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在偌大的一个兰界,提起俞宏达,很多兰友可能会说没有见过、不大认识。但是如果提起春兰“神舟奇蝶”,很多赶过兰展的兰友就会马上伸出大拇指,然后告诉你:“我晓得,好花。”的确,好花!今年的丽江第六届兰博会上,她风头强劲,一举夺得了自进入西部后的首枚金奖。之后,他被川内一兰友以40万/苗的价格收藏于手,频频亮相于川内各大兰展,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在“2006年雅安、绵阳、乐山兰花联展”上,她力压群芳,夺得了特金奖的殊荣,为主人赢得了象征狗年吉祥的“小金狗”一只。当然,春兰“神舟奇蝶”也将会从此成为一朵名花载入兰花史册,而她的主人浙江舟山的俞宏达先生也是功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2.
“奇”的观念,源于人类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界的斗争,并因此而与神话结下不解之缘;神话以“奇”为美的艺术传统,逐渐形成小说美学传统。明代后期,提出了“奇”与“正”、“幻”与“真”的命题,从而赋予“奇”的观念以现实内容。世情小说把世俗世界引进艺术世界,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已完成由“神”向“人的过渡。小说以“奇”为美,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思想、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2005年盛夏时节,在巍山城东郊,有兰友开价300万元人民币,求购3株莲瓣兰叶花双艺的“大唐风羽”。此花曾荣获第十五届中国(乐山)兰花博览会特别金奖。但是通过不懈努力,好不容易培育出了一个“大凤”品牌的园主面对高价却未能割爱。据说,另一春剑优秀品牌“奥迪牡丹王”目前也是以100万/苗的高价在市场上成交,让得到它的兰友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4.
罗毅波 《大自然》2011,(1):8-12
2007年7月,我们研究组受云南兰友的委托对当时颇受争议的一个兰花品种——“大唐盛世”——是自然产生的变异品种(俗称“下山兰”或“下山草”)还是人工杂交培育的品种(俗称“科技兰”或“科技草”),利用分子手段进行了一次评估和鉴定。  相似文献   

5.
“云兰”牛奶跻身绿色食品。“云兰”酸牛奶、消毒牛奶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成为“绿色食品”家族中的一员。“云兰”成为苏州市唯一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乳品品牌。这是苏州市云兰奶业公司新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县城里,有一个由中国兰花学会理事、中国兰花协会理事、云南省兰协副秘书长、剑川兰协法人代表陈述新创建的“云南兰花示范园”。走进客厅,墙上竖幅悬挂着由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潘光华教授题写“剑湖菊、剑湖奇、剑阳蝶是兰花三剑客”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的“色空观”不能仅仅看成是一种思想、一种情绪,更不应仅仅用研究思想的方法研究之,它同时还应是审美的。以审美视界观照之,则“情”“空”既是结构性的,又是解构性的,它存在三个层次的意义,并实现着小说以假写真、借奇赋笔、真假互见、奇而不幻的艺术旨趣。  相似文献   

8.
屈原首次将客观实体--香草植物“兰蕙”视为审美对象,并升华为综合性审美意象--“君子”形象,创造了从未有的审美界,这就使兰(蕙)告别了春秋时代郑人所期望的巫-医功能及其后曾参赋予的外在教化功能。兰(蕙)意向的意义在于:首次以典型形象(物的人格化)进入学领域,并成为屈原作品阳刚之美(崇高)-耿介,雄奇,激越,华彩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只能是楚地自然生态与巫化心理营造的“芳”的产物,而不会产生于因“香”而看重黍稷丰熟以献祭的中原。战国末期社会生态变革,促成了呼唤人性,人道的理性思潮,兰(蕙)的人格化,正是屈原顺应历史潮流,高扬人的价值的理想主义寄托。兰(蕙)意象,是屈原为富国强兵对君子“内美”“修能”珠企盼,它植根于每况愈下的楚国,又闪烁着儒法思想的光芒。  相似文献   

9.
近段以来,经历襄汾溃堤和屯兰瓦斯爆炸等重特大事故的山西,正掀起新一轮“问责风暴”。与以往不同的是,该省变“事故问责”为“隐患问责”:自去年10月份开始,仅乡宁县就公开处理了24人。11月初,忻州市安监局局长因整改隐患不力,被公开处分……  相似文献   

10.
“兰待女子种则香,故名待女花。”古人论兰养植中,有女子手植兰花香更幽之说。同时,人们也通常用兰花来形容女人的素洁高雅,今天我们要采访的对象就是这样—位爱兰如兰的女人。陈威,兰界小有名气的女流之辈,出生在养兰世家。父亲是一位少有的爱兰之士,陈威说父亲是真正把兰花当成生命一部分的人,时常见到父亲独自徜徉  相似文献   

11.
“远看剑阳蝶、近看奇花素、看准滇梅、登苍山奇蝶、到达黄金海岸“!   兰友石光麟君精通易理,为人风趣幽默,某日茶余突发奇想,顺口总结了以上的顺口溜.看似玩笑,其实已经将“滇兰五朵金花“收罗其中,一经说来便传了开去,成为市场上最为流行的话语.……  相似文献   

