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21,(9):10-11
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标志着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今年,我国将首先发射空间站核心舱,随后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计划搭载3名航天员执行中国空间站的初期搭建相关任务.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接续奋斗,用不到30年的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金秋十月,中国人再征寰宇.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整一个月后,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收官之战,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面对首次挑战长达6个月的太空之旅,三名航天员告诉记者:"我们信心满满!"  相似文献   

3.
据《新科学家》报道,这将是一次载入高尔夫球历史的击球:俄罗斯计划由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里将一个高尔夫球击入地球轨道。如果美国宇航局同意这一计划,将这个球击出的宇航员将是自有高尔夫球诞生以来击球距离最远的“长打王”。但一些专家也警告,如果不小心发生失误,就会对国际空间站造成“灾难性”的破坏。这一计划是俄罗斯航天局与加拿大多伦多“元素21高尔夫公司”商业协议的一部分。根据这一计划,3月29日发射升空进入国际空间站的下一批宇航员将进行这一历史性的活动。这一批宇航员将于2006年9月进行3次太空行走,其中有一次将进行创纪录…  相似文献   

4.
新知 《科学大观园》2013,(12):68-69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按照目前的计划,2014年将会有一台3D打印机被送往国际空间站,它将有望实现首个在太空生产机械部件的打印工具。一家名为"太空生产"的公司与美国宇航局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合作,开展在零重力环境下的3D打印尝试。这将为未来实现载人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06,(19):35-36
美宇航局“发现”号航天飞机执行STS-121任务的7名宇航员已经平安归来,可你了解每位宇航员都随身携带了哪些物品吗?“发现”号是美宇航局第115次发射的航天飞机,也是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第二次航天飞机飞行。这次飞行,除了将7名宇航员送入太空,还向国际空间站提供了5100吨补给和设备,同时还测试了航天飞机的安全技术,对国际空间站进行了修复。另外,与“发现”号太空英雄们同行的还有数千只果蝇,它们被用于从事了解人类免疫系统的实验。在航天飞机一个角落处放着一个柜子,被称为“正式飞行用具箱”,里面装着美宇航局及其合作伙…  相似文献   

6.
进军空间站     
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圆满成功,迎来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开门红"。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成为国家级的太空科学实验室。网红的"胖五"火箭及其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有哪些"黑科技"?中国空间站的建造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已在轨运行20余年的国际空间站又是如何建成并运行的?人类在对太空的探索上还在进行哪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4,(14):70-71
<正>美国SpaceX公司2014年5月30日发布了第二代龙飞船,这艘由私营公司首驾推出的载人飞船,计划在2017年正式开始执行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任务,在运输过程中可同运送7名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根据SpaceX合作创始人伊隆·马斯克介绍,第二代龙飞船不但可以快速重复返回地球与国际空间站之间,还能"像直升机一样精确地降落在任何地面。只需要重新注入推进剂就可以再次使用……想象一下,如果每次任务结束之后,航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0,(5):32-33
<正>以下是国外媒体报道的正在建设的世界七大工程。1.国际空间站耗资1000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从1998年开始在外太空进行建设,该项目将于2011年竣工。工程完成后,这个由16个国家联合建设的轨道实验室将拥有3065.80平方米工作、生活空间,重达41.96万千克,从一端到另一端长110.03米。美国宇航局认  相似文献   

9.
李奇 《科学大观园》2014,(12):63-63
正一棵由太空种子孕育的樱桃树,不久前开花了,它比预计时间提前4年。孕育这棵樱桃树的种子来自于日本一棵拥有1250年历史的"Chu johimeseigan-za kura"樱桃树。这棵树的种子在5年前被送到国际空间站。1年后从空间站回到地球,并且在不久前,这颗长了4米高的樱桃树提前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一项模拟研究显示,冥王星周围可能还隐藏着多达10颗或更多尚未被发现的小卫星。这一消息的公布让新地平线号探测器科学团队的科学家们的工作更加棘手,按照原定计划,"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将于2015年7月份飞临冥王星附近。而这一发现会让此次考察之旅的飞行路线规划变得更加复杂。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冥王星拥有5颗卫星,编号为"P5"最新的一颗是2012年才发现的,当时这颗小卫星被发现之后"新地平线"号探测器科学组就曾表示他们或许将被迫对探测器的原定飞行路线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2023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首次发射,也是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飞行任务。此次的“天舟快递”有何升级?发射任务有哪些看点?椰林含翠,山海问天启新程。伴着震天动地的轰鸣,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托举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穿云破雾、直入云霄,中国空间站建成后的第一艘“货船”正式起航。  相似文献   

12.
<正>走在家乡的小路上,年少的李广苏听惯了蝉鸣、蛙叫,看惯了风吹麦浪。一天傍晚,一架直升机从他头顶掠过。那个循声望去的小小身影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飞得更高。4月25日晚,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乘神舟,赴太空。夜色笼罩的茫茫戈壁上,这是一簇耀眼的光芒。迈向宇宙的漫漫征途里,这是又一个光辉的起航。第九个“中国航天日”刚刚过去,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三次载人飞行任务、载人航天工程第32次飞行任务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31日,文昌航天发射场再一次吸引世界目光。15时37分,伴随着01指挥员廖国瑞一声响亮的点火口令,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壮丽出征,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日9时32分,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碧海蓝天,椰风习习。10月31日,文昌航天发射场再一次吸引世界目光。15时37分,伴随着01指挥员廖国瑞一声响亮的点火口令,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壮丽出征,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三舱基本构型的中国空间站迎来最后一个舱段。  相似文献   

14.
刘然 《科学大观园》2011,(1):I0002-I0003
中国载人航天三期工程的主要任务,即在太空建立短期自主飞行、长期有人照料的大型空间站。为此,要经历三个阶段: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发射若干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开展在轨服务技术试验及在轨组装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07,(19):32-33
北京时间2007年8月26日18时50分,20名中国学生在南京第三高级中学,通过业余无线电台与国际空间站上的美国宇航员进行了天地对话。整个对话过程持续9分44秒,20名中国学生提出20个问题,并得到了宇航员的即时回答。这是中国中学生(含港澳台地区)第一次通过学校业余电台与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实现直接通话。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在2035-2040年,借助有史以来最大的——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到达火星。这个比美国自由女神像还高重型运载火箭具备能够将宇航员送往小行星或火星的超强动力,将成为未来人类探索宇宙深处的主要工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猎户座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规划中,设计载重量为70吨的SLS将在2018年进行第一次飞行:在飞行过程中运输无人猎户计划的太空舱绕月飞行并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呼吁人们提高对电子垃圾回收的重视程度,最近,艺术家Benjamin Von Wong利用近2吨电子垃圾制作了几个超现实主义的雕塑,让这些废旧电子设备成为一件件酷炫的艺术品。(1)"联盟MS-08"飞船升空当地时间2018年3月21日,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联盟MS-08"飞船发射升空,此次飞行任务是将3位宇航员送至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21,(9):6-7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火星是除金星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到目前为止,火星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按照计划,中国将在本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大任务.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21,(14):74-75
5月29日20时55分,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搭载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位于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这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在经历了"推迟发射"的波折后,中国人终于迎来了这份稳稳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东部时间5月30日下午3时22分(北京时间31日凌晨3时22分),载有两名宇航员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载人版"龙"(Crew Dragon)飞船,搭载"猎鹰9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并在飞行12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奔赴国际空间站。经过近19个小时飞行后,"龙"飞船于北京时间31日22时16分与空间站自动对接。乘坐载人"龙"飞船的两名美国宇航员道格拉斯·赫尔利和罗伯特·本肯随后进入空间站,与空间站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