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冷海强 《科技资讯》2010,(31):63-64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是在对建筑物进行可靠性鉴定基础上,并对有问题的建筑物或构件进行加固,使建筑降低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得以恢复。论文重点分析了常见的混凝土建筑加固的方法,结合加固工程实例,介绍了加固工程的工作程序,提出了不同加固技术的施工要点,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火灾后,房屋的部分结构受损,对现场进行调查鉴定后,分析计算剩余承载力.采用高流态混凝土、预应力钢绞线对受损构件进行加固;加固后采用静载实验对加固构件进行鉴定,结构安全性达到了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既有桥梁外贴纤维布加固后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大量纤维布加固试验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钢筋混凝土矩形桥梁构件计算模式不定性系数的统计参数.讨论了钢筋锈蚀、混凝土强度、纤维布加固耐久性以及荷载等影响因素变化对既有桥梁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参考既有桥梁结构全寿命可靠度分析,确定了加固后既有桥梁锈蚀延迟期的长度.在国内外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加固后可以不考虑纤维布材料的老化及其纤维布材料与混凝土粘结界面的退化,使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可靠度分析得到简化.研究了加固后既有桥梁抗力计算方法,并结合一座实际桥梁工程进行了加固后可靠度计算.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意义,可以作为既有桥梁加固评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布增强RC构件小偏心抗拉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在役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承载力不足的特点, 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碳纤维布增强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拉构件计算模型, 对碳纤维布加固后碳纤维布层数、配筋率等对构件开裂载荷、极限载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通过6根构件进行试验对比. 研究表明, 粘贴碳纤维布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偏拉构件极限承载力, 而其对开裂载荷影响较小. 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研究成果对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拉加固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已有建筑物安全性的鉴定方法,依据现行规范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建筑物结构各构件失效影响参数作为构件的权函数,分析了建筑物整体可靠系数,以此对建筑物结构进行整体安全评定,提出了权函数可靠度评定法,并进行了工程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加固原理及研究现状,探讨了后张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并结合工程加固实例介绍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在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也在不断提升。相当部分的既有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已不能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以及实际使用要求,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文章分析了既有建筑防震减灾加固思路,研究了增强自身整体性加固法、外包加强构件加固法、增设构件加固法、替换构件加固法等传统抗震加固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既有建筑隔震加固技术的原理和隔震层设置的原则,最后对不同既有建筑隔震加固措施技术优势进行了分析。相比于传统的抗震加固技术,既有建筑隔震加固技术具有施工便捷、对原建筑影响小、加固效果好、适用范围广、工期短、工程造价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钢筋混凝土构件作为框架结构承载体系建筑物主要的受力构件,在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钢混凝土构件出现质量问题后,整个框架结构的安全性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必须进行及时的处理。除了出现断裂、倒塌等重大事故必须重新制作构件外,在许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加固的方法来处理。本文介绍一例框架柱加固的设计及施工。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艺术设计楼上设置伸缩缝的牛腿处混凝土开裂的事故原因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造成钢筋混凝土梁板及牛腿开裂的设计缺陷及施工错误.通过采用粘贴碳纤维、粘贴钢板和植化学锚栓工艺方法加固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验证了该方法对于加固构件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该方法对于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布加固板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苏  完海鹰 《工程与建设》2006,20(6):697-698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是指利用高性能粘结剂将碳纤维布粘贴在建筑结构构件表面,使两者共同工作,提高结构构件的抗弯、抗剪承载能力,由此而达到对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的目的。该方法的关键是如何保证碳纤维布与被加固构件的连接效果。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碳纤维布加固板进行分析,验证了其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不同节理模型的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离散元对节理岩体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时,节理的本构关系对分析结果有重要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基于离散元UDEC软件,利用Barton-Bandis(BB)和Mohr-Coulomb(MC)本构模型分析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区别.在BB模型中,由于膨胀角随剪切运动呈非线性变化,节理岩体边坡分析所得到的运动规律与现场监测数据所反映的边坡运动规律一致,而MC模型分析结果则与现场监测数据所反映的边坡运动规律相差甚大,因此,离散元中BB模型更适合于用来分析节理岩体工程.根据BB模型模拟分析的结果,对依托工程边坡采取了喷射厚度10 cm混凝土进行加固的措施,模拟结果表明,喷射10 cm混凝土对边坡稳定性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依托工程正是按此加固方案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12.
