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侨与抗日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与抗日战争裴耀鼎中国人移居国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大规模地移居海外,则是鸦片战争以后。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0多年中,中国的沿海省份及边境地区,有大量的穷苦人民到国外谋生,足迹遍及南洋、亚洲和世界各地,奠定...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爆发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它是英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这次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中国历史引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作为历史虽然已经过去150年,但由这次战争所开始的中国近代历史在发展中所表现的规律,至今还在发生作用。因此,重温这段历史仍然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鸦片战争一百五十周年。 鸦片战争,它宣告了中国近代史的开始,它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重温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五十年的近代与现代发展史。以史为鉴,对历史进行回顾,对我们辨别是非,明确历史给予重任,是有裨益的,对我们坚定信仰,增强信心,是有帮助的。 一、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充分表现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反侵略战争,它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重新开启了中国认识世界的大门,打破了中国"唯我独尊"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带来了重新认识世界的机会,所以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鸦片战争的失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当时清王朝腐败的政治状况具有很大的联系,当时的政治状况给抵抗外来侵略增加了许多的阻碍,使屈辱失败的结局永远留在了中国的历史上。可从清王朝的皇权专制制度、"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官吏腐败的管理制度、民族歧视的政策等方面,对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政治状况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代"一词有两种含义,指时间或社会发展形态。中国史学界"近代"现代"说法的指称对象虽渐趋一致,但实际教学、科研中,二者相混,难以硬性规范。"近代"应明确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史,其上限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但只具相对意义,近代史时段——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亦不能作僵化理解,应根据具体研究对象来确定研究的时空范围,淡化"上限"概念,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视野,在更为宏大的历史时空中考察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在进入世界历史进程之中发现和提出发展问题,在各种艰难选择的尝试中进行艰苦的持续探索,在新的社会体制下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道路,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过程。发展是贯穿百年历史的一条主线。抓住这一主线,才能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百年历史达到更客观更真实的理解,对科学发展观形成更深刻更真切的体认。可见,中国百年历史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阻滞与转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早已产生走向现代化的基本因素.但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遇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种种阻滞.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廓清对此形成的片面性,才能真正解开中国历史发展的谜团,并且为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认识根据.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上,揭示出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阻滞与转机,并重在分析其内在原因及外在作用,从而在回答关于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何以延误时,形成了具有说明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鹏 《科技信息》2007,(23):211-212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模式是师徒传授加自学为主导的。在中国历史进入宋代后,具有学校性质的画院教育萌生了近代性质的美术教育形态,但却没有重大发展。鸦片战争以后西学的东渐,催化了中国美术教育的近代变革,其主要特征是美术教育普通化和教育模式学校化。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距今已整整150周年了。重温历史,不忘帝国主义侵华罪行,弘扬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斗争传统,振奋发愤图强的革命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杭州市历史学界40余人,6月21日下午聚会我院,隆重举行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座谈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地区,生产分布深受国际市场制约,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①鸦片战争以前,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③辛亥革命到解放前夕。这种历史结合和演变,为三角洲生产发展提供某种机遇和可能,形成三角洲新的经济地理面貌,并作为一种历史遗产,供今天批判与继承。  相似文献   

11.
150年前的6月,英国侵略者挑起了鸦片战争,强行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150年后的今天,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回顾鸦片战争这场悲剧,总结历史的教训,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激发民族感情是大有益处的。鸦片战争爆发的基本原因是什么?早期两方资产阶级学者说,由于中国和外国缺乏平等的交往关系:当代资产阶级学者说,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英国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史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开始,到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夜为止,前后八十年。它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期的历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期的近代中国,不仅在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上与在它之前的封建社会的古代中国相区别,而且在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社会阶级结构以及革命性质上还与在它之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期的现代  相似文献   

13.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语教育受到外来化的强烈冲击,在现当代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国外语言教育思想流派对中国语教育形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香港回归的斗争①廖建林英国在十九世纪发动武装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割让香港并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迄今已达一个半世纪。中国人民和清朝后的我国历届政府都从未承认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和中国以外的世界几乎完全隔绝。帝国主义通过鸦片战争打破了这种隔绝,使中国和世界发生了密切联系。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落后的中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却得到了空前发扬,并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开始了时代的切换。鸦片战争客观上成为爱国主义由传统向近代转化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命题是时代的产物,它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相联系。"中国道路"命题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世纪鸦片战争以后,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富民之路。从内涵来看,"中国道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国道路包括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狭义的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的视角对"中国道路"命题产生的背景、相关思想论争和实践探索进行考察,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在当代中国,要深入研究"中国道路"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发掘其世界性意义,为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7.
原航 《世界知识》2023,(10):22-25
<正>中国与欧洲在地理上距离遥远,由于交通和通讯条件及技术的限制,在几千年历史中双方大部分时间处于隔阂状态,各自独立发展。鸦片战争前,中国与欧洲主要是依靠丝绸之路连接而保持贸易关系。鸦片战争之后,欧洲列强携洋枪洋炮聚集在中国身边,不断侵占中国领土与主权,将中国推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的历史由中古进入近代。在欧洲,好些国家的近代臾是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同时开始的,而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情况却是如何呢?中国是否也要进行一次象他们那样的资产阶级革命?也要象他们那样通过资本主义走上振兴之路呢?历史的道路亟待人们去抉择。 (一) 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起,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又先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  相似文献   

19.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分别从历史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揭示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关于历史教育的目的,李大钊认为在于树立进步的历史观与人生观、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毛泽东则认为在于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心;关于历史教育的内容,特别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此外,他们还提出了融会贯通、比较、"古今中外法"、"理论联系实际"、自我教育等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林凤生 《世界博览》2010,(15):69-71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不安定但不动荡,民生凋敝但不破败,中国南北各个城市依然井然有序,保持着帝国的体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