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1MH2SO4,Ce(Ⅲ)在铂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伏安图表明,电位扫描速度为0.050Vs^-1时氧化峰电位Epa=0.92V还原峰电位Epc=0.64V,△Ep=0.28V,能峰电位随扫描速度而变化,峰电流Ipa和电位扫描速度的平方根√v不成线性关系:Ce(Ⅲ)在铂电极上的电荷迁移为准可逆过程,生成的Ce(IV)对Mn(Ⅱ)有均能催化氧化作用,催化电流峰电位在1.26V处,催化反应受Mn(Ⅱ)。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在裸银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在PH=7.0的KH2PO4-K2HPO4缓冲 溶液中,BSA在裸银电极上有一对淮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当扫描速度为20mV/s.BSA浓度为1.2*10^&-7mol/L时,峰电位分别为+0.20V和+0.05Vvs.SCE。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银丝汞膜电极为工作电极,在0.10mol/LNaOH溶液中经100℃水浴加热20min后,用线性扫描伏安仪制作CEx的阴极还原曲线,其峰电位-0.75V(VSAg/AgCl),浓度在2.0×10-7~2.10×10-6molL-1;2.0×10-6~2.0×10-5molL-1范围内,峰高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i(格)=1.286×106c-0.1504(r=0.9958,c:2.0×10-5~2.0×10-6mol/L);i(格)=1.23×106+0.7870(r:0.9973,c=2.0×10-6~2.0×10-7molL-1).方法应用于胶囊中CEx的含量测定并与药典法相比,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利用循环伏安等方法对其降解产物电化学行为进行初探,该体系属于准可逆吸附体系.  相似文献   

4.
部分取代苯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QSB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hems3D中量子化学MOPAC-AM1法计算了7种间苯胺类和8地苯酚的分子量高占有轨道能EHOMO、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用QSAR程序软件包查得分子体积Vm。结合分子连接性指数(^3X,^3X^v)对生物降解二级速率常数对数lgKb进行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QSBR)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如下两个回归方程:lgKb=-0.832-0.118Vm+1.748^3X^v,n=15,R^2=0.832,SE=0.577,F=29.7,p=0.000。(1)lgKb=0.124Vm+1.749^3X^v,n=15,R^2=0.998,SE=0.5591,F=4148.99,p=0.000.(2)  相似文献   

5.
葡萄糖对磷酸盐生理溶液电还原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在负电位区葡萄糖的电还原的两个很好氧化还原峰[E_(pc)=-0.715V和E_(pa)=-0.615V.对于Ag/AgCl电极,在37℃],其葡萄糖在磷酸盐生理溶液中的浓度与还原峰电流密度呈线性。详细地讨论了这一电化学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在1MH2SO4中,Ce(Ⅲ)在铂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伏安图表明:电位扫描速度为0.050Vs-1时,氧化峰电位Epa=0.92V。还原峰电位Epc=0.64V,△Ep=0.28V,且峰电位随扫描速度而变化,峰电流Ipa和电位扫描速度的平方不成线性关系;Ce(Ⅲ)在铂电极上的电荷迁移为准可逆过程,生成的Ce(Ⅳ)对Mn(Ⅱ)有均相催化氧化作用,催化电流峰电位在1.26V处,催化反应受Mn(Ⅱ)离子向电极表面的扩散控制,Mn(Ⅱ)的氧化产物为MnO2。但Ce(Ⅳ)的催化能力与其在铂电极上再生的速率有关。在本实验条件下,催化作用的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在0.05mol·L-1NH4Cl溶液中,富集电位-1.10V(Ag/AgCl)、富集时间120s、扫速120mV·s-1时,氟哌酸出现一吸附伏安还原峰,峰电位为-1.48V.用线性扫描与循环伏安法、交流极谱和恒电位库仑法等手段研究体系的伏安行为及电极反应机理.测得扩散系数D=9.38×10-7cm2·s-1,电极反应电子数n=2,电子转移因数α=0.51,参与电极反应H+数x'=1.体系吸附符合Frumkin吸附等温式,吸附因数β=3.2×105,吸引因数α=1.2,吸附自由能ΔG°=-31.4KJ·mol-1,实验表明,体系属不可逆吸附波.  相似文献   

8.
手性膦(L)配位的钯化合物PdCl2L2,L=2-MBPA(1);L=3-MBPA(2),在DMF中的循环伏安法电化学研究表明,二个化合物的氧还性质相近,与膦在D-醣上的碳取代位置无关.化合物的氧还反应有一个还原峰和两个氧化峰.比较化合物(2)在乙氰和DMF中的CV图,显示两个氧化峰系由溶剂配位后的还原产物[PdL2(Solvent)2]1-氧化而得  相似文献   