12.
“奇”的观念,源于人类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界的斗争,并因此而与神话结下不解之缘;神话以“奇”为美的艺术传统,逐渐形成小说美学传统。明代后期,提出了“奇”与“正”、“幻”与“真”的命题,从而赋予“奇”的观念以现实内容。世情小说把世俗世界引进艺术世界,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已完成由“神”向“人”的过渡。小说以“奇”为美, 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思想、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也释"去"     
本文从“去”的甲骨文初形出发,辅以“出”、“各”等甲骨文字形体为旁证,释“去”为从大从凵的会意字,其上方部件“大”是正面人形,下方部件“凵”是坑坎或房坑,所表示的内容是人离开穴居之所或坑坎,本义为“离开”。  相似文献   

14.
隽秀黄山     
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与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洲同处于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雄峻瑰奇,奇中见雄、奇中藏幽、奇中怀秀、奇中有险。  相似文献   

15.
云南莲瓣兰是兰花大家族中一个重要的种类,在滇西大理一带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广泛的群众栽培基础。近年来,随着国际转向细叶兰欣赏,国内外兰事活动的不断活跃,莲瓣兰已走出云南,走出国门,成为国内外兰界所关注的著名品种。其中,由大理滇西精品兰苑苑主朱常恩选育推广,家养驯化多年的莲瓣兰奇花王神州牡丹,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优秀品种之一,它集多瓣(牡丹瓣)、多舌、多蝶、水晶、硬捧等多顶桂冠于一身,具有株型优美性健易植、发苗率高,性状稳定及容易辩识等特点,为花叶俱佳的莲瓣兰稀世珍品,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兰艺极品。该兰以独特的风采,兰中奇花之奇和较大的市场潜力备受海内外兰花爱好者驻足品评和称赞不已。2003年,经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副会长潘光华教授正式命名的神州牡丹,已被朱常恩登录为中国名品兰花。神州牡丹又叫子母奇花王、炎黄子孙等,属于莲瓣兰下山新品种。原产于滇西三江流域峡谷密林中,该兰叶6-8片,叶长30-50cm,叶宽为0.5-0.8cm,为半直立型,叶丛口深,叶厚为普通兰花的2倍以上。初看开花,花期为60天左右,比普通兰花花期长30天左右,该兰花一箭开大花2朵,中小花3朵至4朵,瓣型变异。大花朵有莲瓣兰黄金海岸多舌、多瓣的优点;中小花花朵小则10瓣,多达20瓣-30瓣,舌5-15个不等,部分花瓣蝶花,为“五星蝶”、“六星蝶”等。此兰独到之处为花杆长叶片、舌片、花朵上块状及颗粒状的水晶乳化明显等特征,整箭花花瓣繁生,错落有致,如巧夺天工神乎其神的天然神州牡丹花,是千百年来兰花中挖掘出的极兰神品。纵观整箭花,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构造在邻近端点的内点x_1,x_(n-1)上亏数为m的2m—1次高阶奇样条的一种“镶边”法。并指出:1、几种插值问题利用“镶边”法构造的高阶奇样条是相互联系的,有共同之处,它们均以自然高阶奇样条为“基本样条”,其构造都是用自然高阶奇样条再“镶边”。2、“镶边”法,计算简单方便、只需解三个线性方程组即可。 此外,本文还讨论了“镶边”法构造的2m—1次奇样条的存在唯一性和收敛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唐末五代之前的兰(菊科泽兰属佩兰Eupatoricum fortunei Turcz.)并非今日兰科兰属(Cymbidium)植物,笔曾论及。但目前许多“兰花”述,因未深入研究,即判定“兰”(古兰)即今“兰花”,实非审慎之举。即以唐末以前诗中的“兰”来看,其诸多特征,也为兰花所不具备。何况兰花之混同兰(古兰),自北宋末郑樵之疑,经南宋朱熹的“辨证”,至明李时珍之考定,到清吴其(忄隽)的实地验证,足以证明“兰”(古代佩兰)实非兰花。作为严肃的学术研究,既不应人云亦云,或随意“折衷”,更不能凭空想象。针对“非兰为兰”而“惑之难解”的痼疾,重新予以考辨,是为再论。  相似文献   

18.
[核心提示]邵阳一个35岁的工人导演了一场“网上奇恋”:他假扮女大学生,骗去北大一位教授4万元……  相似文献   

19.
本是专《兰化探微》之道篇,即中国“兰史”的概貌勾勒,以为从化学的意义上研究“兰”作准备。期间,自然也对某些代表性撰述之误,匡正。本认为,以语言符号而言,中唐以前的“兰”当指菊科泽兰属的佩兰,是为古兰。至唐末宋初,始有今日兰科兰属之“兰花”与之“对接”而共其“兰”名。就图像符号而论,直至隋唐五代犹未见画今日兰花。而宋以来,凡画兰,决无画“古兰”;其所画,必不出兰科兰属之五个“种”:春兰、蕙兰、墨兰、建兰、寒兰,即所画,皆为“图兰”。  相似文献   

20.
“奇”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内涵,“第一奇书”《金瓶梅》首先“奇”在作品内容彻头彻尾的“俗”、“邪”、“恶”;其次“奇”在作品主题的“雅”、“正”、“善”、“常”,因此成为一朵伟大而永恒的世情人性的“恶之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