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始兴温泉受断裂和花岗岩的控制比较明显,从北到南可大致分为三个带:北带——以江口总浦温泉为代表;中带——刘家山温泉群为代表;南带——以司前、隘子温泉为代表。分析三带温泉在水温、流量、水质上的差异和特点,对温泉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且应用化学温标方法计算温泉的地下温度,计算温度明显尚于泉温出露温度,由于计算温度反映的是地下热储的最高温度,这说明,地下水经深循环上升后,水温会逐渐冷却下降,下降的幅度大约是最高温度的一半,这与地球动力学所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实践证明该方法在建立水质与水温关系上有着重要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曲乃亥温泉地质特征及成因,通过地热地质调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测量(CSAMT)、水样测试和阳离子温标计算等方法对该区地质、断裂构造、温泉水化学特征及热储温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曲乃亥温泉主要接受北西侧山区大气降水补给,沿东西向张性下多隆断层及节理裂隙下渗至深部,经深部放射性热源加热后,热水沿近北北西向曲乃亥逆断层迁移至浅部。由于曲乃亥逆断层下盘相对阻水,热水在该逆断层与下多隆断裂交汇的共用上盘地势较低处出露成泉。该温泉水温最高96.6℃,水化学类型属Cl-Na型,热储温度为165.08℃,温泉天然放热量为3 604.22×10~7 kJ/a,折合标准煤1 230 t/a。本研究成果可为该温泉区地热资源合理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及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北隆化县七家温泉历史悠久,洗浴、治病历史可远溯到隋、唐。温泉泉眼有6处,水温为30~80℃。温泉水的热储温度达174.96℃,循环深度为3 175 m。利用电法、磁法等物探方法对温泉村地热田进行勘查,确定了北北东向的两家-锦山断裂为控制地热田发育的深断裂构造,温泉多沿该断裂呈带状分布。近东西向断裂切断了两家-锦山断裂,并产生错移,使地热田分成南北两段,南段多为高温地热井群,北段广泛分布中低温温泉群。七家温泉的成因可描述为大气降水在两家-锦山断裂北段地势较高的开启处入渗地下,沿断裂通道与深部推测隐伏岩体(即热源)沟通,并获得加温,继续循环在构造交汇处涌出形成温泉,是典型的断裂-深循环型温泉。  相似文献   

4.
张家文  吴勇  刘琴  马鑫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4):14492-14499
为研究云南尼格地区热泉的成因模式,通过水文地球化学分析,从热泉的补给来源、高程、热储温度、热通道及热源特征等多方面阐述该地区主要热泉的成因模式。水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该地区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水,其中在碳酸盐地区为HCO3-Na·Ca型水,花岗岩地区为HCO3-Na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热泉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估算补给高程约1853.77~2004.33 m;SiO2地热温标估算热储温度大致在98.68~125.71℃,循环深度为1431.7~1890.07 m;丫沙底温泉、尼格温泉和老虎滩温泉冷热水混合比例分别在35%,43%和80%。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热泉成因模式为断裂构造型,尼格地区热泉补给水为大气降水,经断裂深循环后最终在碳酸岩地区或者断层破碎带的适当位置出露于地表。热源为上地幔热流供热与花岗岩中U、Th、K等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构成的复合型热源。  相似文献   

5.
四川绵竹酿春池温泉地质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遥感地质、构造地质、热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等手段,对四川绵竹酿春池温泉的水源、热源以及补给、径流和储集与构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水源为大气降水,热源为深循环加热,热储温度96℃,环流深度3 000~4 000 m.在山前地区,近源低温地下水与深部的热水混合.酿春池温泉的地质成因模式为:在正常区域地热场环境中,大气降水沿高渗透率的岩石渗入地下.深部地下水沿断层破碎带向山前运移,循环加热.深部地下水在山前区两条断层交会处上涌汇集,并与近源低温地下水混合.热水在盖层被人工凿穿时涌出.  相似文献   

