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WO42-插层的Zn-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WO42-),并将其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中以改善水性涂料的屏蔽性能与耐腐蚀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LDH-WO4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得结构完整、尺寸均一的LDH-WO42-。使用盐雾试验和浸泡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LDH-WO42-的水性涂料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水性涂料中添加适量的LDH-WO42-可以有效提高水性涂层的屏蔽性能与耐腐蚀性能,当LDH-WO42-的添加浓度为3%(LDH-WO42-占水性环氧树脂的质量分数)时,水性涂层的防护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2-巯基苯并噻唑(MBT)插层的CaAl层状双氢氧化物(CaAl-MBT--LDH),并将其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中以提高水性涂料的耐腐蚀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aAl-MBT--LDH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缓蚀剂MBT成功插入LDH层间,CaAl-MBT--LDH具有类似六边形的结构。通过盐雾试验和浸泡试验评价了添加一定量CaAl-MBT--LDH粉末的环氧树脂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当0.08 mol/L MBT制备的CaAl-MBT--LDH(CaAl-MBT0.08M--LDH)在环氧树脂中的添加量为2%(质量分数)时,环氧树脂涂层经过盐雾试验170 h后依然没有严重的腐蚀痕迹。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13 d后,添加2% CaAl-MBT0.08M--LDH的环氧树脂涂层的界面电荷转移电阻(Rct)仍高达1.922×106 Ω·cm2,而纯环氧树脂涂层的Rct仅为1.621×103 Ω·cm2。以上结果表明,在环氧树脂中添加一定量的CaAl-MBT--LDH粉末有助于提高水性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2-巯基苯并噻唑(MBT)插层的CaAl层状双氢氧化物(CaAl-MBT--LDH),并将其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中以提高水性涂料的耐腐蚀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aAl-MBT--LDH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缓蚀剂MBT成功插入LDH层间,CaAl-MBT--LDH具有类似六边形的结构。通过盐雾试验和浸泡试验评价了添加一定量CaAl-MBT--LDH粉末的环氧树脂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当0.08 mol/L MBT制备的CaAl-MBT--LDH(CaAl-MBT0.08M--LDH)在环氧树脂中的添加量为2%(质量分数)时,环氧树脂涂层经过盐雾试验170 h后依然没有严重的腐蚀痕迹。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13 d后,添加2% CaAl-MBT0.08M--LDH的环氧树脂涂层的界面电荷转移电阻(Rct)仍高达1.922×106 Ω·cm2,而纯环氧树脂涂层的Rct仅为1.621×103 Ω·cm2。以上结果表明,在环氧树脂中添加一定量的CaAl-MBT--LDH粉末有助于提高水性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使用超重力技术制备了富马酸根插层的镁铝层状双氢氧化合物(LDH-Fu)浆液,经水热处理后得到LDH-Fu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LDH-Fu粉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NO3-插层的LDH(LDH-NO3-)相比,LDH-Fu呈现出更加规则的六边形,并且分散性也更好。测试了富马酸根在0.01 mol/L NaCl溶液中从LDH层间释放的速度,结果表明LDH-Fu能对腐蚀性离子做出快速响应,并且能保持长时间的释放。将一定量的LDH-Fu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中,涂布在马口铁样板上,通过浸泡试验和盐雾试验测试了水性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LDH-Fu添加量为0~7% (质量分数)的范围内,添加3% LDH-Fu的水性涂层具有最佳的防护性能;与添加3% LDH-NO3-相比,添加3% LDH-Fu的水性涂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镀Sn-Ni硅酸钙镁晶须对镍粉/环氧树脂屏蔽涂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镀Sn-Ni硅酸钙镁晶须和镍粉作为屏蔽功能填料,以环氧树脂作为黏结剂,按照涂料制备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镀Sn-Ni硅酸钙镁晶须/镍粉/环氧树脂电磁波屏蔽复合涂料,并研究了镀Sn-Ni硅酸钙镁晶须对镍粉/环氧树脂屏蔽复合涂料导电性和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Sn-Ni硅酸钙镁晶须的最佳含量为占屏蔽复合填料的5%。当涂层厚度为0.3mm时,涂层的电阻率为1.32Ω.cm,在300 kHz~1.5 GHz频段内,涂层的屏蔽效能为37.197~46.139 dB。