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多年来师德建设是以"道义论"为取向的。而"道义论"取向的师德规范与教师执行规范的现实状况之间则存在着背离倾向。包括:道义论取向的师德建设与教师实际伦理现状的背离;道义论取向的师德建设与教师生命价值感的背离;师德规范在实践中的"他律运行"状态使教师陷入现实困境等。只有师德规范建设走向民主化的道路,才是杜绝师德规范制定中主观化、单向化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2.
陈秀瑜 《科技信息》2008,(32):244-244
“关于什么人或组织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以及成为何种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由一国的法律规定或确认的”,因此经济法的主体来源并受制于具体的经济法律关系,如果说目前的主体理论研究在结论与方法上存在缺陷与不足,那么来源于并反映社会生活实践的经济法律规范中的主体及其行为特征,到是检验经济法主体理论研究的尺度。  相似文献   

3.
在德国,社会法主要是指与社会安全有关的法律规范或者社会给付的法律规范。至于社会法的概念、范畴在德国已成为学术界、司法实务界、政治与社会共同认可的概念与术语。我国台湾地区的社会法理论也借鉴德国社会法的理论架构台湾地区的社会法制度,并使之成为一个逻辑自洽的体系。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社会法理论对大陆地区目前庞杂的社会法理论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人工智能领域,行为是指智能主体通过感知信息控制执行过程的算法。智能主体典型的行为模型就是BDI(信念、愿望和意图)逻辑框架。BDI主体结构在一些最为重要的多主体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动态认知行动逻辑也可以对智能主体的行为进行表征。将BDI逻辑与动态认知行动逻辑融合起来,发展出能够更为有效地对主体不确定性行为进行表示和推理的逻辑是完全可能的。这些研究有助于智能主体不确定性行为的表示和推理,并为分布式人工智能提供形式支持。  相似文献   

5.
司法规避不道德选择存在的道义问题,是因为"无法可依",其主要原因可以从法律维护社会基本道义的手段、立法的难易程度和司法实践的复杂情况等角度进行分析。在法治社会,通过创新立法理念和法律条文来探讨司法干预不道德选择的道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法律后果是指行为人依据法律应承担的有利或不利的结果。无论是学术界中的“二要素说”,还是“三要素说”,法律后果都是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必备内容。使用“法律后果”,避免了使用“制裁”作为法律后果仅指否定性结果的片面性,同时,也避免了与“行为后果”之混淆。法律后果与行为后果具有密切联系,但二者在后果承担的主体、后果的表现形式、后果的确定性程度、后果的对称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区别。法律后果与法律效果是相互促进的,但法律效果属于价值评价范围,法律后果属于法律规范逻辑结构范畴。法律后果与法律责任之间也存在着同一性、对应性、不对称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法律推理过程包含着权力与利益、应然与实然、确定性与妥当性、客观解释与主观解释、逻辑与价值、语言与事件、思维与表达、认知与行动等诸多矛盾。在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自然法学与分析法学、实证主义与现实主义、分析哲学与经验哲学的碰撞中,法律已经由文本所体现的规范层面转向法律施行的实践层面,法律推理已经由"逻辑独白"位移到"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8.
法律逻辑作为法律实践中极其重要的法学方法论,我国的理论与实务界对其定位与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争论。回顾了西方近现代法哲学界对法律与逻辑关系的探讨,这些探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法哲学界所兴起的法律论证理论,为中国法律逻辑的定位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维度,中国的法律逻辑应定位为法律论证的逻辑;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逻辑学界所兴起的非形式逻辑思想,为中国法律逻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谷芳卿  周敏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140-143
我国近期揭露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表明,传统法人犯罪控制策略面临风险社会的严峻挑战:一是对"重刑主义"刑罚观的挑战,二是对法人犯罪中责任主体与责任分配原则的挑战。因此需要引导公众认同法律规范价值,加强行业监督与监管层级,划定法人责任与雇佣责任的范围,正视风险社会的结构品质,在风险社会的结构性困境中完善归责体系,以期取得法人良性发展与社会安全的双重收益。  相似文献   