6.
盐岩底辟构造是一类与油气藏关系极为密切的构造类型,是当前国内外构造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的热点.作者通过构建离散元模型,模拟主动底辟盐构造断裂系统的演化过程,并进一步讨论了岩性强弱对于主动底劈盐构造断层系统分布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断裂系统的发育主要经历了对称变形、不对称变形、整体破裂3个阶段;(2)岩石强度对断裂系统的形成与演化具有明显的影响,弱性地层容易产生多条大型断层,断层系统空间分布对称;强性地层较难产生断层,先期大型断层形成后,多在老断层的周围产生次生小断层,剖面非常不对称,主要由一条大断层容纳盐体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盐岩底辟构造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有利于提高我们对盐岩底辟构造变形机制与构造演化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锡林浩特褐煤提质同步热分析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褐煤提质过程中的现象和规律,本文测定了流动气氛中,锡林浩特褐煤提质过程的非等温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同步热分析数据。将无模型法(Friedman法)与多重扫描速率法(升温速率分别为5、10、15、20、25和30K/min)结合,得出不同粒径(74~104μm、104~124μm和124~178μm)下测试样品提质过程的质量动力学模型与热动力学模型。综合两种模型可以发现,粒径越小,质量行为与热行为越一致,并且机理函数模型E1:α、B1:α(1-α)和D1:1/2α适合描述锡林浩特褐煤的提质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合理开发和保护贺州市南乡镇大汤温泉资源,通过对温泉区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分析来探讨温泉的形成条件,并对温泉水质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贺州市南乡镇大汤地热田是一个带状热储,区域内的几条深大断裂构成其地下热水储热和深循环通道.该温泉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补给区为周边分水岭.由于分水岭的地势较高,地下水在获得降雨补给后,有足够的水头压力沿着构造断裂实现由浅至深再由深至浅循环.在循环过程中,地下水通过热传导从深部地壳中获得热量,并通过与围岩发生的地球化学作用而获得丰富的微量元素.水化学分析表明,南乡温泉出露的热水不仅矿化度低、且富含氟、含偏硅酸和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其氟和偏硅酸含量可达矿水命名标准,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的理论和汤山温泉,汤山热水井的地质,地热背景,南京汤山地热系统为一典型的中低温对流型的地热系统,该系统以汤山背斜控热构造提供的大地热流为热源;以受迫对流为机制,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断裂和溶穴入渗并受迫进行深循环,在此过程中,吸附围岩热量形成地热水,在地形高差影响和相应的水力压差作用下形成环流。在巨厚页岩地层的阻隔下,地热水沿断裂带和特定层位出露形成温泉,或赋存于地下。  相似文献   

10.
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区区域地质背景入手,对调水区温泉的水温、流量、水化学成份、水化学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就西线调水引水线路所穿越温泉(群)的成因进行了判断论证,从地温场和地温梯度出发,说明了温泉产生的地学本质,并就热水对地下输水工程施工所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系统的形成条件及机理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成矿流体系统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对比研究表明,赋存于石炭系中的层状铜、金矿床是海西期拉张背景下热卤水沿同生断裂经喷流作用形成的海底喷流(热水)沉积矿床;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铜、金矿床是在上地幔隆起、张性或向张性过渡背景下形成的,是中酸性岩浆经熔体流体分离作用形成的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混合,经水-岩作用等复杂的输运和化学反应耦合过程的动力学产物。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丰城市圳头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储量大,现已发现4处出露地表的温泉,但仅有2处得到开发,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为了探明控制研究区地热产出的深部断裂构造,在该地区部署了4条音频大地电磁(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AMT)测深剖面,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nonlinear conjugate gradient,NLCG)法对经过去噪处理后的AMT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获得研究区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在综合已有钻井和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划分了热储层结构和热流通道,查明该区地热系统的地质、构造控热以及地下水运移特征。区内地热活动沿断裂活动带分布,并作为水热资源在断裂带的交叉复合部位形成温泉点。断裂既是该区域的导热构造又是导水构造,控制地下水的温度变化,在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中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为研究该地区地热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电磁证据。  相似文献   

13.
地下热水的来源与补给机制分析——以重庆北温泉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下热水的来源研究对地下热水资源量评价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选取重庆市北温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化学分析、D、O同位素以及实时在线监测对其热水来源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重庆市北温泉泉水为中-低温浅层中性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为SO4-Ca型,地下热水的δ18O值为-8.48‰~-7.09‰,δD值为-55.46‰~-53.26‰,其补给来源为雨水,补给高程为海拔641~1 206m的岩溶出露区。安装马歇尔槽和CDTP300高分辨率实时在线监测发现:1)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在长时间内稳定,体现了稳定的水-岩作用过程;2)北温泉的流量与研究区降雨量呈现出以半年为单位的滞后,雨季偏低,旱季偏高;当场降雨后20d左右,温泉水的水温和电导率微降,水量增加。地下热水的来源为大气降水,其补给除了长时间长距离的含水层稳定补给外,热水上升过程中受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补给。  相似文献   

