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谥忠敏。一一四○年(宋高宗绍兴十年)五月十一日卯时,出生在南宋与金对峙的山东济南四风闸;一二○七年(宋宁宗开禧三年)九月十日死于江西铅山县期思渡,终年六十八岁。葬于铅山县南十五里七都虎头门彭家湾之阳原山。他是我国南宋时期一个奋发激昂,始终一节,极其坚定的抗金志士和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曾三次在江西做官,后因谏官王蔺、崔敦诗等的弹劾,宋廷剥夺了他的一切官职。从此,他退居江西上饶、铅山,他从四十二岁起直至临终的二十多年间是在江西上饶和铅山的田园山水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2.
词人辛弃疾,是一位奋发激昂、始终一节的爱国志士,可是仕途坎坷,屡进屡退,长期投闲置散,志不得伸。他自孝宗淳熙九年(公元1182)到光宗绍熙三年(1192)因遭弹劾第一次罢官退居上饶带湖整整十年,自绍熙五年(1194)秋到宁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复因落职第二次回到带湖,旋徒居铅山期思,又长达九年,如果连同从开  相似文献   

3.
辛弃疾在南渡后择居于上饶,主要原因在于:上饶地形与便利的交通条件;南迁的大族与朝廷赋闲的士大夫集聚上饶,因而文化处于繁荣时期;上饶当时是一个正在建设的新兴城市;上饶有美丽的山水与纯朴的民风民俗。这一切也是辛弃疾成为伟大词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西昌学院花志红曾作《辛弃疾与"上饶二泉"交游简述》,以辛弃疾与"二泉"的诗词创作为依据,对辛弃疾与"上饶二泉"(赵蕃、韩淲)的关系渊源、交游基础、交游情形进行了简略考述。本文依托方志,试还原宋时辛赵二人交游路线,对辛弃疾与赵蕃二人的交游基础予以增补。  相似文献   

5.
菱湖和辜墩宗谱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辛弃疾后裔编撰的谱牒。辛弃疾手撰的《济南辛氏宗图》又名《陇西派下济南之图》,辛弃疾在铅山后裔编撰的《铅山期思辛氏宗谱》又称《济南派下期思之图》都是菱湖和辜墩辛氏宗谱的组成部分,没有单独出版发行,其中一些资料对我们了解辛弃疾家世后裔有所填补更正。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中国词学研究会、上饶师范学院联合发起的纪念辛弃疾诞辰870周年"辛弃疾与词学"国际学术论坛,于2010年10月在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成功举行。与会代表对辛弃疾的思想、政绩、辛氏家谱、辛稼轩笺注、稼轩交游区域以及交友群体,词与音乐的关系以及辛词与词学的应用型研究都做了深入的探讨。关于辛稼轩研究的文献资料、对辛稼轩的传播和接受研究,以及词体盛衰的研究,是本次论坛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稼轩”是辛弃疾的别号。他取这个别号与上饶有关。1181年被弹劾前,他宦游上饶带湖,为其秀丽景色所吸引。曾在《水调歌头·盟鸥》中写道:“带湖吾甚爱”。带湖,位于上饶城北一里许,湖水清澈若“千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持续热点。2003年在江西上饶召开的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结合近20年辛弃疾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论争,同时拓展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并形成了三大热点:(一)“苏、辛词派”是否存在?(二)“稼轩体”、“稼轩风”的诠释以及辛词风格如何定性?(三)辛词接受美学。这三大热点也代表了学界对辛弃疾的最新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9.
位于江西省东北的婺源县灵岩洞溶洞群,由三十六个洞组成,集中分布在通源村方圆两公里半的区域内。这里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下有水、水水相接,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岩溶地貌的代表。早在晚唐时期,这里就已开发,至北宋已成为著名游览胜地之一。一千多年来,它以“怪石、异水、奇穴”吸引着无数游人。后来因达官贵人到灵岩古洞寻欢作乐无度,当地民众为避免子孙遭受民役之苦,便垒石把许多景致绮丽的溶洞封死,不传后代,致使名噪一时的胜地近百年来销声匿迹。 1982年,婺源县对资源普查,重新把埋藏于地下的瑰宝挖掘出来。几年来,上饶行署与省林业厅合作,在通源村一带探测、规  相似文献   

