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扬子区晚石炭世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扬子区晚石炭世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主要为白云石化作用、压实一压溶作用、溶解作用,次为重结晶作用、胶结作用,局部有去云化、硅化、去硅化、黄铁矿化、膏化和去膏化.岩溶作用不同程度叠加在各类成岩作用之上,它们可通过成岩组分和组构鉴别;根据成岩组构、氧碳同位素、微量元素含量和成岩组分的阴极发光特征将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分为海水、大气淡水、混合水和埋藏等成岩环境.各种成岩环境及成岩作用在碳酸盐岩的成岩历史演化过程中相互叠加,构成复杂的成岩作用序列和成岩环境组合.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塔中4井区石炭系CI油组为石英砂岩类碎屑岩储层.通过对该区3口井的岩芯、薄片观察及有关资料分析,识别出了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交代作用及自生产矿物的形成5种成岩作用类型;划分出准同生期、早成岩期、晚成岩A期和晚成岩B期4个成岩阶段;分析了剖面上的成岩共生序列及各阶段的成岩演化特征,并指出本区在成岩演化过程中至少存在两期油气运聚:一期在早成岩晚期至晚成岩A期之初,另一期在晚成岩A期的末期.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黄骅坳陷北大港油田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综合分析大量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及物理性质等分析化验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成岩演化阶段及成岩作用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成岩相类型,探讨了成岩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东营组砂岩主要处于早成岩B期,部分达到中成岩A1期;沙河街组砂岩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部分达到中成岩B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原生孔隙迅速减少,渗透率降低,大大降低了砂岩的储集物性;后期的溶解作用促使砂岩次生孔隙发育,改善了砂岩的储集性能.研究区砂岩可划分为压实固结成岩相、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弱胶结成岩相和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4种成岩相类型,其中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控制的储层物性最好,弱胶结成岩相控制的储层物性次之,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和压实固结成岩相控制的储层物性较差.明确研究区成岩作用特征及成岩相分布特点,对寻找该区有利储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成岩环境对次生孔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川东石炭系埋藏史、碳酸盐岩矿物形态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同生、准同生、浅埋藏、深埋藏及表生等成岩环境的演变,其各成岩环境发生的成岩作用差别较大,对次生孔隙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云南运动使已固结的石炭系抬升至表生成岩环境,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岩溶角砾白云岩,而印支期深埋藏成岩环境有机质成熟产生大量有机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使工区内形成了有效的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5.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西次凹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序列及成岩演化环境;结合对储层原始孔隙度和次生孔隙演化过程的恢复,建立了花港组储层成岩-孔隙演化模式。结果表明,西次凹花港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经历了早成岩A期、早成岩B期、中成岩A_1期、中成岩A_2期和中成岩B期5个成岩阶段,依次对应弱碱性、弱酸性、酸性、酸碱转化带和碱性5种成岩环境,并揭示了成岩环境演化过程。恢复的储层原始孔隙度为36.23%,压实减孔率为86.53%,远大于胶结减孔率,溶蚀作用下次生孔隙度增加明显。压实作用是造成孔隙减少的主要作用,酸性成岩环境下的溶蚀作用是西次凹花港组优势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大北望崮山组鲕粒灰岩的成岩作用,基于野外剖面与薄片观,对鲕粒灰岩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进而根据沉积环境演化特征,结合鲕粒多样性的分析成岩作用类型及阶段的划分,总结出崮山组发育的五种典型成岩环境。结果表明:崮山组成岩作用类型包括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白云化作用、去白云化作用、压实作用、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等;成岩作用经历准同生成岩阶段,早期成岩阶段,中期成岩阶段和表生成岩阶段;在中缓坡的灰泥沉积至潮下高能浅滩鲕粒灰岩沉积环境重复发育且构成向上变浅序列的沉积背景下,崮山组经历了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海水成岩环境、混合水成岩环境、埋藏成岩环境以及表生成岩环境。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三叠系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相等沉积类型的砂砾岩体,地层埋深变化大,成岩作用复杂.