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幼儿德育困境重重,究其原因,幼儿德育无论是德育目标,还是德育内容、德育形式,以及德育取向等,还都不是为幼儿量身定做的,没有做到真正地“落地生根”。这一错误做法的趋势,必然造成孩子们在幼儿园单听的是这一套,在社会中看到的却是那一套;孩子们讲起道理求头头是道,而行动起来却还是老一套。老师使尽浑身解数,将德育这颗美好的种子埋进幼儿心里,  相似文献   

2.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早期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童谣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之一.大理白族地区童谣分布面广,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生动,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和思想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白族传统童谣在流行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种种危机,亟待保护性抢救.因此,对如何保护抢救和开发应用白族传统童谣进行探索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期末复习时,望着孩子们那一张张显得十分紧张的面孔,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此时,我突发奇想:如果让学生自己来出期末的试卷,也许学生不会那么紧张。于是,我大声也说:“同学们,本期的期末考试我们来一次改革,试卷由同学们来命题。”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老师,你真好!”“我们是学习的主人啦”……孩子们的那种高兴劲真是无法形容。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与职业教育领域的德育问题研究与实践”旨在探索校园文化在职业教育领域中与德育的关系,加深对校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使校园文化成为学生最易于接受的德育方式。证明校园文化的发展不仅能够使学校德育更加生动,而且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可贵的沉默》讲述了一个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自己孩子身上的真实故事。当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孩子们一如文中的学生默默无语了。“你们想知道父母的生日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我们的让孩子走近父母的实践活动,已经拉开了序幕。我相信,只要抓住这个契机,我们的孩子就“再也不会沉默”。  相似文献   

6.
石永爱 《科技知识动漫》2010,(13):102-102,118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强劲东风吹拂下,我校也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实验,其中湖南省重点课题《湘西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的研究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课题组成员已汇编了《湘西童谣》《湘西传说》,还编写了校本教材《魅力湘西》。教材由湘西美景、湘西风俗、湘西传说、湘西童谣、湘西名人五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除了编写的四篇课文以外,还有一个“语文实践乐园”。这个“实践乐园”的编排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亲自去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去感受他们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耳濡目染,在不经意间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相似文献   

7.
当代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曾说:“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一定是孩子们语言表达得较多的课,也一定是一堂有效的语文课。那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所采取的行为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并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情趣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我认为不仅仅是单纯的教授英语词句,更重要的是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情趣味中愉快的接受英语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9.
卯兔迎新     
夏霖 《大自然》2011,(1):17-21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狡兔三窟”,“兔子不吃窝边草”等等,这些虽然都只是童谣或俗语,却概括了大多数人对兔子形态和生活习性仅有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在课堂上努力地想给孩子们说明“雪”的形状,可是无论他怎么描述,孩子们都不明白。最后孩子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雪是淡黄色的、味道又冷又成的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学生的生活中从没有雪的出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办好教育,把我国青少年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四有”人才,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就初中德育方法略谈几点浅见。一、实施系列化教育。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必须遵循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初中一、二、三年级,可分别围绕“做合格的中学生”、“迈好青春第一步”、“为着祖国,发奋成才”进行系列化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一滑稽歌(又叫“颠倒歌”、“倒唱歌”、“扯谎歌”、“希奇歌”、“古怪歌”)是指儿歌或童谣中作用与游戏歌近似,全篇主要以颠倒形式(或集中采用荒诞化手法)表现在现实中不会有的反常事情,常有幽默滑稽意味的儿歌。如在东南沿海流传的《海鳅上岸寻巢穴》:海鳅上岸寻巢穴,老虎深潭海底眼;田鸡随田走,老鼠拉猫在灶边……白云山上开酒店,昆仑山顶爬龙船;十五十六娥眉月,初一初二月团圆。(《民间童谣散论》)再如江西地区流传的一首《反唱歌》:反唱歌,倒起头;爷十六,娘十七;哥十八,我十九;记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轿子前头打…  相似文献   

13.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保护科技公司最近研发出一种引人注目的“保镖毯”,是一种背包一样的长方形防弹护垫,专门为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而设计。它不但可以在龙卷风来袭时保护孩子们不被坠落的残骸所伤,而且还能够在发生恶性校园枪击事件有效地阻挡9毫米口径手枪射出的子弹。“保镖毯”由通常用于制造防弹背心的一种高密度塑料“迪尼玛”(Denima)制成,毯子上面还加有两条约0.8厘米厚的长方形背带,以方便孩子们携带固定。在灾难降临学校时,学生们为躲避危险可将“保镖毯”穿在身上,蜷缩起来躲在它下面。  相似文献   

14.
每到体育课,孩子们都特别兴奋,就像刚出笼的小鸟一样“飞”得满操场都是,由于体育课形式独特,多数学生更容易出现不遵守纪律现象,就连那些学习成绩好、平常表现优异的学生,也不断犯一些“小毛病”,再加上课上学生活动时出现的磕磕碰碰,“告状”行为就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
每一颗心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成人往往都是无法体会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渴望成功的体验和快乐的满足,他们企盼教师解开他们心灵的密码。而我们对于学生的认识,不是满足于他们的高成绩、好表现,就是热衷于改正他们的种种“问题”。却忽略了这些表面现象背后孩子们那一颗颗鲜活的心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王茂福 《科技资讯》2006,(15):156-156
在十六届一中全会提出“小康社会”的国家建设目标后,我们党去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将这一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蓝图,将其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应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围绕“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对学生开展教育。下面就技校德育教学中如何开展此项教育谈点个人粗浅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放学铃声响过,同学们忙乱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因为那天有美术课,孩子们带来了小桶、笔墨、砚台、颜料等书画工具,所以那天的“战场”收拾起来有些麻烦。我正想嘱咐孩子们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东西,话还没出口呢,只听“啪”的一声(显然是有玻璃或瓷器掉到地面上打碎了)。孩子们先是一阵惊叫,而后又都屏住气闻声张望,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18.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孙敬修先生有一次看见几个小孩在摇晃小树苗,他沉思片刻,走上去把耳朵贴在树苗上。孩子们莫名其妙,问他干什么。孙老师说:“你们听,小树在哭呢,你们把他的命根都快摇断了。”孩子们听了,都惭愧地低下了头。然后,孙老师“罚”他们跟自己一起给小树培土浇水。从此,孩子们不但不再摇树,而且还当上了小树的“小卫士”。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我总不失时机地探索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并实践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