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许多科学家都在积极开展新材料尤其是纳米材料的研究。纳米材料包括零维颗粒材料、一维纳米针、二维纳米膜材料以及三维纳米晶体材料。纳米颗粒一般在1~100nm 之间,处于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之间的过渡区域。它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其呈现出一系列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目前在国防、电  相似文献   

2.
纳米铜粉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粉本是指其颗粒尺寸在1~100纳米之间的粉末。一纳米只有一微米的千分之一。由于尺寸小,纳米粒子具有小尺寸效应、大的比表面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而纳米微粉显示出许多优异的性能是微米级粉末所没有的。人们预言:“对世纪将是纳米材料在许多新现象、新性能。新应用方面开花结果的时代”。纳米钢粉呈褐红色。由于粉末极细、化学活性强,一般存放在论性气体或有机溶剂中。纳米钢粉的比表面大、表面活性中心数目多,在冶金和石油化工中是优良的催化剂。在高分子聚合物的氢化和脱氢反应中,纳米钢粉催化剂有极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在乙炔…  相似文献   

3.
所谓纳米颗粒是指颗粒尺度为纳米级的超微细粒,它的尺寸一般在1到100纳米之间,也有人称其为超微粒子。当小粒子尺寸介入纳米级时,其本身就有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而出现许多特异的性质,在滤光、光吸收、医药、磁介质及新材料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纳米科技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们早在1861年建立所谓的胶体化学学科时就开始了对纳米胶体的研究,而真正对纳米进行独立的研究则是在1959年。这一年,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费曼在美国物理学年会上做了一次报告,在报告中他认为,能够用宏观的机器来制造比其体积小的机器…  相似文献   

4.
基于计算合金形成焓的改进Miedema模型和考虑纳米颗粒表面效应,研究了钛基二元纳米合金形成焓的尺寸和成分效应.计算结果表明钛基二元合金纳米颗粒的形成焓依赖颗粒尺寸,显示了明显的尺寸效应.纳米颗粒的形成焓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当粒径减小到某一临界尺寸时,纳米合金的形成焓由负值转变为正值,从而降低了纳米颗粒的热稳定性.当颗粒粒径小于10 nm时,纳米颗粒发生成分聚集,这种成分聚集发生的趋势取决于纳米合金的表面形成焓.  相似文献   

5.
“纳米”技术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学是近年来刚刚兴起并受到普遍关注的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它涉及到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等许多领域的知识,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开辟了新的途径。一般来说,纳米材料是指材料两相显微结构中至少有一相的一维尺度达到纳米级的材料,其中纳米粒子相是数目很少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聚集体,粒子直径小于100nm。由于纳米粒子在磁、光、化学、催化等许多方面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优异特性,世界各国先后对这种材料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迅速展开此方面的研究与开发。1纳米材料的特性科学研究表明,当微粒尺寸小于100nm时,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和界面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物质的很多性能将发生质变,从而呈现出既不同于宏观物体,又不同于单个独立原子的奇异现象,声、电、光、磁、热、力学等物理性能有很大变化。纳米材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纳米材料出现许多不同于传统材料的独特性能:低熔点、高比热容、高热膨胀系数;高反应活性、高扩散率;高强度、高韧性;奇特磁性;极强的吸波性。优化了材料的电学、磁学、热学及光学性能。2“纳米”技术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所谓“纳米塑料”是指无机填充物以纳米尺寸分散在有机聚合物基体中形成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6.
纳米微粒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一系列普通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性,因而引起科技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制备纳米微粒的方法很多,但由于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及表面效应,通常制备的无机纳米微粒极易团聚,而且无机纳米微粒的非油溶性使其在摩  相似文献   