对其成岩作用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乌夏地区三叠系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目前多处于早成岩B亚期和中成岩A亚期成岩阶段,储层的孔隙演化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早期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使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成岩作用类型;中成岩A期,有机质成熟产生有机酸使次生孔隙发育,储层物性有所改善;后期自生胶结物的充填作用是次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沉积环境、岩石成分、孔隙流体性质及构造应力是该区成岩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间接影响储层物性发育,这对预测本区三叠系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对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沉积背景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岩芯观察、薄片鉴定,进而进行准确定名并按成岩作用是否对孔缝形成有利及对油气生、运、储是否有贡献,将成岩作用划分出建设性成岩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膏溶、岩溶作用,构造破裂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压实、收缩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强重结晶作用,自生矿物的形成作用,溶孔及裂缝的充填作用)两种成岩作用。同时对孔隙成因作出分析,且找出岩石学方面的证据。依据镜下薄片鉴定与有机地化手段相结合,对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成岩作用作详细研究,并对成岩演化史进行恢复。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同成岩作用形成成岩期次及与孔隙演化关系,对嘉陵江组成岩作用取得了较全面、正确的认识,为全新认识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储集空间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川东北元坝地区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储层特征,探讨其成岩作用与成岩演化模式. 通过薄片观察、物性分析、扫描电镜及阴极发光等测试手段对钻井岩心和露头剖面的147块岩石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元坝地区千佛崖组的储层岩石类型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细粒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类型按成因可分为剩余原生粒间孔、次生孔隙和裂缝,次生孔隙可分为粒间溶孔和铸模孔.野外样品和岩心样品皆表现为孔隙度与渗透率较低,但孔渗关系较好.储层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和自生矿物的沉淀,根据对储层的影响可分为破坏性成岩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和保持性成岩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保持性成岩作用则为自生矿物的沉淀和破裂作用.成岩作用被划分为早成岩阶段A期、早成岩阶段B期、中成岩阶段A期和中成岩阶段B期2个阶段4个期次.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地区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广泛发育,成岩作用的类型和过程复杂。薄片镜下鉴定显示该区碳酸盐岩内发育泥晶化作用、溶解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压溶作用和破裂作用5种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和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去白云化作用、硅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和充填作用6种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成岩作用特征和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研究区存在海底、大气淡水、埋藏和表生4种主要的成岩环境和准同生-同生期、早期、中期、晚期成岩阶段及表生成岩阶段,不同的成岩环境和成岩阶段分别发育不同的成岩作用。在成岩作用的影响下发育较高的孔隙度,主要集中在长兴组的生物礁灰岩内及白云岩内,孔隙连通性也较好,是油气生成、运移和储集的有利通道和场所。  相似文献   

11.
研究黔北金沙县岩孔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多种不同类型的成岩作用以及成岩演化序列。在野外实测剖面的基础上,开展岩石薄片显微鉴定、储集岩物性分析、阴极发光以及原位激光微区痕量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储集岩类型为藻砂屑白云岩、葡萄花边状白云岩、藻粘结白云岩、残余藻砂屑粉晶白云岩和残余砂屑粉晶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孔、粒内溶孔、藻格架(溶)孔为主;储层成岩作用具有多类型、多期次改造和叠加的特征,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充填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硅质交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根据成岩作用的先后顺序,结合成岩环境演化特征,确定岩孔地区灯影组储层的成岩过程经历了(准)同生成岩、早成岩、表生成岩、中-晚成岩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衍射等观察和分析,研究了吐鲁番拗陷中生界砂岩成岩演化及孔隙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砂岩孔隙减少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是产生次生孔隙的主要来源;砂岩成岩演化及孔隙发育程度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砂岩成岩作用阶段划分、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的影响。方法根据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X衍射对储层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结果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石盒子组砂岩储集层处于中成岩A期阶段,山西组—马家沟组储集层已处于中成岩B期—晚成岩阶段。本区砂岩储集层在埋藏成岩过程中发生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破裂作用和溶蚀作用。结论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地破坏了砂岩的原生孔隙结构,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则有效地改善了砂岩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14.
