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目前迭代软阈值稀疏角CT重建算法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变分约束的快速迭代软阈值稀疏角CT重建算法.该算法首先对CT稀疏投影数据采用联合代数重建算法(SART)进行重建,以获得满足数据一致性的重建图像,然后计算SART重建图像的离散梯度变换,并对其进行软阈值滤波,最后利用离散梯度变换的伪逆更新重建图像.由于在迭代过程中利用了前2次迭代重建图像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图像,因而加快了重建算法的收敛速度.对Shepp-Logan模体进行仿真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噪、5×104和2×105光子泊松噪声情况下,与SART重建算法、基于Harr小波的快速迭代软阈值算法以及基于全变分约束的迭代软阈值重建算法相比,该重建算法的收敛速度有明显提高,同时能够有效减小图像的相对重建误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电荷耦合器件(CCD)进行炉内三维温度场可视化测量的基本原理,在已有的成像模型和简化的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对得到的方程组进行了分析,用离散重建算法的联合代数迭代算法(SART)对其进行求解,采用最小二乘方准则对其进行了优化求解,并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验证了本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联合代数重建算法改进及其图像信息处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迭代重建法的改进算法,该算法进行误并分配时综合考虑了穿过像素的射线长度和像素的灰度值,有效地抑制了联合迭代重建法(SART)的边缘效应.同时,还设计了实际测量的信息处理方法,避免像素值“囚于”零处,使得重建精度大大地提高,并能很好地应用于非对称场的少数投影重建。  相似文献   

4.
基于正则方法与迭代技术相结合的复杂温度场重建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傅里叶正则算法在复杂温度场重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用正则化方法获得温度场重建这一不适定问题的稳定解 ,然后利用迭代技术对解进行一次迭代优化修正 ,充分考虑观测矩阵降质对温度场重建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正则化方法与一次迭代技术相结合的复杂温度场重建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温度场重建精度优于傅里叶正则算法 ,能快速而较高精度地重建出复杂温度场二维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5.
在声学法燃煤锅炉炉膛火焰温度场重建中,重建算法是实现温度场重建的关键.提出一种新的复杂温度场图像重建算法,通过在温度场重建中加入先验信息矩阵,实现在较少声波飞行时间测量数据下的复杂温度场图像的重建.用该算法结合所研制的实验系统对实际燃烧火焰温度场进行了重建实验,给出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复杂温度场图像重建.  相似文献   

6.
电阻层析成像(ERT)通过对被测场边界注入电流,测量被测场电压变化,重建物场内电导率.针对ERT成像分辨率低,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改进Tikhonov迭代电阻成像算法.针对Tikhonov正则化参数选择问题,提出基于同伦映射的方法,并利用非线性函数Sigmoid调节正则化参数,以获得的图像灰度值作为Tikhonov迭代法的初始值进行迭代,重建敏感场图像.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改进了ERT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欠采样图像重建中容易对噪声敏感且出现伪影的问题,构建了结合离散小波和TV的双正则化图像重建模型,基于该模型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加权迭代图像重建算法。该算法在每次迭代中通过阈值收缩方法依次计算TV正则项与小波系数先验项,更新重建图像。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重建图像的质量,引入迭代支集检测方法计算小波系数的自适应权重。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文算法具有更好的时间效率和重建质量。  相似文献   

8.
与投影数据及系统的灵敏度等各种特性息息相关的迭代图像重建算法,一直是医学图像重建中热点问题.具有重建速度快特点的解析法却不能得到让人满意的图像,而迭代算法能得到质量较好的图像,但存在重建时间过长的问题.本文以图像的网格化模型为基础,对惩罚加权最小二乘重建算法进行相关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较好的重建结果.  相似文献   