与不含晶须的涂层相比,电阻率降低了1.08Ω.cm,屏蔽效能提高了5.385~9.854 dB。该研究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电磁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制的不同模数(SiO2/K2O摩尔比)硅酸钾溶液与锌粉复配制备成系列模数硅酸盐富锌涂料.采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碳钢上水性硅酸钾富锌涂层在质量分数为3.5%NaCl溶液中腐蚀形貌的变化,分析了水性硅酸钾溶液的模数对涂层结构及其防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能谱仪(EDS)测定了涂层在浸泡前及不同浸泡时期表面组成的变化,并据此分析了腐蚀产物对涂层结构和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合腐蚀产物的X-ray衍射图谱(XRD)分析了腐蚀产物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水性硅酸钾溶液模数的增加有利于提高Zn粉颗粒间的粘接形成致密的富锌涂层.使用过程中该涂层的腐蚀产物能够增强涂层对腐蚀介质渗透的屏蔽效应,并与涂层中Zn粉对基材的阴极保护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三乙烯四胺(TETA)、环氧树脂(E-51)、单环氧化合物(AGE)为原料,在物料摩尔比(TETA:E-51:AGE)为1∶0.5∶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h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水性环氧固化剂,与环氧乳液均匀混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环氧树脂涂料。分别将5%(wt,质量分数,同下),10%,15%,20%的磷腈阻燃剂添加到制备的环氧树脂涂料混合,并通过耐盐雾、耐水、极限氧指数、热重分析等测试研究阻燃涂料的综合涂膜性能、阻燃性能及热性能。结果表明:水性环氧固化剂与自制环氧乳液和添加10%磷腈阻燃剂混合涂膜,极限氧指数值从19.8提高至28,改善了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8.
<正>石油磺酸钡有助于提高微波吸收涂层耐腐蚀性能微波吸收涂料在隐身技术、电磁屏蔽及人体防护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羰基铁粉是磁损耗型微波吸收涂料中的主要吸收剂,由于海洋环境容易发生腐蚀,阻碍了此类涂料在海洋环境的应用。为提高此类微波吸收涂料的耐腐蚀性能,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隐身材料专业黄大庆研究团队通过在涂料中添加缓蚀剂石油磺酸钡改善了其盐雾腐蚀性能。研究表明,添加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子筛作为填料添加到水性涂料中对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XRD及SEM对涂层的中分子筛填料分散效果和涂层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利用极化曲线分析分子筛水性涂层的电化学性能。【结果】分子筛粉末在水性漆中的最大添加比例为15%,超过此比例会出现大块团聚现象。其中10%的分子筛粉末对涂料耐蚀性提升最大。【结论】分子筛良好的高温水热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涂料的耐蚀性,但由于水性树脂不能够将分子筛颗粒紧密粘结,其添加量过大时会导致涂层耐蚀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水性镍基电磁屏蔽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水性镍基电磁屏蔽涂料的制作及涂层的有关性能,探讨了水、温度、涂层厚度等因素对屏蔽涂层的电阻率及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在频率为9KHz—1000MHz范围内,屏蔽效能为45—60dB。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能喷涂技术制备钛钢复合板,喷钛涂层中将不可避免会产生孔隙和裂纹,这将降低钛钢复合板的性能,为此采用几类市售有机涂料以及实验室自制的纳米改性丙烯酸涂料对喷钛涂层进行封孔处理.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喷钛涂层的表面结构以及与有机涂层的结合形貌,同时通过电化学测试和盐雾试验对比了不同有机涂层/钛钢复合板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纳米TiO2,SiO2改性的丙烯酸涂料更适合用作喷钛涂层的封闭涂料,能够与喷钛涂层起协同作用共同保护底材.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综述了水性涂料、溶剂性涂料、乳液型涂料等有机涂层的研究进展,并将3种涂料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得知,在水性涂料方面,单纯的水性涂料如水性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等的防腐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可以通过超声处理、磁力搅拌等进行改性,而纳米材料的添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而溶剂性涂料的研究方向在于如何开发出无毒或低毒、无刺激性气味的环保性有机涂料。在乳液型涂料方面,纳米合成树脂乳液涂料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纳米复合涂层可大幅度提高涂料的抗老化性、耐洗刷性、耐水性等各项性能,是新一代高科技含量的绿色环保产品。  相似文献   

