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涛 《科技资讯》2014,(29):213-213
目的为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护理礼仪课程后对护理礼仪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法,对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五年一贯制在校护生学习护理礼仪前后对礼仪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护理礼仪课程后礼仪知识有明显提升。96.5%高职护生认为对于护理工作礼仪的实际运用还需进一步得到强化训练。结论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护理礼仪课程对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吕颖  姚启萍 《科技信息》2008,(32):287-287
为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树立“白衣天使”良好形象,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审美修养和整体素质,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及尊重,卫生高职院校应当把护理美学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有利于护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向宇  黄敏  张苹蓉  江桃桃  肖静  胡丹 《科技资讯》2014,(35):184-184
探讨高职护理礼仪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实践教学中充分渗透"临床现代护士职业形象"的最佳途径。先以培训形式在校内师生中普及临床现代护士职业形象,初步融入医院文化,再正式将临床现代护士职业形象渗透融入到课程实践教学中。改革后的护士礼仪培训和教学,提高了护生的职业修养,护生的职业意识普遍增强,指导教师受邀到仙桃及周边地区各医院进行护士礼仪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将临床现代护士职业形象融入高职护理礼仪课实践教学的实践,成功地完成了高职护理礼仪课程改革,可帮助护生及早建立职业认同感,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丁浩敏 《科技信息》2011,(5):273-273,274
目的:调查高职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情况,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方法:随机抽取165名五年制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护生掌握社区护理知识欠完整或系统。结论:深化社区护理教学改革,加强完整的社区护理知识教育,强化操作技能训练.培养高职护生尽快适应或胜任医院、社区等不同岗位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欢  杨杰 《科技资讯》2014,(6):187+189-187,189
职业素养包括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当代护生的基本素质与社会高层次护理人才需求的差距日益明显,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加强对高职护生在校期间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护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学校、学生和实习单位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相似文献   

6.
高素质的护理教育呼唤一支高素质的护理师资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对护理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多,各个学校护理专业也在不断扩招,这样不可避免带来的影响是,护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和素质的不断下降,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护理教育工作者首先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生。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加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案。首先提高护理师资的业务水平;提高教育研究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最后护理师资应具备合理的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7.
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护理整体工作水平。在护理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实验教学管理,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建立新型实验考核体系,不断提高护生的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费鸿 《科技咨询导报》2014,(10):225-225
通过实习前开展临床仿真综合实训,提高护生临床护理能力,使他们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方法随机抽取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60名,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进行实习前的临床仿真综合实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项训练,训练后采用实训考核和问卷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在临床护理的分析、观察、处理问题的能力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习前开展临床仿真实训能有效的提高护生临床护理能力,达到学校与临床有效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郑悦 《科技信息》2010,(12):I0212-I0213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护理濒死病人及对死亡的态度,帮助护生树立科学的生死观。方法:从我院在校护生中采用自编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311名护生对死亡态度认识较科学,但面对死亡,大部分护生感到恐惧害怕。大部分在校护生对护理濒死病人已经有较好的接受意识,但一年级护生比二年级护生对护理濒死病人的态度明显感到害怕和恐惧(p﹤0.05)。81.7%的护生渴望多了解死亡知识,二年级护生对死亡教育的需求比一年级护生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校的医学教育,护生大多数已经持有自然接受死亡的意识,但仍对死亡感到恐惧。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死亡态度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生护理濒临死亡或死亡患者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这一理念对临床护理工作和中职护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护生的日常思想、行为规范教育中融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注重加强护生"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培养其塑造职业形象;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优质护理理念,加强基础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患沟通能力,使护生能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临床输送能"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优质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1.
护理技术操作是医院诊疗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护生所必须要深入了解和牢固掌握的重要技能.而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基础护理实验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会对护生将来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优劣产生关键性的影响.鉴于此,该文就分析了我校中职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要从提高护生职业修养、改革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程序、强化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等几个方面强化对我校中职护生能力培养,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护生职业风险意识现状,为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问卷调查法对652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专项调查。结果部分护生对护理工作中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是了解的,但也有部分不太清楚;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各种职业风险中锐器损伤率达67.8%、药物损伤发生率为20.7%;实习护生希望获得降低职业风险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和应加强职业风险教育。结论卫生类高职校作为培养临床护理人员的摇篮,要为护生提供更为科学、全面、实用的护理职业教育,切实提高护生预防职业风险和自我保护意识,使护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也能保证自身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和操作护理技能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实习期间,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质使护生常处于高危暴露情境之中,需要接触高危暴露器械或物品以及进行高危暴露操作,易发生职业暴露。本文分析了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原因,阐述了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以期减少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维护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防范差错事故,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方法对护理临床教学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和实习护生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分析护生临床实习中护理差错常见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临床带教老师、护生法律意识淡薄是引起差错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只有加强临床带教老师和护生的管理,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才能降低实习中差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刘鸿慧  孙晓慧  王丹 《科技信息》2010,(17):14-14,410
为了推进高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改革、提高护生的就业能力,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调查用人单位和患者对护士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在分析了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高职护生人文教育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找出本科护生在临床中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促使本科护生快速适应环境,提高自身技术水平。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查找与本科护生临床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通过此次对于实习护生临床的常见问题,指出相关问题及提出有用的对策,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生的工作,提高本科护生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刘丹 《中国西部科技》2011,(30):84-85,81
目的:了解男护生工作现状及其对自身专业的认识和态度,调查男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择业观念及其心理,分析研究可能促进国内男护发展的因素;对象:四川省人民医院,2007级29名实习中的本专科男护生;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方法获取数据和资料;结果:72%的男护生不喜欢护理,42%的男护生后悔选择护理,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转行。  相似文献   

18.
临床实习是护生确立人生信念,学习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规范行为,强化心理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护理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护生的临床实习,认清时代特征,确立具有时代性和动态性的护生社会化目标.以往的带教方式已不能适应社区护理教育的发展,本文对目前护生社区护理实习的带教若干问题探讨,以更好的指导护生社区护理实习的带教,提高社区护理实习的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临床思维能力是护理工作的核心能力之一,锻炼与提升临床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实习及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护理教学过程中加强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能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外科护理学》专任教师,大力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护升的临床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从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改革考核机制、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为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注入动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一、二、三、四年级的1129名本科护生中,分别抽取一定数量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护生从事老年护理意愿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434名护生中有320名(73.7%)愿意毕业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护生的性别、护生所在年级、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是否想要学习老年护理技能、有无照顾过或者被老年人照顾的经历、和老年人关系如何是影响本科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主要因素(P0.05)。本科护生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有:想给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和老年人相处比较融洽、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比较稀缺。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有:工作较辛苦、老年人难沟通、工资待遇较低、工作无挑战性,没有发展空间。结论建议加强本科护生对老年护理技能知识的学习,转变本科护生对护理学专业的态度,才能提高其老年护理就业意愿,有照顾过或者被老年人照顾的经历、和老年人关系好的护生是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潜在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