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常用方法有方框图法和等效电路法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本文介绍用四端网络法分析反馈放大器 ,此法既保持了方框图中物理概念明确的优点 ,又可妥善地解决A0 和F定量计算上的困难 .图 1表示一个反馈放大器 ,我们把内放大器 (即基本放大器 )和反馈网络作为一个整体用四端网络N表示 ,内放大器也用一个四端网络A表示 ,它包括在N之内 ,在N的输入端接入信号源 ,输出端接上负载RL.内放大器可以是一级的或多级的 ,考虑到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元件 ,取电Ib 作为内放大器的有效控制信号 ,则内放大器输出端的受控电流源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新的电子器件不断出现。在电路模型中,常以受控源(controlled source)来表征这些器件中某处电压或电流能控制另一处的电压和电流的物理现象。这种电源有两个控制端纽(称输入端),两个受控端纽(称输出端)。就其输出端所呈现的性能来看,可分为受控电压源、受控电流源。而按控制量是电压或电流,受控电压源又分  相似文献   

3.
文中针对所设计的户用型微电网基本结构及能量管理要求,对微电网中的单相并网逆变器并网运行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构建了虚拟电网电压(电流)u_β(i_β),该虚拟电压(电流)与电网电压(电流)u_α(i_a)正交。借鉴三相并网逆变器矢量控制实现机理,对单相并网逆变器实施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提出直流母线电压、有功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实现并网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P与无功功率Q的解耦控制。仿真结果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实现了预期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4.
含受控源四端网络的输出电阻(或阻抗)常见有二种计算方法:一种是通过求开路电压U_(0c)和短路电流I_(sc),而输出电阻R_0=U_(0c)/I_(sc);另一种是用倒灌法,把四端网络的独立源去掉(独立电压源短路,独立电流源开路)在输出端加电压U_0,求流过输出端口的电流I_0,而输出电阻R_0=U_0/I_0。[1]常见的各种放大器的输出电阻(或阻抗)也是属于含控制源四端网络的输出电阻(或阻抗)。求各种放大器的输出和输入电阻(或阻抗)是很重要,虽然可用  相似文献   

5.
竞赛图T(V,A),V_1为V的任意一个子集,V_1={v_1,…,v_1}。若有一个回路C={u_1,…,u_r,u_t}经过V_1的诸点,即v_1=u_1,(i=1,2,…,t),并且,i,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节点导纳矩阵的方法(简称N AM方法)分析四种典型放大电路(电压串联、电流串联、电压并联、电流并联)以及一种具有双向传输特性的反馈放大器,推导出导纳矩阵表示式及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7.
把负反馈放大器用方框图来处理,我们推导出有关四种类型负反馈放大器的电压增益,电流增益,输入和输出阻抗的表达式,并着重指出,为了求解负反馈放大器上述四个量,关健是计算反馈环路的回归比T.  相似文献   

8.
结点电压法是适合计算机辅助分析的一种电路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仅通过结点支路关联矩阵即可确定电路的拓扑结构,不需要确定树和回路矩阵,使通用程序的编写相对容易。但是结点电压法对电路中含有受控源和无伴电压源时需要另行处理,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提出了含受控源电路的改进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分别给出了正弦稳态下含受控源以及含无伴独立电源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推导过程,进而得到统一的以结点电压和无伴电压源中电流为电路变量的混合变量矩阵方程。最后从编程的角度给出了电路信息的规范输入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所得方程适用于含有耦合电感、受控电源、无伴独立电源电路的稳态分析,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9.
双口网定理2,没有一个端口数n=2的线性含源网络N,其内部所有独立源不作用时的网络是N,则就双口网络N的两个端口而言,总可以用两个各自独立的最简单的并联单口等效电路去代替。每一并联单口等效电路中都含有一个独立电流源、一个电导及一个电压控制电流源。其中第一端口并联等效电路中独立电流源I_(ss1)是N的两个端口同时短路时第一端口的短路电流(I_(ss1)的下标中,处于中间位置的“S”表示第二端口短路,前面的“S”表示第一端口短路);电导G_(s1)是N的第二端口短路时从第一端口看进去的等效电导,称第一端口的自电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通常线性电路分析中的补偿定理推广到含受控源电路,得到统一地处理电路参数(包括独立源、受控源参数以及电阻)改变时,以电流或电压改变量为变量的电路图形,从而直接计算得到变化量。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说明一个形式上的m个複變數z_1,z_2,…,z_m的幂级数F=F(z_1z_2,…,z_m)=sum from i_1,i_2,…i_m=0 to ∝ a_(i_1,i_2,…,i_m) z_1~(i_1)z_2~(i_2)…z_m~(i_m)经过一个变数变换 T_α:z_i=α_it,α_i是複数,i=1,2,…,m以後可以表示做一个形式上的单个复变数t的幂级数 T_αF=F_α(t)=sum from n=1 to ∝t~n sum from i_1+i_2+…+i_m a_(i_1,i_2,…,i_m α_1~(i_2)α_2(i_1)…α_m(i_m)。T_α叫做一个单变数化变换。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运算放大器误差分析的一种统一的简易方法。运算放大器的各种误差都可以用等值的电压源或电流源来代替。运用理想电源转移规则,可以把这些误差源转移到放大器等值电路的输入支路。如果在转移过程中,放大器的输出支路出现了误差信号源,可将它除上放大器的闭环增益后,直接转移到输入支路。经过这样处理后,我们就在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求得与一切误差等值的总的误差源。  相似文献   