9.
在pH4.5的HAc-NaAc介质中,Ni(Ⅱ)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生成络合物,于-0.95V(vs.SCE,下同)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波峰电流与Ni(Ⅱ)浓度在0.005~1.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0.95V处的极谱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Ni(Ⅱ)还原产生,络合物组成为Ni(Ⅱ):PMBP=1:1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采用离子交换法分离干扰离子,用于钢样中镍的测定,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对氯苯甲酸-邻菲罗啉铕配合物的晶体。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其结构式为Eu2(p-ClBA)6(phen02(p-ClBA;对氯苯甲酸,酸根离子;phen:1,10-邻菲罗啉)。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a=1.0054(2),b=1.1858(3),c=1,4349(7)nm,α=110.52(3),=96.52(3),γ=101.95(2)^-0,V=1.53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镉试剂2B在滴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用分光光度法和不同pH下的极谱行为证明了,在含50%甲醇的pH=3.5的B—R缓冲溶液中,三个极谱峰对应的三个电活性基团分别是:-N=N—(—0.37V as.SCE),—N-N—NH—(-0.43V),—NO_2(-0.72V);研究了在含50%甲醇的pH=11.7的B—R缓冲溶液中,Cadion2B的电极反应性质和机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将单、双螺旋的小牛胸腺DNA膜修饰在热解石墨电极上,研究了过氧化氢酶的直接伏安和电催化性质.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Cat)-DNA膜上显示出一对很好的几乎可逆的循环伏安峰,在50 mmol·L,pH为7.0磷酸缓冲溶液中,扫描速度为0.1 V·s-1情况下,单、双螺旋DNA膜上,其式电位分别为-0.223 V和-0.209V,其还原和氧化电子传递速率常数值分别为ks,red=21.0 s-1;ks,ox=33.0 s-1和ks,Red=13.5 s-1;ks,ox=13.3 s-1.在pH为3.81~7.72的范围内,Fe(Ⅲ)/Fe(Ⅱ)电对的还原电位随pH呈线性变化,表明一电子的转移伴有一质子的耦合.另外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见,在中性pH条件下,过氧化氢酶在DNA膜中保持了原有的结构不变.此外,我们还研究得到在DNA膜中过氧化氢酶保持了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活性,并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4A沸石和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为修饰剂,制备了沸石/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对多巴胺的选择性测定。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在铁氰化钾溶液中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而且可逆性较好。在沸石/离子液体修饰电极上,抗坏血酸和多巴胺的峰电位差大约为225 mV;在抗坏血酸存在下,多巴胺的峰电流与浓度在5.0×10-8 mol·L-1到9.0×10-6 mol·L-1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9×10-9 mol·L-1(S/N=3)。该电极具有高灵敏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多巴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以石墨为基体的铁氰酸钴膜化学修饰电极。该电极在以NaCl为支持电解质的溶液中,循环扫描时,显示出两对可逆氧化还原峰(分别位于0.4V及0.8V)。实验证明该电极能催化氧化I-。在还原支的0.4V处,还原电流对2~200ppmI-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在氧化支的0.8V处,氧化电流则对0.5~20ppmI-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下限为0.2ppm。回收率为96.1%~105%。应用该电极测定了海水及食盐中的I-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Au-Gemini纳米复合物修饰的玻碳(GC)电极表面,制备了HRP修饰电极(HRP/Au-Gemini/GC),研究了HRP在Au-Gemini纳米复合膜中的直接电化学,考察了其对H_2O_2的电催化还原作用.研究表明,HRP在Au-Gemini纳米复合膜中发生了准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其氧化峰峰电位(E_(pa))和还原峰峰电位(E_(pc))分别为-0.236 V和-0.273 V.HRP/Au-Gemini/GC修饰电极对H_2O_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响应,其表观米氏常数K_m=2.0×10~(-5)mol/L,H_2O_2浓度在1.0~7.0μmol/L范围内与催化电流呈线性关系.该研究为实现氧化还原酶的直接电子传递和生物传感器的构制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L-半胱氨酸作为电极修饰剂,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L-Cys/GC电极的制备和DA在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DA在pH=6.68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在L-Cys/GC电极上产生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180 V和Epc=0.125 V(vs.SCE).同时用伏安法测定DA的线性范围为1×10-3~1.0×10-6 mol/L,检出限可低达1.0×10-7mol/L(S/N=3).对1×10-4 mol/L DA平行测定50次,其相对标准偏差约为2.5%.该电极可望进一步发展为微电极,用于生物活体内的神经递质DA的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17.
以L-半胱氨酸作为电极修饰剂,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L-Cys/GC电极的制备和DA在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DA在pH=6.68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在L-Cys/GC电极上产生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180 V和Epc=0.125 V(vs.SCE).同时用伏安法测定DA的线性范围为1×1...  相似文献   

18.
系统报道了金属富勒烯Dy@C82固体膜在有机溶剂及水溶液中,以及Dy@C82嵌入DDAB(Didodecyl Dimethyl Ammonium Bromide)中形成的Dy@C82/DDAB膜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Dy@C82的前三价负离子及一价正离子在水溶液中是稳定的。Dy@C82/DDAB膜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类似于溶于有机溶剂中的Dy@C82出现了对称性很好的3对还原峰及1对氧化峰。由于与DDAB的体积较大的阳离子形成离子对,膜中Dy@C82的-1到-3价离子在水溶液中对氧气很稳定。还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石英晶体徽天平(EQCM)等技术对膜的性质、表面形貌及反应机理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银掺杂聚L-苏氨酸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多巴胺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银和L-苏氨酸在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聚合的条件,制备了银掺杂聚L-苏氨酸修饰电极。并研究了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多巴胺的新方法。在pH=6.5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20mV/s,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产生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218V,Epc=0.189V。用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时,峰电流与多巴胺浓度分别在8.00×10-7~1.00×10-5和1.00×10-5~1.0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用于药物中多巴胺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Li~+/TiO_2/ITO工作电极的制备及其异相反应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ITO导电玻璃基片表面制备一层TiO2薄膜,将其作为工作电极,与作为参比电极的饱和甘汞电极、作为辅助电极的铂黑电极、作为电解质溶液的碳酸丙烯酯+高氯酸锂一起构成三电极测试体系.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在电极电势分别在±0.5 V,±1.0 V和±2.0 V时的循环伏安曲线.结果表明,扫描电位在±2 V时,循环伏安曲线出现明显的Li+注入峰和抽出峰,Li+在电解质溶液和TiO2层中的扩散速度是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决速步骤;而扫描电位在±1 V和±0.5 V时,循环伏安曲线没出现Li+注入峰和抽出峰,工作电极电位是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决速步骤;研究工作电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