9.
锅炉炉膛内温度场的非接触式测量对判断炉内燃烧状况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燃煤锅炉内辐射传递模型并将其适当简化为线性模型.提出了在辐射投影线对称结构下简化投影系数计算并调整投影序列迭代顺序以改进ART算法.模拟数值试验表明,采用改进的ART算法重建截面温度场速度快质量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变换的三维温度场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小波变换的三维温度场重建的新算法.与传统的变换法和级数展开法相比,该算法不仅能分析信号的空间-频率特性,滤除噪声,而且能实现有限角重建,是一种实用性较好的算法.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小波变换法的重建效率和精度与SART及ART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基于Kalman滤波的电容成像图像重建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容成像(E lectrica l C apac itance T om ography,ECT)中,为充分利用多次量测信息以提高电容成像图像重建质量,提出一种基于K a lm an滤波的电容成像图像重建算法。该算法重点考虑了测量噪声的影响,利用对流型一系列多次测量中获得的新息不断进行最优加权以获得重建图像的最小方差估计。针对3种典型介电常数分布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K a lm an滤波应用于ECT图像重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提高该算法运算速度的方案,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预先计算最优滤波增益,并寻找合适的迭代次数,算法可快速地获得满意的图像重建结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完全重构滤波器的性质,提出一种基于多参数正则化方法的高分辨率图像重构算法。该算法利用多参数正则化方法,恢复图像的高频部分,然后将恢复的高频信号与低频部分叠加,得到重构的高分辨率图像。由于该算法沿不同滤波方向选取不同的正则化参数,因此有效地抑制了噪声对重构图像的影响,改善了图像在边缘部分的重构效果,从而弥补了己有方法的不足。对所提出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文中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压缩感知中前后向追踪(forward-backward pursuit,FBP)算法能有效缩短重建时间,但一旦迭代过程中前向、后向步长确定,将导致计算时间增长,影响重构效率,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的FBP算法,称为变步长前后向追踪算法(variable step size forward-backward pursuit,VSSFBP).该算法引入判决阈值和等比因子,考虑到估计的稀疏度远小于真实稀疏度,选择较大迭代步长,减少迭代次数,缩短运行时间;同时考虑到当估计的稀疏度达到一定值时,减小迭代步长,减慢逼近的速度,提高信号重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VSSFBP算法在保证重构效果的同时,明显缩短了重构时间.当图像压缩比为0.45时,信噪比提高了1 dB,峰值信噪比提高了0.8 dB,重构时间降低为原来FBP算法的42.04%.与同类算法相比,在保持较高的峰值信噪比和信噪比的条件下, VSSFBP算法消耗的时间大大缩短,重构速度更快,重构信号更精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逆问题的病态性和不适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布雷格曼迭代(split Bregman iteration,SBI)的图像重构算法。在目标函数中引入基于参考图像的正则化、低阶约束和空间约束,从而提高成像质量和空间分辨率。对内-外置电极的ECT敏感场内环形区域进行图像重建。仿真结果表明:与Tlkhonov正则化算法和Landweber迭代算法相比,基于布雷格曼迭代的图像重建算法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图像误差降低至0. 162 1,图像相关系数提升至0. 874 4,图像重建的精度和质量较高,说明了该算法在ECT图像重建领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有限角投影下的快速重建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层析X射线摄影合成的方法及原理,通过对tomosynthesis中各断层像和投影像间的关系方程组的分析,提出了基于tomosynthesis的快速工且利用PCS方法加以约束,得到在有限角投影下的快速重建图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有限角度CT重建问题,结合压缩传感相关理论,提出了基于小波框架的有限角度CT迭代重建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框架的冗余性及框架系数稀疏性原理,首先建立了小波框架图像重建模型,通过共轭梯度法求解投影方程,得到重建图像,然后通过分裂Bregman迭代法对重建图像的小波框架系数进行阈值收缩,减小图像L1范数,提高重建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有限的投影数据下该算法重建出的图像内部结构边缘清晰,对比度高,重建误差低,对噪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医疗诊断中,稀疏采样能减少CT扫描过程中辐射对患者的伤害.但直接对稀疏采样后的投影数据进行重建,会使CT重建后的图像出现失真、伪影等问题.为保证低采样率下重建图像的质量,提出了双字典自适应学习算法,参照Sparse-Land模型的双字典学习框架,将K-SVD算法与双字典学习算法框架相结合得到补全投影数据,利用FBP算法进行重建得到高质量的重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采样率下使用所提方法进行CT重建的图像质量优于COMP双字典学习算法和MOD双字典学习算法,并且此方法有效提高了CT图像重建在低采样率时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