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秀莉 《甘肃科技》2013,29(16):128-129
探讨了某些高危因素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应用耳声发射仪(以下简称OAE)和脑干诱发电位(以下简称ABR),对110名高危新生儿测试听力。首先用OAE筛查,对"通不过"的新生儿在42d左右用OAE复筛,仍通不过者,用OAE和ABR在3个月左右或6个月左右联合复筛,以明确听力障碍的原因并进行干预治疗。单耳异常者33次,双耳异常者26次。生后第一次查110人,未能通过者59人,生后一个月复查59人,未能通过者22人,生后3个月复查,未能通过者2人,生后6个月复查,1人未通过,异常率为0.9%。为防止对听力障碍儿的漏诊,应对所有的新生儿都进行听力筛查,不能只限于高危儿,对第一次不能通过的患儿,尚不能定为听力障碍,要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脑性瘫痪的概念,以及脑性瘫痪的阶段性功能评定和总结评定.通过询问法、观察法、检查法等三种方法,了解患儿的发育状况及各个方面的功能情况.功能评定的意义在于:①了解患儿的能力不足及存在的问题;②了解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③了解患儿是如何根据自身的障碍进行调整和适应的;④了解最终康复后的预期效果.脑性瘫痪康复的最终目标,就是使脑性瘫痪患儿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对小头畸形儿童智商(IQ)、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治疗小头畸形儿童32例,针刺以头三针为主,配合体针及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对患儿进行智商(IQ)、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测定。结果:治疗后患儿言语IQ、操作IQ和总IQ均有明显提高(P<0.01);BAEP有改善者20例,无改善者12例,且BAEP改善与IQ提高的肯德尔(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tau_b=0.515(P<0.01)。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可明显提高小头畸形儿童IQ水平,改善异常的BAEP,且BAEP的改善与IQ的提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宫玉锁 《甘肃科技》2016,(9):124-125
观察穴位注射腺苷钴铵在治疗腰椎问盘突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注射腺苷钴铵)与对照组(单纯穴位针灸治疗),每一组25例,连续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8天);治疗组每天给予腰阳关、志室、肾俞、阿是穴等穴位注射等量的腺苷钴铵,对照组每天给予相同穴位的针灸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及所处环境相同,尽量保证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统一性,降低环境及其他因素导致的误差;经上述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15,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临床有效14例,好转4例,无效7例,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由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由以上数据可见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远大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腺苷钴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针灸治疗可更有效的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性康复治疗对不同年龄的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方法:对80例脑瘫患儿采用针灸按摩、运动疗法、物理治疗结合感觉统合训练等治疗。结果:6月~1岁组有效率91.7%,1~3岁组有效率82.2%,3~6岁组有效率69.6%。结论:年龄越小,康复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不同补碘时期亚克汀病可疑儿童听力障碍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碘缺乏对轻度听力障碍的致病机理以及轻度听力障碍对亚克汀病诊断的有效性。方法对宁强试验区亚克汀病可疑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分别于1996,1999年做听力检查。结果①在试验区处于补碘不足时期(1996),亚克汀病可疑儿童的纯音听阈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儿童(P<0.01),且其听力损失多发生在低频区(500 Hz);②在试验区处于补碘正常时期(1999),两组儿童的听力异常率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同一组儿童1996和1999年前后两次的听力复查结果相比较,1999年其听力出现明显好转且以低频区提高的幅度最大。结论随着补碘正常,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听力明显好转,部分已恢复正常,提示轻度听力损伤是由于当前缺碘导致激素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耳蜗膜迷路积水的结果。在补碘正常后,轻度听力障碍已不再和因过去缺碘造成的脑与神经损伤所致的精神发育迟滞相关联,因而已不宜用轻度听力障碍来辅助诊断亚克汀病患儿。  相似文献   

7.
张敏 《安徽科技》1999,(9):60-61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小儿脑部在发育、成熟之前,因各种原因造成脑组织损伤所留下的后遗症。是儿童致残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自1992年开始着手研究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渐归纳出脑性瘫痪治疗的三个方面,即针刺治疗、功能康复训练及饮食疗法。  相似文献   

