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鑫  黄丽  陈永波  施炜 《今日科技》2021,(10):46-49
在双碳工作中,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以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10—2019年度温室气体清单为研究对象,明确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体系和数据来源,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同时提出低碳发展建议.浦江县2010—2019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报告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含氟气体的排放源和吸收汇,主要分布在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废弃物处理及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五个领域.低碳发展建议主要为强化能源双控、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重点行业提升整治、推进清洁生产、深入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尝试开展近零碳试点、推进林业降碳增汇工作等.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7,(10):1609-1614
基于碳足迹理论,采用IPCC法对1990—2014年宝鸡市各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初步核算和动态分析,并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90—2014年,宝鸡市温室气体排放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前期工业生产(16.23%)增幅最高,后期能源消费(17.82%)降幅最大.由此可见,能源消费以及工业生产是其温室气体排放变化的主要原因.宝鸡市温室气体排放等级在25年里从很低(Ib)升高到中下等级(IIa)又降低到较低等级(Ic),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总体有所缓解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3.
未来城市能源供给面临巨大的压力,同时温室气体减排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项硬约束.为探索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背景下城市的能源需求和CO2排放变化,本文基于LEAP(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System)模型框架,建立起针对基准情景和节能低碳情景的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预测技术.以景德镇市为例,利用建立的LEAP模型预测两种情景下能源需求和CO2排放变化.结果表明,节能低碳情景下2020年景德镇市能源需求和CO2排放增速显著减缓,其中能源需求相比基准情景将降低27%,单位产值CO2排放则降低37%.  相似文献   

4.
以能源消费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基准方法,对1997-2012年北京市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产业的CO2排放分布、CO2排放强度等进行计算并分析.结果表明:(1)1997-2012年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2)在各产业部门中,第三产业的CO2排放量显著增加,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北京市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主体.(3)1997-2012年北京市CO2排放强度明显降低;人均CO2排放量虽在2007年后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低碳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总量大并将持续增长、人均排放高、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等特点。积极利用碳交易制度,降低环境成本,促进技术进步,发掘减排潜力,是顺应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也可以在应对国际形势中争取主动权,对助推经济发展低碳转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马塞勒斯页岩气供应系统中的经济效益、水资源配置和温室气体减排这3个要素,开发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多层规划模型,并设置了高、低钻井和产气的两种规划情景。结果表明,在规划期内,高情景和低情景条件下的产气量分别达到882.31 bcf和472.40 bcf;生命周期耗水量主要用于水力压裂和终端发电;原地处理设施将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占主导作用,且绝大部分的工艺废水将实现回用;系统平均单位电力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经济效益和用水量将分别达到6.00 kg/MJ、0.48 MJ-1和0.10 gal/MJ。结合TOPSIS多属性决策分析,表明多层方案能够规避传统单目标规划模型偏向性过强等不足,并为决策者提供不同模型规划方案的优劣排放。  相似文献   

7.
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2006)》建立中国HCFC-141b排放清单,分析计算中国HCFC-141b的排放构成和排放趋势。退役排放构成中国HCFC-141b排放的主要部分,占总排放量的48.7%;在蒙特利尔议定书控制淘汰(MPPS)情景和加速淘汰(APS)情景下,2010—2030年分别累计减排量...  相似文献   