利用离散元对节理岩体工程进行稳定性模拟分析时,节理的本构关系对模拟结果有重要的影响,详细的介绍了基于离散元UDEC软件,利用Barton-Bandis (BB)和Mohr-Coulomb(MC)两种本构模型分析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区别。在BB模型中,由于膨胀角随剪切运动呈非线性变化,分析节理岩体边坡所得到的运动规律与现场监测数据所反映的边坡运动规律一致,因此,离散元中BB模型更适合用来分析节理岩体工程。根据BB模型模拟分析的结果,对依托工程边坡采取了喷射厚度10 cm混凝土进行加固的措施,模拟结果表明,喷射10 cm混凝土对边坡稳定性起到了良好的加固作用,依托工程正是按此加固方案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13.
对巫奉高速公路某隧道进口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并依此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几种边坡加固措施,并由力学计算与分析得出以"注浆+锚索加固"为最优方案,可以使边坡稳定性系数提高至1.25以上。现场应用表明,"注浆+锚索加固"方案效果显著,可以为类似边坡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微混凝土模型材料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构模型试验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和理论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模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模型钢筋的粘结性能的研究是一个常见的又是极难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微混凝土模型材料基本性能及模型钢筋的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混凝土和模型钢筋可以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试验  相似文献   

15.
以沉淀法白炭黑二次结构为体系,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原始粒径、结构补强以及二次结构与附加压力的关系,给出了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在干燥过程中白炭黑二次结构的破坏是导致其产品结构塌陷的原因,原始粒子间脖径处承受的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的反作用力是导致二次结构破坏的原因;要获得在橡胶中既具在良好补强性能,又能良好分散的产品,其原始粒子需要结构补强。不同原始粒径,存在不同的补强临界值;通过改变干燥方式及介质等手段可减小结构塌陷,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座桥梁下部结构盖梁采用粘钢法进行加固,对其加固效果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并通过现场荷载试验进行验证。理论分析与荷载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表明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能够对桥梁加固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将钢筋的圆形截面等效为面积相等的方形截面,采用四边形单元建立配置钢筋、型钢的混凝土截面的二维温度场分析模型,分析纵筋配筋率、型钢含钢率对混凝土截面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算例计算结果表明:钢筋对截面温度场分布计算结果影响较小,钢筋的存在使保护层内混凝土的温度降低,核心混凝土的温度升高,忽略钢筋对截面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是合理的.型钢对截面温度场分布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受火180min内混凝土截面内型钢翼缘中心处和截面形心处温度计算结果最大分别相差17.1℃和98.7℃;高温下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抗火性能研究中,需要考虑型钢对截面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型钢混凝土构件火灾灾后性能评定中,核心型钢的力学性能可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8.
已有试验研究表明,对角、菱形混合配筋的小跨高比洞口连梁的抗震性能优于普通配筋连梁,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配筋方式.由于这种小跨高比连梁属于非伯努利区,正截面受力不符合平截面假定,传统的弯曲理论已不再适用,为此,通过运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进行模拟分析,对连梁内部钢筋的应力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确认了所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模拟这类连梁钢筋应力分布规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多孔钢筋混凝土植被路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种路面不仅方便车辆通行,又保护生态环境。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多孔植被混凝土进行计算模拟研究,分析了其承载能力及影响承载力的因素。研究表明:垫层的厚度、弹性模量和结构的配筋率对承载力影响较大,通过提高垫层厚度、弹性模量和结构配筋率,可以满足重载车辆通行。在工程中应尽量选用卵石、碎石等做垫层并保证压实度。在保证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选用经济合理的垫层厚度及结构配筋率。  相似文献   

20.
挡土墙加固工程锚杆预应力损失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以104国道预应力锚杆加固加筋土挡土墙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方法,讨论了二次补偿张拉解决此类问题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一次张拉一段时间内进行二次补偿张拉,不仅能够有效消除相邻锚杆间的影响,而且还能抑制锚杆的预应力衰减。对于土体预应力锚固工程,其锚杆预应力设计和施工应充分考虑预应力损失,在实际施工中可以应用二次补偿张拉手段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