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姬塬-盐池地区长8破坏性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损失的定量分析
引用本文:闫灿灿,李士祥,李树同,时孜伟,王琪,张文选,汪洋,牟炜卫,李阳.姬塬-盐池地区长8破坏性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损失的定量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
作者姓名:闫灿灿  李士祥  李树同  时孜伟  王琪  张文选  汪洋  牟炜卫  李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摘    要:为定量评价破坏性成岩作用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盐池地区长8致密储层孔隙度降低所造成的影响,并分析储层孔隙度损失的过程,采用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定点统计及公式计算等手段对各成岩阶段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结合长8储层的基本特征、成岩作用类型、组构演化及定量化结果的分析,证实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黏土矿物充填为长8致密储层所经历的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减小的孔隙度平均为20.92%;胶结作用减小的孔隙度平均为8.52%,仅碳酸盐胶结造成孔隙度损失就占4.33%;绿泥石充填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为3.54%,而高岭石充填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为3.43%。综合分析储层孔隙度损失过程,认为以压实作用、早期方解石和绿泥石胶结作用为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的同生期及早成岩A期,孔隙度下降了15%;至早成岩B期,进一步的压实作用和早期方解石胶结使孔隙度下降13.39%;进入中成岩A期,以晚期的(含)铁方解石、自生石英及高岭石充填等胶结作用为主的破坏性成岩作用使得孔隙度最终降低至8.24%(算入了溶蚀及构造破裂作用的增孔)。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