐宗教关系的理论;三是关于宗教与无产阶级政党、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之间关系,以及加强党对宗教工作领导的理论,这是一个全新的宗教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主张用辩证的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处理问题。和谐社会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解决当代发展问题的时代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不断解决矛盾、化解矛盾的过程,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野调查,对民间宗教信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考察,指出民间宗教信仰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好善乐施、克己利他、赏善罚恶等优秀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且其以积极主动、正面的姿态融入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之中,以对国家各种政策法规的遵守、宣传和配合,维系社区秩序,融洽乡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加强两岸交流,搭建和平桥梁等实际行动证明了民间宗教信仰是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有益和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化解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历史任务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做好各方利益的协调工作。当前中国转型时期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问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就必须有效地处理这些利益关系问题.必须采取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途径来促进社会利益的协调和整合。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创新图书馆服务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系统分析了图书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探讨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当代中国建构和谐社会的整体战略和宏观结构之中,西藏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长期面临的反分裂斗争形势,其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实践不仅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而且必然会有其特殊的内涵和特定的要求。文章基于上述分析,立足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阐述了构建和谐西藏面临的特殊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和谐西藏的突破口和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