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中高温性能与级配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中的不足,对目前的骨架结构检验方程进行了合理的改进,通过沥青路面分析仪试验研究揭示了级配中各档集料对其高温性能的影响规律,0.22d(d为集料的最大粒径)粒径撑开料的作用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最为关键,提出了各关键筛孔集料筛上剩余质量百分率的合理值,为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各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程度,基于多种不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试验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沥青的性能及含量、各筛孔通过率、孔隙率和粉胶比等各种影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程度,得到了各种影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影响程度的排序。研究结果表明,灰色关联法分析诸因素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能获得较好的结果。沥青含量及2.36 mm关键筛孔通过率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多孔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比选和优化,基于离散单元方法建立粗集料骨架结构的力学模型,对空隙率相近但级配不同的PAC-13骨架结构进行虚拟试验,并通过粗集料的CBR,混合料的车辙、剪切、飞散、劈裂等室内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空隙率相近但级配不同的多孔沥青混合料骨架结构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抗飞散性能差异显著;对于PAC-13,将9.5~16mm和4.75~9.5mm的颗粒含量之比定义为粗值,粗值大有利于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粗值小有利于混合料抵抗飞散;推荐PAC-13的最佳粗值区间为0.8~1.1,并根据这一指标优化了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将9.5mm筛孔通过率由60%~80%调整为56%~68%;优化后粗集料骨架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混合料的抗车辙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英安岩吸水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吸水率试验和马歇尔试验,分析了不同吸水率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差异;采用正交试验和路用性能试验,验证了改善集料吸水率对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及路用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英安岩集料吸水率越大,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越大,集料吸水率变化导致的最佳油石比差异直接影响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添加0.1%的木质素纤维可有效改善英安岩集料吸水率变异性对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不利影响,且其路用性能显著优于普通英安岩混合料。  相似文献   

5.
程平均  朱建秋 《广东科技》2014,(24):108-109
影响路面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因素很多,粗集料质量是其中之一,当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对沥青混合料质量产生影响。主要研究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等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针片状颗粒含量的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随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超过20%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显著降低,对其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合理的混合料组成设计,提高沥青稳定碎石的高温稳定性,有助于减少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出现高温流动性车辙变形.文章在ATB25和ATB30级配范围内,选择9种集料级配,采用3种沥青,分别制备了13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并通过高温车辙试验测试其动稳定度指标,然后运用灰关联熵方法分析了沥青针入度、空隙率、沥青用量、饱和度、4.75 mm筛孔通过率、0.075 mm筛孔通过率、粉胶比及公称最大粒径对沥青稳定碎石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显著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沥青针入度、空隙率对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具有较显著影响;为了提高沥青稳定碎石高温抗车辙性能,应选用高粘度沥青结合料,4%左右空隙率的混合料具有较佳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优化沥青混合料(HMA)集料级配,提高路面抗车辙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应用粗集料单因素骨架密实性检验和贝雷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集料质量分数、粗集料比例(CA)值、关键筛孔通过率对级配骨架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辉长岩AC-16粗集料骨架结构的最优配比为5.4(19~16mm):30.6(16.0~13.2mm):24(13.2~9.5mm):40(9.50~4.75mm),优化的骨架集料级配的CA值为0.67。对该级配和常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证实了优化级配具有更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目标空隙率为13%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和纤维进行优选,以提高混合料路用性能,实现其功能性与耐久性的平衡。【方法】对不同的沥青、纤维和矿粉进行8种组合制备不同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通过开展室内试验,测试各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对比分析沥青、纤维和矿粉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并基于表面能理论以及通过开展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延度试验,进一步分析论证复合沥青和复合纤维改善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原因和效果。【结果】复合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最强,复合纤维与沥青胶浆结合能力最好。【结论】采用5%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ebutadiene-styrene,SBS)与15%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以及用复合纤维(木质素纤维与玄武岩纤维质量比为1∶1)制备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9.
基于集料特性的沥青混合料长期抗滑性能衰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测沥青混合料长期抗滑性能,采用小型加速加载试验仪对辉绿岩、玄武岩和石灰岩的3种GAC-13C沥青混合料进行长期抗滑性能衰减试验,进而对集料特性与长期抗滑性能进行灰关联分析,建立了基于集料特性的长期抗滑性能衰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GAC-13C沥青混合料的长期抗滑性能衰减速率逐渐减小直至趋于稳定;磨光值是长期抗滑指标的初始值和最终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压碎值是衰减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给超薄磨耗层提供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通过优化级配并以高黏高弹改性沥青为胶结料研制骨架密实型高黏高弹沥青混合料。借鉴SAC( stone asphalt concrete)级配设计方法,以8 mm为集料最大粒径,改变4.75 mm筛孔通过率得到骨架嵌挤程度不同的3种SAC-7级配。通过室内试验和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级配、沥青用量、压实度、粉胶比等对骨架密实型高黏高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研究表明:当高黏高弹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嵌挤程度≥90%,油石比在7.3%~7.9%,粉胶比在0.8~1.2时,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最优。采用SAC设计方法设计的高黏高弹沥青混合料应用于超薄磨耗层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能够满足高等级道路养护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