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5 毫秒
1.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软基沉降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神经网络理论引入软基沉降预测领域.借助自控领域信号处理的思想,应用改进后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映射模式进行软基沉降的短期预测;软基沉降的长期预测实质上为基于神经网络的多维欧氏空间的曲面拟合问题,将地基压缩层从上到下分成若干段,每段的土性指标按段内各层土在段中的长度取加权平均作为系统的输入,将某个沉降模型的沉降曲线参数作为系统的输出,可以预测后期沉降曲线走势.实践表明,建立的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软基沉降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模型是可行的,只要有足够多的训练样本,长期预测可以达到比较精确的预测效果.表5,参9.  相似文献   

2.
结合宝钢滩涂圈围区域道路工程,采用Plaxis软件,考虑实际工况,模拟了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的施工过程,从数值模拟角度分析了大面积吹填软基的固结沉降特征。对比分析各类工后沉降预测模型,结合规范法推荐的沉降计算公式和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对土层相关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结果表明:吹填软基沉降主要发生于预压期,采用Asaoka法可获得较高精度的软基沉降值;反分析表明,因软土结构受扰动,勘察报告给出的压缩模量偏小、固结系数偏大,导致沉降理论计算值偏大和数值模拟结果呈现"前快后慢"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基于Biot固结理论,考虑土体侧向变形,空间渗流,对某路堤软基固结变形作平面应变,空间渗流情况下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了路堤填筑过程中软基的沉降变化、土层分层沉降以及侧向变形,并且预测了路堤填筑完毕后软基的工后性状,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沉降曲线拟合程度在前期较好,后期差异较大;淤泥质亚粘土层为主要变形土层;软基侧向变形呈现随深度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填筑完毕后开始收缩,并对纵向沉降速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软土地基沉降估算的准确性及工后沉降控制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参数的准确性.为了选取较合理的软基土参数,本文提出了大型平板载荷试验、静力触探、旁压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对各类典型地基土层设计参数选取的方法,通过反演分析法对载荷试验、静力触探、旁压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进行验证,提出了不同地质土层设计参数的选取试验,对软土地基沉降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强夯处理软基的工后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是否可有效减小软基工后沉降是衡量软基处理方法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从工后沉降的角度分析了强夯动力固结法处理深厚软基的有效性.实测结果表明:强夯可在淤泥层中产生较大的孔压增量,且影响深度较大.但强夯所致的孔压增量在瞬间产生,也在很短时间内消散.强夯前后软基的沉降速率相同,强夯对软基的固结沉降基本没有影响,处理后软基的工后沉降仍达360-800mm.在本文所述的工况条件下,强夯动力固结处理淤泥软土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津汕线大高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粉喷桩处理软基的施工实践,总结粉喷桩应用于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和其它软基处理方案对比,证明粉喷桩处理后的软基,克服了涵洞基础沉降、桥头跳车、路基沉降现象,并且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7.
粉喷桩是一种效果显著、应用广泛的软基处理方法,本文通过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昌黄连接线(昌黎外环一沿海公路)道路工程粉喷桩处理软基的施工实践,总结粉喷桩应用于软基处理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手段、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和其它软基处理方案对比,粉喷桩处理后的软基,克服了涵洞基础沉降,桥头跳车,路基沉降现象,并且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高速公路含结构物软基路段的差异沉降的问题,结合工程实际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等手段分析不同地基处理形式对差异沉降的影响,为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广州大学城市政组团五标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的施工实践,总结水泥搅拌桩应用于软基处理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手段,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和其它软基处理方案对比,水泥搅拌桩处理后的软基,克服了涵洞基础沉降,桥头跳车,路基沉降现象,并且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丁建功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0):33-34,39
道路软基处理尽可能早期进行,有充分的间隔时间使软基达到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本文介绍了软基处理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上海饱和含水软土地层及地铁隧道维修保养的实际工况,提出了革新劈裂注浆的土层微扰动注浆治理方法.利用夜间地铁停运的积累时间,采用适合上海运营地铁隧道实际条件的简易设备和施工操作方法,在地铁隧道内部治理运营隧道的不均匀沉降,选取适合的注浆工艺、材料、设备和参数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注浆设计、施工的过程及其效果.结果表明,所用方法能够减少注浆对地层的扰动,对地层沉降具有良好的补偿效果,可以较好地治理运营地铁隧道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土体微观结构演化建立其土体沉降计算模型是值得探索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研究首先从室内固结试验和三轴固结试验出发,研究不同荷载条件下软土微观结构变化与固结变形特征;并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微观结构参数,分析微观结构参数与荷载、变形和强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微观结构的软土沉降计算模型;最后,将这一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计算结果与监测值对比分析表明: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深厚软弱地层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土体的分层特征,假定槽壁破坏体为具有倾斜滑动面的三维楔形体,基于土体极限平衡原理推导了深厚软弱地层中地下连续墙槽壁的稳定安全系数表达式。提出以强度等效原理计算槽壁加固后复合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方法,进而推导了土体加固后槽壁的稳定安全系数表达式。引用算例验证了槽壁稳定安全系数的有效性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厚软弱地层中槽壁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软弱土层的槽壁失稳现象更容易出现在浅层部位,加固后槽壁失稳可能出现在深层部位。减小槽段施工长度、增加泥浆比重和液面高度、增大加固体厚度和强度、降低地面超载和地下水位等措施均有利于富水软弱地层中地下连续墙槽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工后沉降是软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据现场实测典型沉降-时间关系特性,基于Taylor展开原理提出软基沉降预测分析的幂多项式模型;通过相关公式推导获得参数求解方法,并对实测数据点数目的合理取值进行分析。结合广东省某高速公路软基现场监测结果,运用幂多项式模型对实测数据予以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幂多项式模型可充分利用观测样本求解参数,采用较低阶数即可获得较高精度,从而更准确地反映软基工后沉降特征。  相似文献   