10.
“因素分析”的计算程序赵仑徐民(上饶师专物理系,上饶,334001)陶三元王清水(上饶市二中,上饶,334001)(上饶市一中,上饶,334000)在《用“因素分析”探讨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因素》(上饶师专学报1995年第5期)一文中,当时因篇幅所限...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是宋代词人中最为特殊的一位,观其身世,前半生戎马为政,后半生闲适隐居,断崖式的生活经历,使辛弃疾的词作拥有不同的风格。上饶时期作为其词作创作的高峰时期,研究这个时期的辛词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时期的辛词思想复杂,意象众多,辛词并非只有豪放一种风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提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研究和发掘广泛开展,对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拨乱反正以来,江西、山东、福建、海南先后举办了十次辛弃疾学术研讨会。2007年10月,由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和铅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是又一次盛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近70人,会议收到论文54篇,学者们听取了报告,研讨了学术,交流了成果,考察了古迹,祭奠了先贤,畅叙了友情,都有较大的收获,从四个方面推进了辛弃疾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旅游是彰显文化的平台,文化是旅游之魂。上饶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尤以红色、古色、名人文化旅游资源最具代表。上饶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改变重景区,轻城区的思路,重点打造明清江南五大手工业中心之一铅山河口古街,使之成为上饶人文的重要载体,利用朱熹这一文化名人,唱响理学之乡的文化品牌,建设好上饶市博物馆,评选出"上饶三宝",搭上世界遗产三清山、龟峰这一快车,让上饶的人文资源与奇山丽水相结合,使上饶城区成为两个世界遗产的中转站和食住的首选地,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4.
邵力驰 《甘肃科技》2007,23(1):169-171,151
大岩洞特大桥是溪落渡辅助道路跨越清水河的特大桥、文章对该桥设计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
似溪蜉属potamanthodes各地报道不多。北美无此属,在东南亚也未见报道,1892年英国人Eaton,报道了台湾似溪蜉potamanthodes formosus新种~[1、4、5]分布在我国台湾、浙江、广东、云南等省和日本、印尼等地。1930年作者之一报道了分布在江西上饶、丰城、景钲,饶州和1934年在广西姚山等地的广西似溪蜉potamanthodes kwangsiensis新种。~(2)  相似文献   

16.
张文斌是近年活跃在中国当代诗坛的宁波有代表性的青年诗人。《月渡宫墙》是诗人近期出版的一部重要作品,其是第一部以现代诗的形式对中国古代历朝皇帝进行较为完整系统的梳理和圈点的作品,其中所显示出的求奇路径、研阅志趣和探索精神已超出作品自身。《月渡宫墙》够得上是一部奇书,集中了诸多出奇的元素,有奇响、有奇构、有奇招、有奇识、有奇气等等。  相似文献   

17.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是上饶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刊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领域的学术论文。本刊开设"方志敏与赣东北苏区研究""辛弃疾与词学研究""朱熹与理学研究"’‘鹅湖论坛"等特色栏目。.欢迎校内外作者投稿’特别欢迎为本刊特色栏目惠赐佳作。对于投寄本刊的稿件’本编辑部特作如下说明。一、根据《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修  相似文献   

18.
城口地区是我国锰矿资源重要产出基地之一。以城口地区大渡溪锰矿为研究对象,详细叙述了大渡溪锰矿床地质特征(包括赋矿层位、矿体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石成分以及矿体围岩组成等)。结合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的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为原生沉积、碳酸盐还原和生物作用三者结合的产物,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成矿模式,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辛弃疾与上饶带湖的结缘,也是他与一位伟大词人的结缘。据此,本文详尽研究了带湖的位置,带湖的建筑,带湖的风景和词人带湖的生活特征,客观上对词人在这10年的创作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20.
经教育部社科司同意,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于2006年1月至4月开展了第三届评优活动,5月18日,在苏州大学主办的“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诞生100周年暨苏州大学学报百年刊庆纪念大会”上,公布了评优结果。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这是我院学报继2002年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后,又一次获此殊荣。在本次评优活动中,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的“辛弃疾研究”专栏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许婴同志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编辑”,其论文《学术期刊网络化与编辑方式的变革》被评为“优秀编辑学论文一等奖”。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又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