7.
基于晶体相变压力和结合能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热力学模型计算尺寸依赖的纳米晶体压致相变压力.根据该模型研究了GaAs纳米晶体压致相变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GaAs纳米晶体稳定性的下降导致其相变压力随尺度的减小而降低.当尺寸进一步减小时,纳米晶体的相变压力随着尺寸减小急剧降低,显示了强烈的尺寸效应.该模型计算结果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纳米材料安全性及其生物效应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纳米病理学,作为一门“关于纳米设备和纳米结构的相关生物效应及其问题的科学”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与宏观材料相比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和生物动力学过程,从而对人体产生各种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9.
纳米粒子的表面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与聚合物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良特性结合后,呈现出不同于常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纳米粒子的介入不仅改善了聚合物  相似文献   

10.
利用Monte Carlo 模拟方法研究了样品的尺寸对外径为200 nm的铁纳米环磁特性的影响.分别从不同尺寸纳米环的磁化反转机制、纳米环的磁滞回线以及矫顽力的特点等方面来研究.结果表明:铁纳米环的尺寸对其"Vortex"态的形成及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表明了其明显的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11.
纳米涂料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述了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隧道效应、量子效应等四大物理特性以及国内外纳米涂料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葛跃  杨连珍 《科技信息》2012,(2):169-169,171
纳米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影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本文将从纳米材料的分类、制备方法、纳米材料的特性、应用进展、前景展望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纳米ZnO的制备方法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ZnO粒子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纳米ZnO的各种制备方法及特点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4.
材料粒度达到纳米级别时会产生特殊的表面效应及小尺寸效应,因此纳米材料往往表现出不同于本体材料的独特性质.该文着重在尺寸效应及温度效应上对ZnS纳米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展开研究,探究了一种水热法制备出5种不同尺寸的纳米ZnS,并在不同温度下测定其在水溶液中平衡时的电导率.根据所得数据,以热力学循环法、溶解热力学理论以及电化学热力学平衡原理为基础,探讨了颗粒粒度和温度与纳米ZnS热力学性质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纳米ZnS的溶解热力学函数、摩尔表面热力学函数、偏摩尔表面热力学函数和规定热力学函数均与粒径、温度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文进一步完善了溶解热力学理论,为涉及相关纳米材料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张立德 《科技潮》2004,(2):9-13
由于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得它们在磁、光、电、敏感等方面呈现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特性。因此纳米微粒在磁性材料、电子材料、光学材料、高致密度材料的烧结、催化、传感、陶瓷增韧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光学应用 纳米微粒  相似文献   

16.
采用Mie理论,对球形纳米金属颗粒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金属纳米颗粒在发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时表现出的散射效应.改变金属材料类型或者颗粒尺寸大小,金属纳米球的散射效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一现象表明:金属纳米颗粒的散射效应受材料类型和尺寸大小的影响显著.计算结果表明,半径为100nm的Ag纳米颗粒在发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时,散射效率最高,吸收效应最弱.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纳米尺度离子电池的电极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可考虑表面效应的力-扩散双向耦合理论模型,对其在表面效应和外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借助建立的理论模型,研究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对恒电压充电条件下空心纳米柱状电极中浓度场、应力场分布规律的影响并分析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该文条件下,表面效应对电极中环向和轴向应力场有压应力作用,且尺寸越小压应力作用越明显,而对径向应力场的作用则与位置有关。该研究为优化空心纳米柱状电极中的力-扩散耦合行为性能及应用拓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纳米科技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讨论了纳米金属的电子能级不连续性、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库仑阻塞与量子隧穿等几种纳米物理学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纳米电子技术、超晶格量子阱等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9.
纳米材料及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纳米材料的概念及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隧道效应、物理效应和化学效应等特性。指出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可以制造纺织新原料、纳米浆料以及改善织物功能。  相似文献   

20.
纳米材料结构上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一些独特的效应,如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等,因而表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全新的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生物、医药、化工、材料等众多领域.碳纳米管作为重要的纳米材料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纳米科技的前沿领域.近年来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合成的金属纳米粒子一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燃料电池、催化剂、光电子器件、传感器等方面显示了广泛的技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