15.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软基中PVD单元的构造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软基中塑料排水板的作用特点,提出了PVD单元的概念以及有限元格式、矩阵表达式,并将其结合到三维Biot固结有限元程序中.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计算例题,用PVD单元有限元法、常规有限元法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PVD单元有限元法能较好地模拟塑料排水板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地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Cheng  WenLong  Liu  Na  Li  Zhi  Zhong  Qi  Wang  AiMing  Zhang  ZhiMin  He  ZongBo 《科学通报(英文版)》2011,56(13):1407-1412
The correction of a thermal model for a thermally controlled satellite in ground test conditions is studied using a Monte Carlo hybrid algorithm.First,the global and local parameters are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sensitivity analyses on uncertain parameters,and then the model correction is treated as a parameter optimization problem to be solved with a hybrid algorithm.Finally,the correction of the thermal model is completed using a layered correction method.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 emissivities across the multi-layer insulation (MLI) and the emissivities of the thermal control coating are global parameters,while the contact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are local parameters.After correction,the deviations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test values were all within ± 3 ℃.The final results prove that the method in this study is superior to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rmal model correction.  相似文献   

17.
在软土地层中顶管施工所引起的地面沉降常常会造成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移动甚至破坏- 通过对土与顶管的受力及变形的分析,在施工前预测特定顶管工程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的幅度及其形态- 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显示,顶管施工时管节周围土的运动是三维的- 建立了处理上述三维问题的简便计算方法- 基于半解析元法将顶管施工中三维土运动问题转换成一维数值计算- 在轴向离散而在环向和径向取解析函数,建立了半解析单元的位移函数- 给出了包括位移函数、刚度矩阵和荷载矩阵在内的理论分析过程- 计算结果表明,半解析元法对于计算顶管施工中的地面沉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根据分析与计算结果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包括结构与土的相互作用而言,顶管管节相当于隧道的衬砌- 虽然顶管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的沉降槽也近似于误差曲线,由于土的粘塑性变形,地面沉降的幅度在施工过程中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18.
HEMP作用下近地有限长电缆外皮感应电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TL(传输线)法对HEMP作用下近地有限长电缆外皮感应电流进行了研究,计算了电缆长度、电缆架设高度、HEMP入射角、大地电参数和端接阻抗等取不同参数时的感应电流波形,得出了感应电流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近地面处一根暴露于HEMP环境中的几十米长电缆,其外皮感应电流峰值一般可达上千安培。还将部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FDTD(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用小波神经网络预测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最终沉降量与软土工程特性、应力历史、路基剖面形态以及地基处理方法等许多因素有关 ,根据这些因素计算最终沉降量是一个非线性建模问题。利用小波神经网络在非线性建模中的收敛迅速等优越性 ,提出利用小波神经网络预测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最终沉降量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收敛迅速 ,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优化了不同外电场下CH3F分子的基态稳定构型、电偶极矩和分子的总能量,并分析了CH3F分子从HOMO-2到LUMO+2轨道的能量变化,然后利用杂化CIS-DFT方法在同样的基组下计算了外电场下CH3F分子的前9个激发态的激发能、波长和振子强度,结果表明,在没有外电场的条件下,CH3F分子只有一个激发态不能够激发,从基态跃迁到第5激发态.在有外电场的作用下,总能量随外电场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偶极矩随外电场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其前线轨道的能量随外电场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另外,外电场对CH3F分子的激发波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