公山庙地区沙一段储层属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但储层低渗的成因仍不明确.通过对该区沙一段储层成岩作用的系统研究,认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总体上经历了早成岩阶段A期—中成岩阶段B期的主要成岩阶段,现今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呈现"颗粒表面的绿泥石膜出现→钙十字沸石或方沸石胶结、充填→石英次生加大明显和自生石英出现→铁方解石胶结、交代常见及溶蚀作用较明显"的典型成岩序列.主要识别出(铁)方解石胶结相、沸石胶结相、绿泥石-方解石胶结相和岩屑-长石溶蚀相等优势成岩相.从成岩角度分析该区沙一段储层低渗的成因,定量研究认为持续的压实作用和强烈的胶结作用是造成研究区沙一段储层低渗的关键成岩因素,第三期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储集性的主要成岩因素,通常中砂岩比细砂岩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马朗凹陷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关系。方法在野外调研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薄片鉴定、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阴极发光、压汞、铸体、热解分析、镜质体反射率、包裹体测试等分析手段,对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划分与孔隙演化特征。结论中、上侏罗统砂岩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成岩演化阶段处于早成岩A期至中成岩A期;不同层段所经历的成岩演化不同,导致了孔隙发育程度和类型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为定量评价破坏性成岩作用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盐池地区长8致密储层孔隙度降低所造成的影响,并分析储层孔隙度损失的过程,采用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定点统计及公式计算等手段对各成岩阶段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结合长8储层的基本特征、成岩作用类型、组构演化及定量化结果的分析,证实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黏土矿物充填为长8致密储层所经历的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减小的孔隙度平均为20.92%;胶结作用减小的孔隙度平均为8.52%,仅碳酸盐胶结造成孔隙度损失就占4.33%;绿泥石充填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为3.54%,而高岭石充填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为3.43%。综合分析储层孔隙度损失过程,认为以压实作用、早期方解石和绿泥石胶结作用为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的同生期及早成岩A期,孔隙度下降了15%;至早成岩B期,进一步的压实作用和早期方解石胶结使孔隙度下降13.39%;进入中成岩A期,以晚期的(含)铁方解石、自生石英及高岭石充填等胶结作用为主的破坏性成岩作用使得孔隙度最终降低至8.24%(算入了溶蚀及构造破裂作用的增孔)。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柯坪塔格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过程复杂、孔隙演化规律尚待明确等问题,在储层特征研究基础上, 系统研究了储层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划分及成岩序列,恢复其孔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顺托果勒区块柯坪塔格 组储层以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物性较差。储层发育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 用、油气充注及构造破裂作用,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A 期,局部达到中成岩B 期。多种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着储层的孔 隙演化过程,压实作用对孔隙演化的影响最大,平均减孔21.82%;其次为胶结作用,使孔隙度降低约8.18%,其中钙质 胶结减孔6.06%,硅质胶结减孔1.80%,黏土矿物胶结影响不明显;沥青充填也导致储层损失了2.53% 的孔隙度;溶蚀 作用使孔隙度增加了3.91%。  相似文献   

18.
根据野外剖面观察和室内薄片鉴定,鲁西隆起区岩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包括白云岩、石灰岩及其过渡类型,其次为蒸发岩和膏溶角砾岩。研究区经历了多期次、多类型的成岩作用。储层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晶间孔、粒间和粒内溶孔、残余粒内孔和粒间孔、铸模孔、溶洞和裂缝。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分析,将该区成岩环境划分为海水成岩环境、表生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其中:表生成岩环境中发育的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海水成岩环境和中埋藏成岩环境中发育的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埋藏成岩环境中发育的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成岩环境对次生孔隙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川东石炭系埋藏史,碳酸盐岩矿物形态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同生,准同生,浅埋藏,深埋藏及表生等成岩环境的演变,其各成岩环境发生的成岩作用差别较大,对次生孔隙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云南运动使已固结的石炭系抬升至表生成岩环境,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岩溶角砾白云岩,而印支期深埋藏成岩环境有机质成熟产生大量有机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使工区内形成了有效的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20.
齐东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2959-2963
通过大量的野外剖面观察、钻井岩心描述,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元素测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确定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的成岩演化阶段分为同生成岩阶段、表生成岩阶段和埋藏成岩阶段,以及交代作用、充填作用等多种成岩作用类型。冷凝收缩作用、挥发逸散作用、溶解作用、风化作用和构造作用是使储层物性变好的主要成岩作用;熔结作用、压实作用、交代作用、充填作用是使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