8.
许红 《安徽科技》2014,(12):38-4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进而也逐渐成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过去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加了13%,而来源于交通运输的碳排放占增长总量的25%。能耗方面,交通能耗已占我国总能耗的20%,且占比逐年增加,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城市的交通能耗占交通总能耗的40%,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整个温室气体排放的80%左右,是发展低碳交通的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能源领域可持续认证标准要有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排放核算方法作为支撑。中国尚未开发适用于生物质能可持续认证的GHG排放核算方法。本文梳理了GHG排放核算的一般方法,基于国外生物质能可持续政策要求与认证标准的相关方法学,识别出核算方法的关键要素。在对中国研究层面生物质能生命周期GHG排放核算不同认识进行梳理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中国可持续认证的核算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10,(1)
NO.1低碳技术 2009年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可以预见,2010年将是我国积极开发低碳技术,加强科技储备的一年.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在低碳技术研究方面应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1.
原油储罐是油气生产上游环节中不可忽略的温室气体逸散排放源。为探究原油储罐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对储罐温室气体排放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基于气体状态方程、连续性方程和绝热条件下的能量方程的储罐小呼吸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模型,修正Vasquez-Beggs(VB)闪蒸排放模型,得到一次、二次沉降罐和净化罐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并与实测数据、API经验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储罐温室气体排放的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所修正的VB模型与小呼吸损耗模型可准确地评估原油储罐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储罐小呼吸损耗与闪蒸损失相比不能忽略,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源消费统计数据,利用《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基准方法,对1997—2007年福建省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产业的CO2排放分布、CO2排放强度进行计算并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7年福建省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各产业部门中,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主体,在CO2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近年来有加大的趋势,第一、第三产业和生活消费CO2排放所占比重都有所减小;1997—2007年福建省CO2排放强度和人均CO2排放量都有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特征、绩效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支柱。该体系试验阶段(2005—2007年)的运行为欧盟履行《京都议定书》,运用总量交易机制促进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寻求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我国应借鉴欧盟制定排放交易体系的基本理念和实施经验,转变我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治理思路,加强市场机制在配置环境资源中的作用,并规划适应我国国情的温室气体(碳)排放交易权框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多个省份的10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碳源调查与分析并结合IPCC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6》提供的温室气体计算参数,建立了适用于不同能源类型的沥青路面施工期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模型,得出了施工期高排放环节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低碳减排措施.结果表明:沥青路面施工期温室气体排放较高的环节为集料加热、沥青加热及沥青混合料拌合,分别占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64.66%、14.63%和13.21%;集料加热和沥青加热环节温室气体排放较高的原因在于使用了含碳量较高的煤和重油作为能源,应加大清洁能源天然气的使用.研究成果明确了低碳减排研究方向的同时,对于绿色施工、建设低碳环保型沥青路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清单分析,对风电场的生命周期能源需求及温室气体(GHG)排放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内蒙古呼和浩特某风电场的风速及弃风数据对风电场上网电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比了弃风与不弃风情景下风电的能源回报比与GHG排放强度。结果表明:风电机组生产阶段对能源需求及温室气体排放贡献最大;弃置阶段因材料回收,有一定节能减排效果。在内蒙古风电的GHG排放强度不到火电的1%。对于一个2MW的风电机组,弃风限电会导致发电系统整体GHG排放在一个生命周期碳排放比不弃风的情景增加2.3万吨CO2e。因此在进行各区域风电建设规划时应当将其作为风力资源的一个校正因素纳入考虑。  相似文献   

16.
通过清单分析,对风电场的生命周期能源需求及温室气体(GHG)排放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内蒙古呼和浩特某风电场的风速及弃风数据,对风电场上网电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比了弃风与不弃风情景下风电的能源回报比与GHG排放强度。结果表明:风电机组生产阶段对能源需求及温室气体排放贡献最大;弃置阶段因材料回收,有一定节能减排效果。在内蒙古,风电的GHG排放强度不到火电的1%。对于一个2 MW的风电机组,弃风限电会导致发电系统整体GHG排放在一个生命周期碳排放比不弃风的情景增加2.3×10~4t CO_2e。因此在进行各区域风电建设规划时,应当将其作为风力资源的一个校正因素纳入考虑。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博览》2009,(9):15-15
2008年,经济危机令德国企业界大伤脑筋,对于环保人士却是出奇地好。过去的一年中,德国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竟为自1990年以来最少的一年。日前,这一调查结果由联邦环境部公布,据统计,德国在2008年各种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为9.45亿吨二氧化碳。比国际公认的二氧化碳排放的标准年份1990年少了将近23%。  相似文献   

18.
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LUCC)从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储能力。然而LUCC受政策的限制,从而影响碳储量的变化。本研究基于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PLUS-InVEST模型对广西国土空间2020—2030年未来发展的3类情景的碳储情况进行预测,并通过标准椭圆差法、空间等级格局划分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分区演变规律,基于此提出“分区-分级”管控和要素优化对策。结果表明:(1)2030年3种情景下,广西国土空间碳储量仅在基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情景稳定提升,其他2类情景都大幅下降。(2)2020、2030年3类情景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格局呈高碳储围绕式多核联动、中碳储片状镶嵌于中部、低碳储点状分布;变化趋势呈东北—西南朝向;碳储量高值区聚集于广西北部与西部区域,低值区聚集于中部及南部沿海。(3)2020、2030年碳储分区变化分析中,基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情景碳储核心区保持完整碳密度提升,而基于高强度的发展情景碳储变化分区形态最为剧烈,碳密度下降,基于中等强度的发展情景变化则位...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之煦  李沙 《科技资讯》2013,(1):149-150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峻,温室气体(GHG)排放清单编制已经成为温室气体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文根据《2006年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的基本方法,核算了四川省农林和其他土地利用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其主要统计CO2、N2O和CH4三种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20.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各级决策部门目前正在思考解决的问题。依据现实数据对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区域特征有个具体明确的认识。通过搜集我国能源及其它统计数据,参考IPCC提供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报告方法,对2009年我国30个省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测算,从区域的角度对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排放强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东中西部二氧化碳排放差异明显,规律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