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王建宏 《广东科技》2011,20(20):92-94
介绍了配电网可靠性与经济性评估体系指标的确立原则,确定了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应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一种云重心评判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某能源基地远期规划,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进行综合评估,是一种有效的综合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馈线分区的复杂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统一矩阵算法.根据开关的功能,将馈线网络分为自动隔离区域和手动隔离区域;根据开关的位置,将区域分为具有切换功能的区域和不具有切换功能的区域.根据馈线区域的划分思想形成配电网络的区域节点模型.基于区域故障模式及故障后果分析法,提出了形式化的配电网络可靠性评估的统一矩阵算法.该算法适用于带子馈线的中压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通过对RBTS算例的计算,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各具优缺点,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需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继电保护、通讯系统干扰、电气安全以及接地装置等,涉及到电网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等因素。文中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因素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方法用于配电网的规划。方法将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价及安全性防护与建设运行成本分析相结合,建立了计及可靠性因素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作为决策目标函数,通过全寿命周期成本与可靠性协调来实现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决策,算例验证了该决策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电网中压配电网中开关的投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开关的类别,进行开关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首先对国内外中压配电网建设进行简单描述,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分析中压电网中开关的投运和设置,建立数学模型,再将遗传算法运用到中压电网开关设计中,从而计算出最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作为衡量配电网智能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已成为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针对配电网设备多样、运行多态而态势感知差异大的特征,为实现对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实现效果的定量分析,本文建立了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实现效果综合评估模型,包括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其中,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设备状态监测水平、电能质量监测水平、电网可靠性水平、电网自愈能力、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水平5个方面一级指标,以及共计17个二级指标,实现对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实现效果的客观量化.综合评估方法方面,考虑到主观评估方法的专家意见偏好性与客观评估方法的强样本依赖性,本文采用基于二项系数方法和多目标规划方法相结合的主客观混合评估方法对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典型配电网案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所提出的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实现效果综合评估模型客观准确反映了配电网运行状况,消除了单一评估方法的片面性,有效提升了智能配电网的可观测度,实现了对配电网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的分析,可为后续配电网态势感知领域的综合评估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压配电系统供电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中压配电系统分析只关注馈线接线模式、未考虑多电压等级协同供电的不足,提出了中压配电系统综合供电模型.依据地形与负荷密度的特点,构建了能够体现变电站互联结构的供电架构.结合供电结构与中压馈线接线模式的多种类型,形成了综合供电模型.通过供电单元个数与供电能力等指标,得出了供电模型的属性与外特性.通过所构建的供电模型,可从配电网整体角度来反映变电站与中压馈线综合供电方式,对配电网供电方案的理论分析与实际构建等工作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赖绍熙 《科技信息》2010,(21):J0153-J0153,J0182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决策,其中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既涉及到技术选择问题也涉及到经济问题,选择适当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最重要和最灵活的提高中压配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方法之一。因此研究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于提高配电系统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杜鹃 《科技资讯》2012,(33):102-103
目前,中压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此,本文以经济性和可靠性最优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配电网的网架优化规划模型。基于帕雷托最优理论,本文结合NSGA-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算法和单亲遗传算法(Partheno-geneticalgorithm,PGA)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分布均匀的帕雷托最优集,并从中确定了综合效益最优解。通过典型算例和与现有方法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表明其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不同要求,为实现灵活的配电网网架优化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压配电网可靠性的模糊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中,元件的可靠性参数如:故障率、故障修复时间等具有明显的非精确性,这种非精确性很适合用模糊数来描述.基于同一论域模糊数问插值运算的思想,分析了论域在模糊数运算间中的变化及求解方法,提出不同论域问模糊数的四则运算算法.将模糊数引入中压配网可靠性评估,根据故障率和故障修复时间的特点建立了模糊可靠性评估模型,并引入去模糊技术,得出中压配电网可靠性的模糊评估算法.将该算法运用到RBTS—Bus2系统及工程算例系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可拓学理论的日光温室设计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日光温室设计质量多级综合评价参考体系,从实用性、经济性、创新性和美观性4个方面评价日光温室的设计质量.给出了基于可拓学理论的多级综合评价物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日光温室设计质量多级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关联函数、合格度和优度计算,客观地给出了综合评价结果.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综合评价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薄鑫 《科技信息》2008,(35):384-384
目前南京地区中压配电网主要采用10kV供电,随着电力负荷密度的增大,原有10kV配电网已无法满足需求,发展中压20kV等级在降低网损,增大输送容量等方面效益显著。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南京采用20kV电压等级的试点工程论证了20kV中压配网的优越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刘静  吕睿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7):2720-2724
柔性中压直流配电网是未来构建直流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压直流配电网多使用电缆作为传输线,而电缆线路的结构以及所处环境都会对电流差动保护的性能产生极大影响.采用一种基于贝瑞隆模型的新型电流差动保护方案,可有效消除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通过实例仿真分析,验证了其相比于常规电流差动保护,缩短了2/3的延时,极大地提高了电流差动保护的速动性.  相似文献   

