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小浒 《科技与经济》2006,19(6):3-4,12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基础性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重大。科学素质不仅体现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体现人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体现人们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1公民科学素质对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公民具备的科学素质水平,反映了社会意识对社会进步的能动水平。1.1公民科学素质对先进生产力发展起基础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与推广应用都取决于掌握和应用科技知识的人。这部分人正是不断从亿…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的总体水平.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安徽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是5.91%,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日前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徐公仁 《天津科技》2009,36(5):104-105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兴盛繁荣的宝贵经验,也是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尹传红 《科技潮》2012,(5):34-35
我国已经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作来抓,并且动员多方力量和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推行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以期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地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整体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6.
《榆林科技》2006,(2):1-1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国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所提出的科学素质概念,是一个极其基本、极其核心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侧重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而且,以公民运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和落脚点。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主要是指掌握和领会科学方法的精髓;树立科学态度,主要是指具有端正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精神,主要是指逐渐培养普遍怀疑的态度、充分尊重事实的客观立场、严密逻辑思维的原则和继承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等等。  相似文献   

8.
公民科学素质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公民科学素质反映着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在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从能力建设看科学素质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于2006年2月6日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简称《行动纲要》),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既是传播科学文化、与迷信和伪科学争夺思想阵地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建设创新 型国家的基础性工程。2006年2月,国务院制定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行动计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一个民族兴旺腾飞,离不开思想的升华;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离不开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让人心情沉郁,2007年,全国公民科学素质平均水平不足2%。而美国在2000年为17%,欧共体1992年为5%。中国公民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之大令人心惊。公民的科学素质的高低,不但关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更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在自主创新风云际会,民族复兴的号角响彻华夏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理性梳理并仔细审视公民的科学素质与科学的普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重点,我们该如何提高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普研究所公布的第七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表明:2007年,中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为2.25%,而欧盟(1992年)为5%,加拿大(1989年)为4%,日本(1991年)为3%,美国(2000年)为17%。可见,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接近发达国家20-30年前的水平。而科技馆恰恰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最直接、最有效的基础科普设施。因此,  相似文献   

13.
李娜  李婧 《天津科技》2014,(11):32-34
为全面测评天津市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避免在具体的测试内容上相互交叉造成的工作浪费,研究构建了天津市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模型,对科学素质构成要素的每一维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概念分解,优化测评指标的具体内容,设计完成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公民与干部科学素质的内涵与要求,分析了近年在提高干部科学素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干部科学素质培养的几点举措。  相似文献   

15.
林丹 《新余高专学报》2012,17(5):143-145
科学素质教育对高职高专大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普遍堪忧,高职高专院校应当优化教育途径,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安庆科技》2006,(1):42-42
《纲要》指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西部423名大学生的调查,考察理想信念与科学素质的关系,结论是: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而科学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总体水平较高;大学生理想信念和科学素质有一定的不均衡性;整体上大学生的科学行为和科学精神存在不一致性,虽然大学生都善于发现问题,但在解决问题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理想信念与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高度相关,科学情感对理想信念和科学精神有很大影响;高校应以科学情感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理想信念、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8.
科技馆在公民理解科学、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科技馆的科普展示内容贯穿着趣味性、互动性、启发性的科普理念,给观众营造了科学再发现的条件和场景。许多人在这种科学再发现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现象,发现科学问题、采用科学方法、找到问题答案,产生了学习科学、探索奥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国发 [2005]44号),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 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一、前言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史教育对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物理学史的学习对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有着科学的客观依据,总结出科学素质包括有: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等,物理学史教育在每一个方面对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