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来得子"是李渔重要的生平经历,亦在其话本小说《十二楼》《连城璧》中反复出现,是其话本小说"自寓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李渔话本小说中的"老来得子"情节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透射出李渔膝下无子时的焦灼心理,成为李渔自我安慰、自我解嘲的特殊方式。李渔在其话本小说中通过对亲子与继子、复兴与覆灭等与"老来得子"情节相关问题的书写,展现了"老来得子"情节的多重面相以及其敷衍、生发故事的强大叙事动能。此外,李渔在话本小说中灵活地添加了"老来得子"情节,"老来得子"或是作为一种背景或结果被放置于小说的开头或结局处;或是参与到小说的主要矛盾冲突中,成为小说主要矛盾冲突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抑或是驱使故事发展的起点与动力,显示出丰富的叙述功能。  相似文献   

2.
汤妙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1):112-115
与冯梦龙,凌蒙初等作家相比,李渔的小说创作思想更注重个性化、戏剧化及娱乐性,这在给他的小说带来了新的尝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束缚。  相似文献   

3.
本人反复对照李渔的作品和《合锦回文传》,参阅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研究了大量明、清之际的才子佳人小说,从而得出结论.《合锦回文传》不是李渔所作。  相似文献   

4.
李渔一生布衣,家道中落,却过着奢华的生活。重气节、轻利益的儒家传统思想在李渔身上已经发生了变异,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商业意识提高都对他有所影响,可以说,儒家的传统思想与商人的治生意识奇异地在李渔身上得到了统一。后世对李渔的评价毁誉不一,这与他的财富观不无关系,尤其李渔的拟话本小说《十二楼》、《连城璧》、《无声戏》集中地体现了李渔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5.
对李渔的研究,很长时间内集中在他的戏剧理论以及小说戏剧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李渔的人格、品格评议也逐渐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尤其是近十年左右成为李渔研究热点.本文以1998年--2008年间李渔品格研究成果为主,考察在李渔品格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学术进展及尚需延伸的学术空间,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渔白话短篇小说巧妙的结构设置是其小说情节得以存在的基本前提。为探究李渔白话短篇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从巧合、误会、悬念、埋伏照应、"结构核"等结构手法入手,分析了李渔曲折离奇故事情节的构建方法,进而使读者更好地探讨和把握李渔白话短篇小说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7.
李渔以其戏剧理论指导小说创作,形成了与他的戏剧基本相同的艺术风格,情节上出奇出新:“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语言风格俗中求雅。  相似文献   

8.
李渔用劝惩的观念来创作小说 ,他劝导人们对金钱、名利、婚姻要淡漠。但他在劝惩中形成了自己的悖论 :冷淡心性是为了欲望的最大满足 ,表面上的“无私”,目的却是“私”。冷淡心性的劝惩正是中国文化中的忍耐与“退一步”的哲学。借助于宿命论的因果报应 ,李渔的小说中省略了很多生活中真实的东西 ,却没有达到劝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渔的小说有明显的劝惩意味,但其尚情的一面却未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其所尚之情的主要内容是:(一)男女之情,(二)真率之情。其表达尚情观的主要方式微妙而又曲折;(一)让作品的意义指向与道德劝诫相偏离,(二)偷梁换柱,以情释理。李渔的尚情观与晚明的进步思潮有一脉相承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科诨是我国古典戏曲构建喜剧性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李渔在戏曲中以令人发笑的科诨来构建他的戏曲中的喜剧性情境,形成李渔戏曲独特的喜剧性品味。李渔戏曲《风筝误》中科诨的主要特点是:人物上场时自述式的滑稽语言和动作,属于与故事情节关系不大的科诨,往往采用外交流系统与观众直接对话;每出之中的人物之间的科诨,大多与故事情节结合紧密,构成喜剧性情境,属于内交流系统;李渔以谐音、谚语、熟语等方式构成科诨之“诨”。  相似文献   

11.
清代文人李渔(笠翁)不仅是著名的戏剧家,而且是很有成就的小说家。孙楷第先生就说“说到清朝的短篇小说,除了笠翁外,真是没有第二人”,他的小说“篇篇有境界风趣”,这境界风趣可用“奇”来概括。他在理论上积极探索、刻意创新,创作上认真实践,写出了许多清新绝妙的文章。本文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奇”是个具有美学意蕴的理论术语,在我国古  相似文献   