10.
真性模态和道义模态之间存在着类似和区别,在此基础上给出冯·赖特道义逻辑的经典系统,说明经典道义逻辑在向标准道义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深刻阐述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关系的变化条件和发展逻辑的过程中,马克思集中、彻底地运用了历史辩证法。在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视阈中,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天然统一——完全分离——重新统一"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其中,作为逻辑中项的"完全分离"阶段,又内嵌着劳动所有权"全部丧失(奴隶)——部分获得(农奴)——全部丧失(工人)"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挖掘和阐发马克思历史辩证法视阈中的劳动主体与劳动所有权关系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如何进一步尊重劳动、重视劳动者的劳动所有权等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法律逻辑学科在最近三十多年中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着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学与用相脱节的问题。法律逻辑属于交叉学科,也属于应用学科,其知识体系中包含的形式逻辑发挥着"固法"的价值,实质逻辑发挥着"活法"的价值,二者相辅相成。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站在法治建设的高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必须保证法律逻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兼顾形式逻辑与实质逻辑,同时,以锻炼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为主旨,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中缺乏智能决策的问题,综合考虑该领域内的业务数据特征,采用多种数据分析模型进行智能决策算法的研究.法计算学理论以法律关系的数据化智能驱动为核心,在作为法律研究与应用本体的法律关系与计算机科学领域内的数据特征属性之间建立联系,提出了"涵摄分类"概念,并对决策树、朴素贝叶斯等算法进行法律场景下的改进,建立了法律关系坐标系,实现法律关系分析的空间几何转化,最后提出了智能化的辅助决策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辅助决策与真实律师的办案策略与结果高度吻合,具有辅助律师决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莱布尼茨自然法三原则暗示了其法学思想与其哲学思想及其所处时代的联系。此外,莱布尼茨自然法体系三原则每一原则都成立,但作为一个体系却构成冲突。对此莱布尼茨尝试运用其"可能世界"理论背景下的道义逻辑对这一冲突进行解决。运用莱布尼茨法律思想,可以发现当代法学研究可能存在的一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体系中,出现了大量的企业等经营主体之间的团体。但法律对企业等经营主体之间组织的团体并无统一规定,人们根据企业等经营主体所组织团体的行业性和自律性,通常把这类团体称之为"行业团体"、"行业协会"、"同业公会"或者"自律组织"。实践中行业协会的角色定位模糊,规范混乱,行业协会在其发展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发生角色冲突。本文试对行业协会相关概念、规制主体适格问题及缺陷完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法律推理常处于一个由外部推理和内部推理织就的复杂网络中。法律推理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必须以法律事实为逻辑起点、以法律规范为准则、以法律价值为衡平,要求具备客观性、可预见性和一致性。法律事实认定、法律规范识别、法律价值论证是一个系统化的进程,价值原则始终作为主线贯串其中,不仅制约着推理体系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联,而且事关法律方法的活力与法治技术的发展。法律推理体系重心应定位于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对法律规范的选择以及在合法性与合理性张力下对法律价值的追寻。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理论研究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还原到社会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属性特征和他们赖以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才能把握住主体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人性是统一的,人性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人性的体现,法律只是从规范社会行为的角度对人性进行制度设计上的彰示,法律与人性统一的基础在于人的需要。"法律人性化"的呼声是对法律体现人性这一客观判断的强调和重申。  相似文献   

19.
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也是公认的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的始祖.他创造性地研究了关于逻辑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其中,关于"真"的理论在他的逻辑哲学中具有核心地位.弗雷格认为,逻辑研究真,逻辑是关于实真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他的逻辑观是紧紧围绕他的"真"之理论展开的,"真"之理论是弗雷格逻辑观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0.
宪法规范是宪法学基本范畴之一.目前学术界对宪法规范诸多理论问题尚存争议.宪法规范是存在于宪法体系之中的一种法律规则;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有两种;一种结构由行为主体、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构成,另一种结构由行为主体、行为模式构成;宪法规范不仅具有根本性、原则性、纲领性,而且具有制裁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