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从蓝印花布的传承现状出发,分析了创新蓝印花布的措施。目前蓝印花布难以走进百姓家庭,然而对蓝印花布的喜爱使多地自发设立蓝印花布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挖掘蓝色文化,形成独特的中国蓝;开发与时俱进的印花纹样;突出秉承蓝印花布制作工艺的生态环保理念,将使传统的蓝印花布焕发出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2.
南通蓝印花布是采用传统的镂空版刮浆防染的蓝印花布,它以纹样清新、蓝白分明、朴实美观等特点,深受人民的喜爱。本文着重对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南通蓝印花布直接源于宋代嘉定和安亭的“药斑布”,间接地继承了夹缬和蜡缬的印染技艺,从纹样设计方面又吸收了剪纸的艺术风格。另外,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发展与南通独特的地理环境、染料的种植、棉纺织业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在数字信息化方面的空白,分析了基于内容的蓝印花布数字图像检索系统技术可行性,得出通过颜色特征向量相似度的计算可以实现图像高效检索;在Java EE环境下利用OpenCV函数库对蓝印花布数字图像进行4种相似距离计算。通过分析,选定计算标准,为实现基于内容检索的南通蓝印花布数字图像检索系统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以数字化的方式传承和保护蓝印花布的技术中由于缺乏具有原始手工特征的蓝色印花图案数据集,极大地限制了深度学习技术在蓝印花布纹样识别领域的应用问题,构建了一个大规模蓝印花布纹样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50 216张蓝印花布纹样,从动物、植物、中国神话传说及复合四大题材的角度将数据分为85个子类。该数据集的创建不仅涉及到蓝印花布的数字化建设,如蓝印花布纹样检索及相关纹样命名,还能使相关研究人员设计和验证机器学习算法。在所构建的数据集基础上,提供了4个典型深度学习网络的实验结果,以此作为其性能基准。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江苏南通田野调查见闻,在深入认识传统手工艺精髓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如何活化民间蓝印花布,开发蓝印花布资源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摸索,并提出了具体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蓝印花布蕴含的民俗观和传统哲学观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作蓝印花布是一门民间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民俗观念的制约,同时制作蓝印花布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技术,工匠在设计和制作蓝印花布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古以来源远流长的传统哲学观念的影响,这些民俗观和哲学观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蓝印花布的题材,构图和色彩上。  相似文献   

7.
在特定颜色空间中数字图像的量化对提取其相应颜色直方图有明显的影响。本文比对分析了在HSV颜色空间中均匀量化与非均匀量化对数字图像颜色直方图提取的影响,并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为例,综合分析了南通蓝印花布数字图像的特点,利用JAVA EE环境下的Open CV函数库实现两种量化方法下颜色直方图的提取,确定了HSV颜色空间非均匀量化在颜色直方图提取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张丽英 《科技信息》2003,(11M):46-47
如果说织锦之美是以经纬丝织图案的色泽绚丽,华贵体现,那么民间蓝印花布则是以土布绘印纹饰籍靛青染色来展现自己的风采。它除了经济自然的优点外,更主要是有着丰富的题材内容,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朴素无华的色彩审美内涵,宛如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经久不衰,带着泥土的芳香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现代生活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蓝印花布纹样赏析及其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这里首先重点对蓝印花布纹样风格的表现内容、文化内涵及其使用功能等方面分类介绍,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对现状的思考。蓝印花布要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同时,迎合现代人的审美特点,加以发展创新才有活力。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诗歌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如果诗歌没有了隐喻,便失去了不少光彩。诗人在诗歌中借助“隐喻”阐释美、传递美,读者从隐喻中理解美、感受美。本文从阐述隐喻的含义和功能入手,分析了隐喻之美在英语诗歌中的体现,探讨根据“431”去把握和理解英语诗歌中的隐喻之美。文章辅以具体的英语诗歌为实例,以期带领读者理解并领略英语诗歌中的美丽隐喻。  相似文献   

11.
印染花布图案的数字化半色调处理是如何由同一种主色的浓淡渐变灰级图级过数字化半色调处理得到同样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的二值图象,使之在激光成像仪挂网输出能够模拟原始灰级图的黑白胶片的技术。作者引出“蓝噪声掩膜”这一概念的设想,提出了构造蓝噪声掩膜的算法,通过用蓝噪声对分色片的印染花布图案作二值化处理得到了精确反映原图频率特性的半色调图像,满足了印染花布对分色胶片输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加入蓝四氮唑指示剂提高噬菌体在肠杆菌科细菌分类鉴定中的敏感性.方法加蓝四氮唑法.结果加入蓝四氮唑后提高了噬菌体在肠杆菌科鉴定中的敏感性和清晰度.结论建议在应用噬菌体鉴定肠杆科细菌时,加入蓝四氮唑指示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红、蓝光照对大鼠视网膜衰老和神经网络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蓝光照射1 h、蓝光照射8 h、红光照射1 h、红光照射8 h和空白对照组。干预12周后进行强制游泳实验(FSTs)评估精神状态。解剖取新鲜眼球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进行原代培养并进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活性的鉴定,分析光照时间和复制衰老之间的关联,并采用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分析光刺激对大鼠的应激反应。结果与红光照射相比较,蓝光光照8 h可显著上调RPE细胞的增殖(P <0. 05)和NOS的含量(P <0. 01),同时蓝光照射8 h更容易使大鼠陷入紧张、绝望的精神状态。结论蓝光较红光刺激对大鼠视网膜衰老和神经网络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估算荧光粉转换型LED的蓝光危害方法。先选择同型号普通照明用白色LED样品21只,用光谱仪测量其正常发光下的归一化光谱分布,然后计算光源的色温和蓝白比,以及在蓝光危害限值范围内可以容许的亮度,最后得到在蓝光危害限值内,容许亮度与色温和容许亮度与蓝白比的关系。研究表明:对于该类型的荧光粉转换型LED,当色温小于7500K时,亮度在100,000 Cd/m2以下不会引起蓝光危害,如果LED的荧光粉失效,只要亮度小于31400 Cd/m2,也不会对人眼造成蓝光危害。色温和容许亮度曲线及蓝白比和容许亮度曲线随温度变化很小,对于同一类型白色LED,这两条曲线均可用来评估LED灯具是否对人眼构成蓝光危害。  相似文献   

15.
以滇池蓝藻为发酵原料,改变发酵温度,采用批量式发酵工艺进行沼气发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20℃、25℃、30℃和35℃下,滇池蓝藻的发酵时间、产气量及产气潜力有明显的差异性。随发酵温度的升高,实验启动越快、发酵时间越短、产气量越高、产气潜力越高。35℃下,产气效果最好,发酵时间29d,产气潜力为255mL/g.TS、285mL/g.VS.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碱金属Li原子修饰缺陷蓝磷单层体系的储氢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双空位缺陷DV2的引入可以有效增强Li原子与蓝磷单层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阻止单层表面Li团簇的形成. 单个Li原子可以稳定吸附3个H2分子,H2分子平均吸附能为0.248 eV/H2. 电子结构分析表明,H2分子主要通过极化机制和轨道杂化作用吸附在Li修饰的缺陷蓝磷单层体系上. 此外,本文还研究了温度和压强对Li/DV2体系储氢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室温和低压条件下,H2分子可以稳定吸附在Li/DV2体系表面,从而实现室温条件下的可逆储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