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西部高等院校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中尚存在的一些核心问题,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及市场导向等方面提出西部高等院校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指导思想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目前实践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实际、有侧重、创特色" 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的基础上,围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的问题,在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方案和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培养模式、入学条件、课程设置、教学和评价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加拿大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加拿大的经验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培养模式、入学条件、课程设置、教学和评价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加拿大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加拿大的经验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探究中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从构建实训平台、共谋设置课程、共建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探究,力求促进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建设,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实用性计算机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主要对中、日、美三国高校体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了三个国家在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方式、途径等方面的异同,指出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应顺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特点,并提出了有关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意见,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院系的改革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主要对中、日、美三国高校体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了三个国家在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方式、途径等方面的异同,指出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应顺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特点,并提出了有关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意见,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院系的改革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9.
面向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思路不清、目标不明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设想,旨在建立一种面向地方、方向明确、集中体现地方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设置思想.本文最后具体给出了数理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设想.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定位应与学校自身定位相适应.对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师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介绍了在该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1.
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了山东、山西二省四所地方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三、四年级696名学生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需求和认识。探讨了适合地方理工类院校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模式,为此类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教材更新、教师培训等提供了实证性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孟亚辉 《科技信息》2014,(15):164-165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当前实践课程比较分散,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导致实践课程未能形成良好体系,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针对不足,给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框架、具体设计、实施、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硕士研究生主要培养模式由学术型转向应用型已成为必然要求。本文以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为出发点,以法律硕士培养为例,试通过法律硕士培养的现实状况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并从思想认识、教学方式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对法律硕士培养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渤海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前身为锦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始建于1958年,是我校最早设置的教学单位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建设,数学科学学院在专业设置、办学层次、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为辽宁省乃至全国的数学基础教育、信息计算及应用培养了大量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王晓蕾 《科技信息》2011,(30):237-238
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进步,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围绕培养具有技术素养的高职人才的目标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使我国高职教育办出特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从职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三个方面阐述了技术素养具备的特征,学科型的课程模式,忽视了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未能体现技术素养培养目标、忽视了选修课程和隐性课程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技术素养养成教育视角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创新思路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以实践为导向设置高职课程、突出培养高职学生的技术能力、增强高职课程的适应性、提高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和重视隐性课程和选修课的作用等五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应用中最广泛的一种实用性技术。为培养兼具信息应用能力的人才,进行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非常必要。为此,应在合理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安排、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教育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美国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是美国科学课程教师培养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其特点为:重视科学课程教师正确的科学观与探究能力的形成;重视为科学课程教师构建综合、完整的知识结构;倡导终身、连续一体化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周治钰  周学君  龚本灿  吴西燕 《科技信息》2013,(26):297-297,299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人类行为理解等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信息时代需要培养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手段进行学习、工作及解决专业问题的高级人才,而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平台,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主要任务,可以满足信息时代对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求。本文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详细介绍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设置综合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需要培养综合科学课程教学的新型师资,高师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本文探讨了科学教育专业新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论述了科学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课程新体系构建的原则、特征以及实施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就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信息素养培养方面的不足,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为信息素养培养在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将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对课程的设置进行更深层次的优化和调整,重视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进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