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为初期支护和永久支护的参数提供依据,预测预报围岩变化,在施工中通过监控量测把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可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
侯文明  金鹏涛 《科技信息》2007,(17):90-90,98
隧道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良地质情况,所以施工测量与监控在隧道施工中起着举足轻重轻重的作用,特别在复杂的地形下量测的监控要求必须建立准确的预测模型和分析方法。根据围岩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及量测目的编制量测计划,获得数据后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的结果及时反馈,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管理来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3.
李戈平 《甘肃科技》2006,22(10):179-181
针对隧道新奥法量测中的隧道收敛位移量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同时从量测仪器选测、收敛计正确操作、监控断面设置、规范的量测频度、数据处理和应用等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最后阐明了它的目的和对隧道设计与施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隧道工程大部分采用新奥法施工,该施工方法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现场监控量测,并利用量测结果及时补充设计和指导施工.针对贵阳市油小线图云关隧道的工程特点及围岩地质条件,结合己有的工程监控经验,提出了合理的监控量测及信息化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5.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隧道采用信息化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随着新奥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和发展,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监控量测工作也越来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文章根据淮南洞山隧道建设中的监控量测工作,对典型地段的监控量测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说明,通过信息的及时准确反馈,在施工单位的积极配合下,顺利通过了洞口浅埋地段.  相似文献   

6.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是确保施工安全、指导施工、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量测工作是监视设计、施工是否正确的眼睛,它始终伴随着施工的全过程,是新奥法构筑隧道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就监控量测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作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监控量测技术在乔庄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可预测预报围岩变化,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对济邵高速公路乔庄隧道的拱项下沉、水平收敛、地表沉降、喷层应力、钢拱架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与否的参数进行跟踪量测.量测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30d左右,围岩基本上趋于稳定,应按照规范要求及时施作二次衬砌:隧道洞口的地表基本没有沉降,说明浅埋段采用管棚注浆技术是适宜的.通过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及时的指导施工和修改设计,成功避免了施工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对隧道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隧道监控量测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通过量测施工中隧道围岩变形与支护受力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及时反馈指导施工。本文以某隧道为例,通过对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量测数据的处理、回归建模,评价和预测隧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三大要素之一.通过对云桂铁路董弄隧道拱顶沉降和周边位移进行观察量测,借助回归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对围岩的稳定情况进行评价和预测,以便及时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施工技术是隧道顺利通过断层及破碎带的重要保证,以杜家山隧道信息化施工为例,采用现场高精度的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及时掌握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况,反馈到隧道开挖支护的设计及施工中去,为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调整和修改设计支护参数提供技术支撑,保证了杜家山隧道的顺利贯通,为以后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杨奎 《科技信息》2012,(12):133-134
采用常规接触式位移量测方法难以满足大断面分台阶开挖隧道净空位移监测要求,其关键问题是对上述工法的施工环境无法做到及时量测以获取开挖初期的位移,尤其无法对重要的拱脚下沉做到及时量测。研究和探索在现有隧道施工条件下,运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方法在规定精度内对隧道围岩变形进行非接触监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黄土隧道施工中,进洞前要做好长管棚施工和防排水工程工作,洞内施工做好围岩量测工作,并坚持"短进尺,快循环、快封闭、严格工艺、严格标准、严格管理,及时支护、及时量测、及时反馈、及时二次衬砌"的原则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黄土隧道施工的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渠巨华 《甘肃科技》2006,22(2):121-123
黄土隧道围岩应力和变形具有多变的特点,采取量测手段,跟踪掌握围岩应力和变形,及时调整支护参数,是黄土隧道施工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隧道施工和监控量测工作要放在首要位置,准确掌握围岩沉降、收敛规律以及支护压力,便于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同时也为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提供了准确的信息依据。本文介绍了黄土隧道施工监测的目的和常用的监测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监测和信息化施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隧道施工中的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是在施工过程中优化设计、调整施工方案,指导施工的依据。经过对现场监控量测的数据分析和超前地质预报的资料,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达到安全、经济.快速施工的目的。同时,因隧道施工中地质的多变性,不良地质的施工一直是隧道施工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白雪燕 《甘肃科技》2011,27(20):157-159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大规模进行以及新奥法在隧道工程的应用及发展,监控量测作为新奥法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托兰渝线下阿阳隧道施工中的监控量测项目,简单分析了典型地段隧道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和地表沉降的量测数据,通过信息的及时、准确反馈,保证了该隧道进口掘进施工安全、平稳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基于梅花山隧道新奥法施工实际,对该隧道监控量测方案进行了设计,结合隧道围岩变形典型代表性断面监测数据,进行数学回归分析;采用速率和累计位移双重控制标准探讨了梅花山隧道围岩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机,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以葡萄山隧道高地应力大变形段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围岩及支护结构发生的变异,见象及变异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对策并得到有效的应用,确保了隧道安全、经济及快速施工。结果表明:对高地应力及大变形隧道施工,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和综合地质预报信息相结合,准确了解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引用动态施工和设计的理念,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设计参数,对保障隧道工程安全和优化施工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及运营,及时掌握隧道变形情况尤为重要.针对传统隧道监控量测方法中存在的测量效率低、精度有限以及需布置监控量测点等问题,引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隧道全断面三维数据,通过色谱分析法对整体变形进行定性分析,更加直观、自动化地获取各部位变形情况,同时自动处理算法对重点区域进行平面特征拟合获取其形心坐标,通过分析形心位置变化情况定量获取隧道内部变形情况,且变形量测精度达到相关规程要求,同时通过与隧道设计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模型的对比,快速检测施工质量及偏差,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存伟 《科技资讯》2024,(2):139-141
为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充分发挥监控量测在指导隧道现场施工、为动态设计提供参考等方面的作用,蒙华公司对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及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通过蒙华铁路隧道监控量测的现场监理工作实践,对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监测准备工作、监测断面和监测点的布设、数据监测、监测值的管理、监测等级管理、预警信息处置及关闭等方面的监理工作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介绍了在监控量测实施过程中,监理单位应该采取的监控手段及监理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徐晓刚 《科技资讯》2007,(14):232-233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设计和施工的核心。本文介绍监控量测对新奥法水工隧洞施工的指导意义以及对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