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面子及对面子的需求在中西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通过对《围城》文本的分析,可以检验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理论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与理论解释力,从而阐释中国文化中面子的特殊含义与礼貌表现。  相似文献   

2.
田华 《科技信息》2009,(24):I0128-I0128
本文探讨了跨文化视角下“面子”的定义、分类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因素并指出由于英汉两种文化的不同,在面子问题上存在一些语用差异,提出了一些维护面子的言语策略,以便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面子体系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面子和人的自尊和自信密切相关,因此在交际中人们非常关注自己的面子。本文主要探讨面子对中国男性语言的影响——面子影响男性的选词、句法模式及语言风格。男性之所以爱面子并形成符合自己身份的语言风格,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4.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它一直都对《三国演义》的艺术创作产生重要影响;而深受道教影响的《三国演义》,全书也都弥漫着浓厚的神秘色彩。这些影响既广泛表现在小说中重要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描写上,又涵括了文学创作与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5.
文化心理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取向,它不仅对人的行为方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科学研究作为当今社会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必然要受到文化心理的影响。本文从中国文化心理较为典型的中庸思想、面子观和身份观三个主要方面论述文化心理对我国科学研究发展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面子是社会认知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印象,是交际事件中交际参与者相互给予并相互协同的公共意象。本文从跨性别文化交际的角度讨论了引起面子冲突的原因及如何避免面子冲突,提出不同性别的交际规则、交际风格与策略乃至价值观等是引起面子冲突的原因;了解不同性别文化群体的交际规则,摆脱心理定势对跨性别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以及消除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是避免跨性别文化交际的面子冲突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谈中华耻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羞耻感或者“面子”在中国人际关系中普遍性的影响,探析了羞耻感在中华文化中的内在价值体系,并对中美文化羞耻感做出简略的跨文化比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织在冲突与交融中形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的独特特点。本文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数千年的政治实践过程中,儒家伦理思想表现出的是一种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的重构中,儒家伦理的修身思想、礼法思想、民本思想等,对公务员的自身修养,行政理念、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格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在分析健康人格对人的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作为一种校园文化所具备的独特文化特征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所展现出的功能与积极影响,并提出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对塑造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企业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企业领导的大力倡导、身体力行,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塑造而成的。  相似文献   

12.
甘地虽然是印度的圣人,但电影中的甘地基本上是按照西方的原则塑造出来的,这不仅仅是因为甘地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包括他在英国所受的教育,特别是受到基督教与托尔斯泰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电影中他所坚守的基本原则乃是按照西方圣人原则塑造出来的。电影中孔子的形象更多地是体现出今日对孔子的理解,同样也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至今不变的基因。分析二者的异同对思考中西文化的差异,特别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如怎样评价目前流行的红色经典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3.
肖佳 《科技信息》2013,(23):132-132,134
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的出版,促进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事业,并为《红楼梦》英译研究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本文通过分析霍克斯对《红楼梦》的翻译,发现翻译有一种"文化构建"的重要功能,翻译一经产生会对目标语或译入语文化的演进产生巨大影响。翻译不仅塑造了原作在读者心中的形象,而且是传递文化信息的媒介,是文学更新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面子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源于中国却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各个国家的面子都有其特色.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中西方面子定义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差异.从综述中西方主要的面子定义着手,分析了中西方面子观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王友强 《科技信息》2011,(10):I0139-I0141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人。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民品格:对社会的入世求实精神与轻视对自然的探索研求、轻视科学技术杂糅并存,崇尚德操气节与德力分离、德智分离、义利分离及泛伦理主义杂糅并存,讲究中和、礼仪、和平与折中、均衡、面子杂糅并存,豁达乐观、知足常乐与安贫乐道、不思进取杂糅并存,刻苦耐劳、自强不息与盲目性、缺乏科学性杂糅并存。但其主流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崇尚德操、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国民品格。  相似文献   

16.
“面子”在中国“礼”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的人类交往中没有不要面子的交际。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对“面子”的理解不同。本文试着对比分析了中国“礼”文化制约下的面子和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西方的面子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周新娟 《科技信息》2009,(10):122-122
道家文化传承千年,对中国文化及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当代大学生的品德心理教育所出现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借助道家文化,影响和塑造新一代的大学生,不断完善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老舍抗战时期的喜剧呈现出政治讽刺与文化批判相交织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深厚而丰富的文化意蕴日益显示出巨大的魅力。三幕喜剧《面子问题》就是其中历史文化意蕴最为丰厚的一部,它对“面子问题”这一“中国精神的纲领”进行了深刻的解剖,从而成为老舍的喜剧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喜剧史上一部耐人寻味、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佳作。  相似文献   

19.
列举了公务员自控缺失的现象,分析了公务员自控缺失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培育公务员自控力的措施:加强人本管理,促进人本行政文化的构建;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公务员自身的免疫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公务员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矫正。  相似文献   

20.
人文精神一直以来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广为关注的重要命题。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新价值、新规范、新道德的构建尚不如人意,人文精神建设出现缺失与滑坡,导致一定程度的人的异化,物化。大学是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先进文化的前沿,其目标是培养和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中国的今天,亟待大力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构建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