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明威由于在爱情、创作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劣势而产生自卑情结,作家的这种自卑情结积聚起来,注入他的创作,使他的各种焦虑和紧张以及无法满足的欲望都在创作中借助幻想的艺术世界得以发泄。小说创作及其相关主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作者的自卑起着治疗和宣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学评论一直把海明威小说创作的主题归结为勇气和死亡,这一归结使得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显得单薄、苍白,不足以说明海明威对世界文学所作的贡献。通过对海明威作品的整体分析,可把海明威一生的创作主题归结为抗争。如此不仅能统摄海明威所有的作品,而且其主人翁的“硬汉”形象也清晰地显现出一条由单薄到丰富、而至完满的脉络,从而丰富了海明威创作的内涵。从人与自然的抗争、人与人的抗争、与自身的抗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顾秋红 《科技信息》2011,(5):I0175-I0175,I0185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他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开辟了美国"迷惘的一代"道路,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在此将对海明威的作品《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进行比较,分析这两个硬汉形象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来探讨海明威本身与海明威小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传奇而富有冒险精神的一生,直接影响了他的写作,尤其影响了他对待死亡的态度.在海明威的许多作品里,有着对死亡的不断的理性思考.从最初的恐惧到后来的超然,海明威最终把死亡看作是一种美丽,一种平静.在他的杰作<老人与海>里,他把自己对死亡的意识赋予了一条大马林鱼.大马林鱼与老渔夫Santiago进行了几日的殊死搏斗后,仍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在和老渔夫的搏斗以及被鲨鱼的蚕食之后,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但海明威对它悲壮的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因为他认为体现了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后的死,才是最美丽的死.  相似文献   

5.
文章把张承志作为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一个文学现象,分析了他的皈依宗教的原因在于回族血统的感情、英雄情结的共鸣、宗教道德的感召,探寻了他信仰道路上的流浪者形象和他对流浪者的情感,阐述了他在中国信仰的意义包括文化建构和人性关怀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海明威不同时期作品的分析,揭示出海明威的死亡意识经历了一个由死亡恐惧,死亡焦虑到冷漠坦荡地面对死亡,直至最终实现了死亡超越的过程;探讨了海明威死亡意识形成的原因:畸形的教育、奇特的经历、悲剧性的文化背景。从而指出人只有通过奋斗才能最终战胜肉体的毁灭,获得精神的永生。  相似文献   

7.
论海明威作品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明威是20世纪世界文坛极具个性的作家。他孤独、困惑、悲观和勇敢的个性特质直接影响着他创作思想的形成,体现在他的价值取向上。海明威鲜明独特的创作思想与价值取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他的创作思想本身即体现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价值取向不仅是他创作思想的直接表现形式,而且集中体现了他的复杂的个性特质。在阐述作家创作的价值取向时,重点分析了海明威创作的硬汉生存方式以及多元伦理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追忆情结、故乡情结、草根情结和死亡情结等内在心理空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情结筑就了何述强独特的精神特质,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散文风格。何述强负载着这种独特的精神特质和话语风格行走在记忆的洪荒旷野。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在其作品中大量描写了死亡现象,并深切地表达了他对于死亡的态度,作品浓缩了他的死亡意识。他认为,人类本就生活在死亡之中,生与死是并行不悖的,对待死亡不要太认真。然而,正是死亡崭露了生命之存在的意义,是死亡让活着显得完满。这就是其对于死亡的深层解读。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国际上负有盛名。他那具有个人特点的风格对当代西方文学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本文选择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在异乡》的第一部分为样板,就笔者阅读分析此文的心得体会,探讨海明威的语言风格及其艺术效果。这种分析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语言分析的一种方法,把文学作品的语言看作理解作品的客观依据,通过剖明题意、以及对词汇特点、句法特点,象征与讽刺的使用,和文艺批评方面的细致分析,来体会作品内容意义与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的内容和两部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分析了海明威以及当时青年一代的幻灭感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精神和强烈的反战情绪,指出“迷惘”是他创作个性的显著特点,他一生也都在迷惘中追求,与“迷惘的一代”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海明威的个人生活、写作兴趣以及其所塑造的男、女主人公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海明威对女性人物的处理,说明海明威刻划的女主人公不该被忽视,她们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可以看到海明威是如何看待战争和战后社会心态,如何理解爱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历史和个人身世的解构,以海明威作品的“死亡主题”为研究对象,对海明威作品中生命与死亡的冲突进行更深入的挖掘,进一步探讨海明威式硬汉形象的个性色彩以及藐视死亡、超越死亡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世界,他以独特和冷峻的目光把对死亡的深刻认识融入到自己的生命意识之中,表现了人生存境遇的险恶与艰难,肯定了人所做的种种努力,以及逐渐接受死亡、又不断超越死亡的勇气和在精神的荒野上重塑自我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5.
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作家和多产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英国南部农村社会为背景,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思想.简要回顾哈代的生平成就,概括总结哈代小说创作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深入挖掘和分析其小说作品中蕴含的主题思想:乡土情结、生态思想、进化论思想、现实批判主义思想和作品对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的映射.对于正确和深入理解哈代小说创作的背景、创作历程和作品主题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黛西和白瑞特,是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笔下著名的女主角,都拥有迷人的外表,他们与书中男主角的爱情都成为悲剧。不同的是,菲的男主角把爱情视作人生理想,最终毁于爱情;而海明威的男主角,却能从死亡的爱情中站起,继续他的人生。由此可见菲和海不同的妇女观,两位作家自身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大部分来自他自身的经历,气势恢弘,风格粗犷,表现细腻,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他真正具有革命性的是他小说在写作方面、语言和技巧上的成就。本文通过对《永别了,武器》的分析,表现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从中分析了他的冰山文体式的简洁、含蓄、神秘的色彩和气氛所创造出的情境美学,采用了象征手法。文章还使文风服从作品主题和人物的需要,从而揭示了其主题思想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8.
从海明威作品中的“迷惘”主题、硬汉式主人公、冰山风格等方面探讨了其短篇小说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认为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中,准确生动地把握了时代的特征和精神状态,真实、客观地再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世界,他以独特和冷峻的目光把对死亡的深刻认识融入到自己的生命意识之中,表现了人生存境遇的险恶与艰难,肯定了人所做的种种努力,以及逐渐接受死亡、又不断超越死亡的勇气和在精神的荒野上重塑自我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特别是他的“威塞克斯小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挖掘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强烈的乡土意识,哈代创作中的乡土意识主要表现在自然情结、宗法情结、和民俗情结等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