13.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及特点,主要就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数据通信和低压用户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以及与其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超高频UHF (Ultra High Frequency)射频识别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移动机器人自定位的RFID自适应功率调节方法.在粒子滤波算法中,采用马氏距离作为粒子权重的评价函数,避免了粒子分离问题;同时,给出了粒子滤波定位性能的评价指标,并依此动态调节RF(Radio Frequency)功率,来适应当前局部环境中标签的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精度较高且一致性较好,同时优化了系统能耗.  相似文献   

15.
级联有源滤波器拓扑结构简洁,可不经变压器直接接入中压配网,但级联单元的数目大,控制繁杂,并且直流侧电容电压存在不均衡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中压级联有源滤波器分层控制策略,分离系统上层主功能控制和下层单元控制,扩大主控制计算的时间裕度,实现较复杂的控制算法,并保证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同时提出一种硬件辅助箝位电路及其软开关控制策略,实现直流侧电容能量交换与均压控制,并且通过相位与模式控制使辅助回路开关零电压(zerovoltage switching,ZVS)运行,提高辅助回路效率,降低开关噪声。仿真和实验研究证明:分层控制策略与软开关辅助箝位措施是实现中压级联有源滤波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型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IGCT及其在煤矿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GCT是一种新的理想的中压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它具有高电压、大电流、低导通损耗、高开关频率、易于串联等优点,因此适用于中压变频,在煤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压配电网大功率非线性负载谐波治理问题,提出一种用于10/6.6 kV中压配电网的新型大容量混合型电力滤波器(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HAPF)。它由有源滤波器(activepower filter,APF)、基频谐振电路(undamental resonance circuit,FRC)和无源滤波器(passivefilter,PF)3部分组成。APF和FRC并联后直接和PF相连,而未使用变压器。FRC用于吸收流过PF的基波无功电流,使流入有源滤波器的电流大大降低。APF采用基于二极管中点箝位式(neutral-point-clamped,NPC)三电平结构,使有源滤波器的工作电压大大提高。对该混合型滤波器滤波原理、无源滤波器的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混合型有源滤波器非常适用于大功率非线性负载的谐波抑制。  相似文献   

18.
配电变电站典型接线的可靠性非同调元件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配电变电站接线形式、断路器等设备可靠性参数及负荷水平等因素,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可靠性非同调元件。辨识出可靠性非同调元件并使其退出运行可有效改善系统可靠性。给出了配电变电站可靠性非同调的定义,以及可靠性非同调概率、频率及非同调电量等指标用以描述系统的可靠性非同调程度,基于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评估原理给出配电变电站非同调元件辨识方法。理论分析和算例表明:配电变电站高压侧母联断路器在单台变压器容量满足负荷需求时可能成为可靠性非同调元件,且断路器等设备可靠性参数对系统可靠性非同调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IGCT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传统GTO性能的基础上对集成门极可换向型晶闸管IGCT的性能进行了研究。IGCT具有传统的GTO和IGBT的某些优点,适合于中电压大功率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