14.
赤峰南部-朝阳地区地热田成因及地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赤峰南部—朝阳地区地热田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在研究其地质构造、水源补给、浅部冷水混合作用影响等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地热田成因的地质模式。研究表明:在地形高差和相应的水力压差的作用下,近东西向导水断层汇集补给区大气降水,并成为地下深部径流通道,地下水经正常或偏高的大地热流加热后,在近东西向断层与导水性差的另一条断层交汇部位的构造破碎带上涌形成地热田。  相似文献   

15.
重庆打造"温泉之都"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庆著名的天然南温泉、小泉、西泉已经断流,北温泉、东泉流量减小,东泉热洞成了干洞子,而今后5年重庆温泉旅游业发展规划是打造"温泉之都".为此,作者在论述重庆地区地下热水水文地质条件,温泉动态发展变化,各温泉之间的相互关系基础之上,分析了开发"温泉之都"的补给条件和储水量,以及"温泉之都"发展纲要中各温泉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得到开发"温泉之都"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重庆打造"温泉之都"是可行的,但在打造"温泉之都"时要作整体的开采量规划设计,在整体开采量规划设计的条件下再作同一个背斜地下热水系统各开发点开采量规划,这样才能确保"温泉之都"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富热地区修建埋深大、洞线长的隧道,往往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质环境而遇到高地温问题.采用传统的热传导方法对温度进行预测,在遇到有地下水或局部基岩裂隙水时,由于不能考虑到水流活动对温度场的影响,会得到与实际相差很大的结果.针对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引水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较严重的热害问题,依据热传导-对流模型,采用Z-SOIL.PC 2010软件对隧洞温度场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了隧址区发育的泉水对温度异常的影响.温泉对隧道洞线方向一定范围内温度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同时随着垂向深度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进而对隧址区温度场进行了区域划分,为同类隧道热害预防和处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维持济南四大泉群持续喷涌,探明泉水的补给来源尤为重要.以补给区岩溶水与泉水水化学特征为依据,利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确定趵突泉、黑虎泉、潭西泉、珍珠泉模糊相似优先顺序,结合泉群出露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泉水水质、水温、水位、电导率数据,对四大泉群补给来源进行研究.可以得出:①泉水主要受东南、西南、正南方向岩溶水补给,且四大泉群主要受到寒武系张夏组岩溶水以及寒武系凤山组-奥陶系岩溶水混合补给;②趵突泉接受西南、正南、东南方向奥陶系岩溶水补给较多,黑虎泉接受其东部以及正南方向奥陶系岩溶水补给较多,潭西泉接受西南、正南方向寒武系岩溶水补给较多,珍珠泉主要接受东南寒武系岩溶水补给;③四大泉群泉水形成模式不同,趵突泉泉群与黑虎泉泉群主要表现为寒武系凤山组-奥陶系岩溶水通过局部侵入岩的天窗喷出排泄,其循环深度较浅,属于侵蚀成泉.五龙潭泉群和珍珠泉泉群主要表现为寒武系张夏组岩溶水通过侵入岩裂隙喷出地表,其循环深度较深,属于接触带成泉.四大泉群补给来源的研究,为泉水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双楼矿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张双楼矿区构造发育情况,根据钻孔资料及井下揭露的构造特征,分析该矿区构造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张双楼矿区为一倾向NNW、走向略有变化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在18°~25°;褶皱主要为冯家向斜和后周田背斜;断层以张性断层为主,压性断层较少;浆岩活动发生在燕山晚期,以基性岩为主。矿区先后经历了NW—SE向挤压、SN向拉张、EW向拉张三期应力场的演化,构造特征为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叠加。该研究可为煤矿深度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1.x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适合于太阳能和其他低温热源利用的新型1.x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模拟计算表明:循环热力系数和面积单耗都随循环中间压力升高而增大,且达到一定数值时循环将不能继续;冷却水先进入冷凝器的串联流程优于并联流程;随着热水或冷媒水温度的降低或冷却水温度的升高,溴冷机循环系统的热力系数、面积单耗等经济性指标都变差,但在现有太阳能集热器能提供的热水温度范围内,1.x级循环的性能指标明显高于两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