13.
纳米TiO2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对LY12铝合金的防护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铝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研究了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并引入纳米TiO2进行复合,以冰乙酸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铝合金基体表面形成复合涂层,并利用氟硅烷进行表面修饰。腐蚀电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O2掺杂制备的复合涂层能够明显的提高铝合金基体的防护性能。并考察了纳米TiO2含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TiO2质量分数为0.04%时制备的涂层性能最佳,相应的试样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约为5.965×10 9 A/cm2,而同等实验条件下铝合金基体腐蚀电流密度为7.216×10 5 A/cm2,涂层的存在使腐蚀速率降低了4个数量级,说明涂层对铝合金基体具有显著的防护效果,并且利用扫描电镜(SEM)和接触角测试来考察涂层的致密性和憎水性。  相似文献   

14.
水松纸涂层专用水性涂料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松纸涂层专用水性涂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原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大量探索性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水松纸涂层专用水性涂料的性能进行优化,得出了性能比较优异的涂料。最后对水松纸涂层专用水性涂料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食品金属包装内涂料所采用的环氧树脂涂料进行了改性研究.采用化学接枝改性法改性环氧树脂使其水基化,并添加不同配比的纳米Si O2制备复合涂料,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制备水基改性纳米复合涂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当固化剂乙二胺用量为10%、甲基丙烯酸(MAA)4%、过氧化苯甲酰(BPO)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0 min以及纳米Si O2添加量为8%时,所制备的水基改性环氧纳米复合涂料的综合性能良好.同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多种国家标准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和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涂料,涂膜有较好耐水、耐酸碱和防腐性能,其冲击强度45 kg·cm、附着力0级.  相似文献   

16.
以水性氟碳涂料为基础涂料,添加nano-TiO2/Ag复合型抗菌剂,在金属表面获得了一种抗菌、耐污涂层。详细地研究了复合抗菌剂用量对涂层杀菌率、接触角、耐污性能的影响,确定抗菌剂的含量为3%时,涂层具有良好的耐污、抗菌综合性能。通过对涂层表面形貌的微观表征,证实添加抗菌剂后,涂层表面均匀分布了一层纳米颗粒,使得涂层具有良好的耐污、抗菌性能。通过性能检测,表明制备的水性抗菌、耐污氟碳涂料,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可以用于金属表面的装饰和防护。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变不同纳米材料的添加量来研究其对伪装涂料表界面性能的影响。本实验选用了纳米CaCO3、SiO2、TiO2、ZnO四种材料分别添加到水性伪装涂料中制备成纳米伪装涂料,利用OCA15+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对涂料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钢板和混凝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纳米材料的浓度和涂料表面张力的关系基本符合希士科夫斯基公式的函数关系,但仅适用于纳米材料在低浓度时;纳米SiO2对于改善伪装涂料的表界面性能效果最好。通过添加纳米材料来降低传统伪装涂料的表面张力是保持伪装效果、提高其耐久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新型改性水性聚苯胺-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结构改性法分别在环氧树脂E-44的一端引入双键,另一端引入羟基,用不饱和有机酸中和,得到水性环氧树脂.研究了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水性环氧树脂制备的最佳条件为:n(N-甲基烯丙基胺):n(二乙醇胺):n(E-44)=1.00:1.05:1.0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 4 h.同时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及固化剂不同配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固化剂的最佳质量比为2:1.  相似文献   

19.
含碳化硼的吸收和屏蔽中子辐射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碳化硼(B4C)/环氧树脂涂料合成工艺进行研究,制得一种以793树脂作为固化剂的能屏蔽和吸收中子辐射的涂料.对B4C/N氧树脂涂料的成膜条件及不同含量B4C涂料的硬度、抗冲击性、附着力和柔韧性等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含有30%B4C的环氧树脂涂料的总体机械性能最佳.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不同涂膜厚度下B4C/环氧树脂涂料的防中子辐射的性能,薄膜厚度超过300μm时,可以有效屏蔽中子射线.  相似文献   

20.
增强相对高速电弧喷涂Fe-Al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添加增强相的Fe—Al粉芯丝材和高速电弧喷涂技术(HVAS)原位合成了复合涂层.对添加了不同增强相的涂层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陶瓷增强相的选择对涂层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高速电弧喷涂Fe—Al/WC涂层和Fe—Al/Cr3C2涂层的性能比较显示,在丝材中添加Cr3C2增强相对比添加WC增强相,可以显著提高铁铝涂层的耐冲蚀以及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涂层的常温耐磨损性能,并有效提高涂层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