12.
李渔,明清时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浙江兰溪人,但自幼长在江苏雉皋(今如皋)。其父李如松、伯父李如椿都在雉皋卖药行医,李渔从小就在父亲和伯父身边度过。他早擅才名。崇祯八年,他25岁时在婺州(今金华)应童子试,深得主考官的赏识,崇祯十年,正式考取入府庠。此后未能中举,也不得一第,便绝意仕进。入清后亦不复应举。本来,李渔的家境还是比较殷实的,但是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凶荒之灾,家道中落了。即便如此,他也还是和贫苦百姓不一样,他还有一些资财,有妻有妾,仍然过着一种种花养草、赋诗访友的“人间识字农”的闲适隐逸的生活。 大约在顺治七、八年间,李渔举家迁往杭州。这个时期,他一方面卖文刻字,另一方面又广与当时的名士交往。他的小说也大多作于此时,戏曲亦多半成于此际。康熙六年,从杭州迁居金陵。芥子园是他在金陵的别业。著名的《芥于园面谱》以及不少小说戏曲即在此刊行。此际,名流闻人如王阮亭、周亮工、吴梅村等都相攀往。大约在康熙十三年(1677年),李渔67岁的垂暮之际,全家又从金陵迁回杭州,遂终老于兹。  相似文献   

13.
论李渔的诗     
李渔是清朝著名文人,也是古代文学创作领域运用文体最多的作家,他的诗歌创作虽不如戏曲小说那么出名,但也自具特色。总体上具有意境清新,构思奇特,风格大胆幽默,用语平易的特点。尤其是他的篇首诗、咏园林诗、咏剧诗及咏生活俗事的诗,更是和作为小说家、园林艺术家、戏曲家及文人的李渔的艺术实践及生活紧密联系。值得人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科普小说是科学与文学的渗透体,其将科学知识融入虚构的文学故事中,以读者喜闻乐见而又通俗易懂的形式加以传播与普及,是一种重要的科普形式。清代作家李渔的《夏宜楼》堪称关乎西洋望远镜的一篇科普小说。  相似文献   

15.
王骥德和李渔,虽处不同时代,但其戏曲理论在文体特征、文体创作、文体结构、文体批评、文体功用等方面大同小异.王骥德的戏曲理论给李渔的戏曲理论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李渔的戏曲理论奠定了基础.李渔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了中国传统戏剧理论,使之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二者的戏曲理论为我国近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对于李渔的结构理论研究中关于结构的理解和主脑的理解的争论问题,试图提出自己的观点。阐释自己对李渔结构理论总体内容的理解和看法,指出李渔结构理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李渔原籍浙江兰溪,自称生于江苏如皋。他一生七十年间,曾居家如皋、兰溪、金华、杭州、南京,最后归隐杭州西湖。 大约清顺治?年(1650),李渔举家从兰溪故乡移居杭州,时年40岁(虚龄)。从此,开始“卖赋以糊其口”,即以创作传奇小说为生。数年间,名声大震,自号“湖上笠翁”。此时,他“挟策走吴越间”,大约在顺治14年至16年间,曾一度携家小客居南京。16年秋回  相似文献   

18.
中篇通俗小说是介于长篇通俗小说和短篇通俗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形态,是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一个重要品种,却长期为人们所忽视。明末清初诞生了一大批中篇通俗小说作品,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烟水散人徐震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而李渔《十二楼》的水平最高,影响也最大。明末清初中篇通俗小说的艺术成就和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和汲取。  相似文献   

19.
清初美学家李渔受明末人文主义观念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与文艺创作中表现出对世俗之“趣”的崇尚:悠然闲乐的生活态度及“出自己裁”审美趣味、追求新奇与注重娱乐的文艺创作,在当代的审美语境下,李渔的“趣”论仍然具有现代性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渔(1611年——1680年)淅江兰溪人,字笠鸿,号笠翁,是清代的著名戏剧理论家。他不仅对戏剧理论有新的建树,而且写了相当数量的剧本、小说和诗词。由于长期的创作实践使他集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创作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真研究这份遗产,对今天的文学创作仍然是有益的。 《闲情偶寄·词曲部》是李渔的戏剧文学理论专著,但它对很多问题的论述,涉及到了小说、散文、诗、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李渔很强调创作动机。他主张创作应出以公心,“文章者,天下之公器,非我所能私”。应当“出我所有,公之于人”。①他反对以笔杀人,认为“借此文报仇泄怨,心之所善者,处以生旦之位,意之所怒者,变以净丑之行,幻设而加于一人之身”的作法是很恶劣的,斥之为“倒行逆施”。②这实质上提出了作家的职业道德问题。 李渔反对文人相亲的恶习,认为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