8.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28例)和针刺组(28例)。埋线组取天枢(双)、大肠俞(双)、阴陵泉(双)、上巨虚(双)等穴进行埋线,每周1次;针刺组取同埋线组相同穴位常规针刺,每日一次。均以3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2.86%,优于针刺组的82.14%(p0.05)。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显著,远期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2组,2组患者均在治疗同时进行运动疗法及健康指导。对照组52例,采用电针治疗、腰椎电动牵引及超短波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每日1次,6 d 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用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问卷表进行评分,总分越低功能恢复越好。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口服红景天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因高原清气不足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失眠患者,口服红景天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失眠.结果:痊愈74例,显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结论:口服红景天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因高原清气不足失眠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脑性瘫痪 (简称脑瘫 ,cerebralpalsy ,cp)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现将定西地区CP流行病学调查确诊的 987例CP患病率与父母文化程度关系探讨分析如下。1 流调资料结果与分析1.1 流调资料结果 :本课题于 1994年 1月 -1996年 12月三年时间内对定西地区 7个县 ,168个乡镇 ,2 42万人 ,5 4万户 ,5 0 95 5 0名 0 -14岁的儿童中进行逐家逐户的三期流调普查登记。边流调 ,边指导治疗及功能训练等方法 ,在初步普查的 14 0 0余名残疾儿童中 ,有可疑CP患儿 1…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脐尿管瘘本属罕见,而后天性人为引起的开放性脐尿管瘘,文献未见报导,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岁,因脑性瘫痪4年,脐部漏尿1年余于1981年12月16日入院.患儿在周岁时因脑炎后发生脑性瘫痪所致尿潴留,每次膀胱充盈时须按压下腹促使其排尿,年余发生脐部漏尿,长期不愈.患儿足月顺产.家族中无先天性畸形史.检查,脊柱明显左侧弯.双下肢呈驰张性痪瘫,脐下水平痛觉  相似文献   

13.
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早期肠套叠的临床疗效。将确诊的早期肠套叠21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例,采用小承气汤加减灌肠复位、穴位艾灸及中医手法按摩相结合;对照组采用单纯空气灌肠复位,3d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75%,且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体征、指标检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综合治疗早期肠套叠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以中医经络学说为指导,以腹部手术后患者应用维生素B1注射液、甲氧氯普安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为方法,探讨腹部手术后穴位注射如何促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腹胀、肠梗阻、肠粘连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刘恩远  马蕾  李政 《甘肃科技》2014,(4):118-119,71,112
观察平衡阴阳刺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患者,采用平衡阴阳刺法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自身疗程间肌张力的变化。痉挛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为:肩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肘关节。平衡阴阳刺法治疗第二周起,患者肢体的肌张力改善明显。平衡阴阳刺法能够有效降低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肌张力,缓解痉挛。此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蒙医辩证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有效性.方法:对36例HSPN患儿用蒙医辨证分型,辨证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愈率为72.2%,总有效率为91.7%.结论:蒙医辩证治疗HSPN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冯健 《杭州科技》1999,(2):31-31
学龄前儿童患病后大多由家长陪同就诊,家长在选用治疗方法时很少考虑患儿的意见,造成患儿治疗的被动性与不配合性。我院在注射室随机调查了52例学龄前患儿及家长,以期了解儿童注射时的心理变化、影响因素及可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⒈临床材料⑴资料来源采用问答方法对患儿的家庭环境,经常发病与否,注射前的心理状态作了解,并观察患儿治疗过程中的配合程度,影响患儿情绪变化的因素,采用一些护理措施的效果。⑵调查对象年龄2-7岁,男36例,女16例;其中入托44例,在家带养8例;其中第一次接受治疗的10例;接受静脉滴注治疗20例,肌肉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复方樟柳碱太阳穴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较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的疗效差异.方法:将复方樟柳碱太阳穴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与复方樟柳碱注颞浅动脉旁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各取80例观察疗效比较.结果:实验组(穴位注射)优于颞浅动脉旁注射.结论:中西医结合复方樟柳碱太阳穴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较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的疗效优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针刺疗法、穴位注射、针灸疗法、综合疗法等方面对90年代以来针灸治疗阳作的方法和进展进行综述,表明针灸治疗阳作疗效较好,有一定特色和优势。并从治疗用穴、手法传感、疗程与疗效、存在问题及展望四个方面加以述评,指出目前针灸治疗阳作存在选穴较局限、基础研究报道甚少、且无统一的诊疗标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严星  谢南屏  马敬  钟翠萍 《甘肃科技》2007,23(4):188-19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戊巴比妥钠麻醉对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的影响,探讨进行ABR测试最佳的戊巴比妥钠剂量。方法:16只(32耳)豚鼠按3%戊巴比妥钠(40mg/Kg)、3%戊巴比妥钠(30mg/Kg)、1%戊巴比妥钠(40mg/Kg)、1%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剂量随机分为4组;采取腹腔注射麻醉,于每次麻醉后进行ABR测试;观察有关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呼吸频率、死亡例数及ABR反应阈、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结果各组麻醉诱导时间及维持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中3%戊巴比妥钠(40mg/Kg)组诱导时间最短、维持时间最长,1%戊巴比妥钠(30mg/Kg)组麻醉诱导时间稍长,而维持时间最短,但均超过2.5h。各组除Ⅱ波潜伏期、Ⅰ-Ⅱ、Ⅱ-Ⅲ波间期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反应阈均无显著性差异。1%戊巴比妥钠(30mg/Kg)组在重复麻醉后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且无一例死亡,其余各组均有1-2只豚鼠死亡。结论对豚鼠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30mg/Kg)即可达到较理想的麻醉效果,而且重复麻醉后不影响ABR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