13.
武汉大学《电子线路》教材编写组编的《电子线路》下册第五章集成运算放大器,“5.3—2”节偏置电路中,关于镜象电流源电路的论述中(见图一)认为,T_1和T_2两管对称,所以I_(c1)=I_(c2)有关高等学校电子技术方面的教材以及有关参考资料,对镜象电流源的论述虽有所不同,但  相似文献   

14.
自有集成运放以来,虚短虚断、两类集成运放就应运而生,但它与典型的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有什么必然联系在国内外均少见详细报导。本文力图通过对这4个电路中反馈元件的双向等效折合,再准确计算i_b、u_(be)、A_(uf)的数值,决定把u_(be)和i_b同时趋近于零定义为虚短虚断;而把计算A_(uf)时,狠抓两个核心元件的主导作用,忽略工程上的次要部分,就得到了与两类集成运放相同的结果,这既避免了对原分离电路的繁琐而复杂的计算,也把从分离电路到集成运放实现了完美无缺的自然过渡。  相似文献   

15.
负反馈电路的一种常用分析方法是将电路分成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两部分,利用反馈深度的概念导出闭环增益的表达式为 A_F=A_0/(1+FA_0)=A_0/D (1)式中:A_0—基本放大器的开环增益 F—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 D—反馈深度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 现代电路设计应用中,滤波器日显重要,基本的RC滤波器已不能满足现代电路应用中的高要求,多数情况下,利用运算放大器设计能符合现代电路要求的有源滤波器。根据滤波器的极点图及频响形式可将滤波器分为巴特沃次(Butterworth)、切比雪夫(chebyshev)和贝塞尔(Bessel)。运算放大器可以是电压反馈型也可以是电流反馈型,目前大都采用电流反馈型,因为它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较高的衰减率,然而带宽较窄,同时也增加了设计难度。  相似文献   

17.
设G是有限群,o_1(G)表示G中最高阶元素的阶,n_1(G)表示G中最高阶元素的个数.设G一共有r个o_1(G)阶元,且中心化子的阶两两不同,并依次设这些中心化子的阶为c_1(G),c_2(G),…,c_r(G).令ONC_1(G)={o_1(G);n_1(G);c_1(G),c_2(G),…,c_r(G)},称为G的第一ONC-度量.本文得到:设G为有限群且G的素图不连通,则G?S_n(n≤14)当且仅当ONC_1(G)=ONC_1(S_n).  相似文献   

18.
一个复杂的系统是少不了反馈的,一个稳定的系统更离不开反馈,反馈是稳定系统改善系统的一个重要手段,电子线路尤其如此。反馈是电子线路中较以难于弄懂的概念,其困难之处在于,如何判断反馈的极性问题,即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如何确定反馈信号的源,即反馈信号是来自于输出电压,还是来自于输出电流;反馈信号如何控制输入信号,即是输入端串联,还是并联。这三个问题中特别是第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它决定了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主要结果为下列三个定理: 定理1 设a,b,c,d为实常数,a>0,b<0。那么方程“u_(xx)+u_(yy)=ae~u+be~(-u)和v_(xx)+u_(yy)=ccosv+dsinv之间有如下B(?)cklund变换:  相似文献   

20.
在基本放大器近似为单向有源网络的前提下,求得了四种反馈放大器的“简洁”条件。在“简洁”条件下,反馈放大器的传递函数和输入、输出阻抗具有简洁和便于应用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