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光晕"概念,是由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之一本雅明提出的,用以说明传统艺术最根本的审美特性。文章运用本雅明的"光晕"概念,从两个方面探讨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学作品。第一,从文学作品本体角度来看,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光晕";第二,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机械复制时代,人们对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光晕"般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是作家在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的表现。但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生活才是对文学起最终决定意义的核心因素,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依赖生活才产生的。伍尔夫曾在《奥兰多》中说:"一个作家的灵魂的每一个秘密,他生命中的每一次体验,他精神的每一种品质,都赫然大写在他的著作中。"通过伍尔夫的作品去理解她和她作品中的女性,能够体验意识流小说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3.
身体的病残在为作家带来身心痛苦与孤独的同时,曼重要的是使作家同生存、生活和生命所展现的时空关系发生了变化,从而借助其职业的敏感性体验,将这种情感变化表达出来,以缓解作家的消极情感,进入健康的生活世界.病残作家表现在其作品中的.是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真实展现和对于疾病、孤独和死亡等人生问题的形而上的思考.就其作品的价值来说,在不断丰富文学对病残这一题材的感性书写,使文学作品具有思想史的意义的同时,也提供了人类社会对于病残状态行为真相的珍贵精神样本.  相似文献   

4.
人是心理与生理的统一体,这决定了审美体验的二维性,即审美体验是由生理性体验和精神性体验组成的二维结构。但这里的生理性体验包含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五种感官所产生的体验,而不仅仅是西方美学史上传统的视觉和听觉两种。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是有感而发,表现形式由作者自身的经历、个性、爱好、文采、特长所决定,所以表现手法也因人而异,多种各样,这样,就使文学园地异彩纷呈,奇葩怒放,增添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纵观初中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有儿种特殊表现手法用得巧妙,恰到好处,对培养学生的素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提倡个性教育和个性发展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是由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时代精神的要求。发展个性教育能提升人的自主性,发挥人的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但必须把个性发展与个性绝对自由区别开来,处理好个性化与社会化、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生存体验,个性体验和性别体验三个方面论述了李清照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贯穿着作者的一生,它象血液一样渗透在作者创作的字里行间,是作者家世,经历,气质,性情等其同塑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文中通过对风景画中个性体验因素的阐释,说明了无时不在的个性体验因素对风景创作的重要性。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好个性化语言对共性的生活进行创作,得出我们在研究绘画语言的同时还要重视个性体验这种发自我们心灵的体验。通过和虚假的“个性”进行对比,得出只有在作品中呈现我们真实的个性体验因素,才能使我们最终画好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画。  相似文献   

9.
本文由政治的外在要求深入到作家创作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层面探讨一体化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原因.缘之于中国传统文化主宰脉系的儒家思想约束个体而崇拜圣道所形成的艺术思维特征,作为民族的文化心理积淀,在建国之初政治意识强化的时代特有环境下,归属到了服务政治的文学观念上,转化为一种极富时代特征的政治文学的价值观念.它所形成的作家众心归一的创作凝聚力,使主流文学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较为坚实的一体化发展基础.具体分析诗歌、戏剧、散文和小说创作还可以得知,传统文化精神对创作的一体化的自觉维护意识,还表现于思维模式的群体性特征上.它在作家的人生选择时直接与具体政治层面的功利意识连在一起,从不同向度上促进和强固着当代文学创作的一体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曾月娥 《奇闻怪事》2007,(10):24-24
一直以来。人们总把更多的关注给予了那些优秀的出众的孩子,其实,普通的孩子也需要关注,即使最最普通的孩子,他的生命体验也是值得在意与尊重的。对一个年幼的孩子而言,被关爱、被需要,有期待、有成功等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他们个性的良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使表现平平的孩子建立自信心,也能获得成功与奖赏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作家王统照的个性气质,主要由五种要素按照一定配伍方式构建而成.其中,双亲的遗传基因即所谓家族烙印,个体的情感活动特别是婚恋遭际,对诗的敏感与酷爱即所谓诗人气质,是举足轻重的.这些要素,在时代影响下,外化为其作品的氛围,内化为其人品的精魂,结晶为风格,升华为气质与个性,形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种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身份焦虑”这种生命体验形式作为切入口来探究元代作家的精神世界,并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及其文学作品来阐释他们对“诗意的栖居”的追求,进而指出他们的创作形成原因。这对深入了解元代思想、精神与文学的变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积极个性、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人。因此德育必须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德育的过程又是不断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体验是变化的催化剂。本文从主体体验的角度阐述了德育的过程。使德育成为受教育者主体个性形成、精神培养、品德塑造、人格提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作家们总是尽可能地大量运用各种陌生化手法。俄国形式主义认为,陌生化手法的运用是增强作品文学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一般而言,按照语言的语音层面及语法结构单位层面的不同,陌生化手法可以大致归为四类:语音层面的陌生化手法、词汇层面的陌生化手法、句法层面的陌生化手法以及篇章层面的陌生化手法。本文即从这四个层面一一展开陌生化手法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大致体现,以示其在文学作品的结构形成与意义表达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路翎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鲁迅等先驱们从进化和时代要求的意义上呼唤个性的自由、解放,路翎则试图从生命的原始本能上寻找动因,这就是渗透在路翎作品中的那种独特的原始强力精神。但路翎深刻地认识到:原始强力精神不过是人们要求个性解放的一种生命的诉求。这种野性的奔突并不能帮助人类实现个性的自由、解放。人类要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解放,需要从理性和智慧中开辟出可行的路。这也是路翎作品提供给我们的可贵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体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创伤性体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和意义是相当深远的。墨白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都是在痛苦和磨难中度过的。这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创伤性体验决定了墨白的小说主题——书写底层或来自于底层的人们的苦难和卑微;创伤性体验决定了墨白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城乡的二元对立;创伤性体验决定了墨白的小说情调——忧伤和苦涩。  相似文献   

17.
陈巍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2):154-155
这里所说的鉴赏,主要指文学鉴赏,即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鉴赏主体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生活感受、知识积累和文学修养,发掘、领悟文学作品的内在意韵和艺术表现,在对作品的感知中获得美的享受。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培养审美能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并能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诗歌鉴赏既具有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同时,由诗的本质所决定,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下面,笔者针对诗歌的特性谈谈诗歌鉴赏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 ,文学本身就含有人性启蒙的作用 ,这为我们研究文学存在和个性存在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中国传统文学正是以自己的价值方式参与了个性价值的原始建构。中国传统文学的价值特征是一种情感精神 ,它建立在文学的抒情功能基础上 ,从个体身上找到了“情感”这一特征作基点 ,并将其从自然属性中分离出来升华为一种精神或哲学 ,由多层次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 ,最终演进成具有理性品格的现代个性精神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作家的精神核体是政治激情与艺术追求的融合体。当代中国作家一方面从一开始就或自主或被动地接受到来自政治层面的规约,另一方面新政权的浪漫构想也实实在在地鼓舞了部分作家。时代要求作家作出政治选择,但作家作为有着独立精神向往的个体又时时得听从艺术的召唤。于是,回旋在艺术和意识形态之间便成为20世纪50...  相似文献   

20.
论篮球艺术魅力及体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篮球艺术是运动员将智慧、才华、体能和技巧融为一体的艺术,它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美;篮球魅力体现在比赛的胜负难测,赛场上运动员的整体精神与气质美,球星的个性魅力等方面;球星与球迷的悲喜体验、球迷的归属感等,都包含着人类最丰富、最深刻的体验.篮球体验中这种磅貂礴、恢弘的精神气势,不断强化着人类的进取精神,推动着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