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21年12月9日,距地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一个旋转的陀螺出现在大屏幕中央,随后传来"太空教师"王亚平的声音,"欢迎来到天宫课堂".这是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的开场. 这个声音,张舒琪再熟悉不过.8年前,她还在读高二,从电视里看到太空授课,就有来自王亚平的声音,也有同样的陀螺演示,那是我国在神舟十号天宫一号...  相似文献   
2.
正在"北斗专列"的研制过程中,这支队伍面对的挑战是,既要有稳定的技术状态,又要不断改进提高火箭的适应力和可靠性。得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时,46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部主任设计师胡炜向记者感慨:"这是创新的胜利,也是年轻的胜利,我们就是要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创新的冲动!"  相似文献   
3.
正当刘明把自己的拳头产品"万能芯片"打造出来时,有人用这样一组数据来解读它的意义——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花在哪了?随着能源危机论的甚嚣尘上,似乎绝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都是:石油。但事实上,中国进口集成电路所投入的花销远超石油。2010年,我国进口集成电路的资金共计1 520亿美元,2011年达1 701亿美元,超过全球市场的50%。面对这块大蛋糕,所有人都希望从中"分一杯羹"。30年来,全球有58家公司  相似文献   
4.
吸烟能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感染? “手机信号增强贴”能增强信号? 量子计算机已经可以取代经典计算机了? 在过去的2020年,这些流言曾经打着“科学”的旗号广为传播,令不少人深信不疑.2020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揭晓,多位专家对这些流言逐一进行了批驳和解读,并提炼梳理出错误联想、量变质变、成见效应、断章取义、借“技”买货、夸大其词等六大流言“套路”,引导公众理性质疑,独立思考,以提高对”科学“流言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一上天就胖了""口罩消毒残留物会致癌""每天喝点红酒可软化血管"……这都是假的—— 在过去的2021年,这些打着"科学"旗号、结合新闻热点的流言依旧满天飞,有些曾被辟过谣的旧流言,换个马甲翻新大行其道,成为被频频转发的新流言.  相似文献   
6.
金秋十月,中国人再征寰宇.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整一个月后,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收官之战,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面对首次挑战长达6个月的太空之旅,三名航天员告诉记者:"我们信心满满!"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汹涌而至,形成了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变革的大潮流,全球汽车产业正在进入百年未遇的大变革。"万钢说。人类未来的出行方式将走向何方?从一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地图上或许就可以找出端倪。在2019年7月2日举行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向与会者展示了带有雾霾日数实况的中国地图,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黑河—腾冲线(即胡焕庸线)两侧的色彩呈现"天壤之别",这条线  相似文献   
8.
9.
10.
<正>有人说,他们就是一群追“星星”的年轻人,一次又一次见证和创造着中国人筑梦太空的新纪录。2023年春节,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感受到和地面一样的喜庆氛围,他们在太空穿新衣、吃饺子、写“福”字,向全国人民拜年。云顶之上,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太空家园已从蓝图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