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办学日益规范,我国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共同竞争和发展的格局,民办高校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导致民办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及困难.该文通过分析民办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现状,分析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应的问题,指出民办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改进策略,促使民办高校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从而全面提升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水平,增强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高层次人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加强了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但在人才引进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阻碍了其人才引进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要性,探讨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高层次人才的合理引进和科学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现有高校人才引进和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以从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改善高层次人才管理方式、健全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着手,改进高校人才引进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学校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国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建设。江西省作为不发达地区,在高校高层次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着顶尖人才匮乏、国际化程度不高、引进规划不科学、引进机制不完善和配套政策不健全等问题。高校推进高层次人才建设应该加强人才的激励工作,应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坚持"过去"激励和"未来"激励相结合、坚持激励、管理和监督相结合、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力资源重要性的日益突显,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争夺战越来越激烈,人才流动也越来越频繁。民办高校在教育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更大挑战,无论是资金财力、办学条件、科研水平,还是学术环境、工作环境等方面与重点高校相比较都处于劣势地位。在诸多劣势条件中如何保持民办高校建设的活力,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引进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建立激励性的薪酬制度已成为民办高校人才引进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民办高校发展带来新的机会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来自国内外各类高校的竞争,而高校之间的竞争,最终取决于教师能力水平与工作积极性的发挥。而当前困扰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正是师资力量的薄弱。在我国民办高校里几乎都存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留住问题,由于高层次人才缺乏,无奈之下只好请一些挂名的教授,以提高学校声誉和知名度。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入民办高校的建设中,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使学校的发展充满后劲和活力。因此,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市场化机制不健全已成为制约人才发展的瓶颈.该文通过对重庆市13所高校引进海外人才的问卷调查,获取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市场化的现状及相关数据,从6个方面提出完善重庆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市场化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东静 《科技信息》2013,(16):118-118,1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引进是实现"人才强校"战略的一项根本措施,近几年国内高校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有效促进了高校整体水平的提升,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千人计划"     
中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知识产权战略,核心是人才问题.以留学人才为主体的海外人才是中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之一.2008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召开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的意见>,要求分层次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0.
周惠超  周惠昨 《科技信息》2013,(5):154-154,188
人力资源是民办院校竞争力、发展力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是民办院校管理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在人才的引进、使用和稳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人才强校"战略的中心工作和关键。由于人才基础薄弱、缺乏学术梯队等,新建本科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尤为艰难。肇庆学院创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教学和创新科研团队为抓手,构建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为学校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09年起,安徽省科技厅启动院士工作站组建计划,探索"柔性引进"高端领军人才方式为了促进地方企事业单位与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自2009年起,  相似文献   

13.
卜欣立  张会欣 《科技信息》2011,(26):149-149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和工作环境;探索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互动模式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公布的第2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名单中,河海大学唐洪武教授入选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王媛教授、苏怀智教授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即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是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并行、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重点支持计划。该计划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牵头实施,分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  相似文献   

15.
孔娜 《科技信息》2012,(14):83-84
韩国、新加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上的先验举措,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剖析韩国、新加坡引进高层次人才战略的现状,以探讨我国深化引进高层次人才战略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天长市积极探索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不断打破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瓶颈”,先后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天长、献智天长、服务天长。近三年,全市已柔性引进外国专家10多人次,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450多人次,嫁接科研成果60多项,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5):F0002-F0002
4月14日四川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才办主任王川作了“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推进‘两个加快’提供人才支撑”的主题报告。为组织实施好四川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王川强调,一是切实增强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8.
钱宽  张凯 《今日科技》2020,(5):52-55
当前"双一流"建设中,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对省属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驱动下,省属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增长迅速,并取得一定引才实效。从省属高校视角出发,以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战略为指导,探讨了省属高校存在自身区分度不足、过度偏重物质待遇、对成果产出限制过多等问题。基于对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困境的原因分析,提出省属高校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工作的变革途径,建议从提升引才专业度、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助推学科建设,实现省属高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自行公布了其打探到的"千人计划"首批入选者名单,一时引发了科研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及相关问题的思考与热议.尽管中组部尚未正式对外发布首批"千人计划"入选名单,但对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决策的探讨,仍不失未雨绸缪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目前高校附属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实践经验和取得的成效,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