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掌握青海省部分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牦牛球虫病的流行规律,本研究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祁连县和黄南州尖扎县采集1月龄,3月龄,8月龄和1岁以上的牦牛粪便587份,用蔗糖漂浮法进行球虫卵囊检查。结果表明:球虫卵囊阳性粪便为310份,占52.81%。临床引起的腹泻率为23.85%。海晏、祁连、尖扎县牦牛球虫感染率分别为47.85%,48.92%和63.53%,各地之间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3月龄的球虫感染率最高(79.22%,P0.05),1月龄内的牦牛球虫感染率为最低(17.72%,P0.05)。共发现牦牛感染13种艾美尔球虫,其中Eimeria bovis,E.canadensis,E.ellipsoidalis和E.zuernii为调查地区牦牛球虫感染的主要虫种,均为致病性较强的虫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中药不同配方对鸡感染性球虫卵囊的杀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期、大量使用抗球虫药带来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笔者用不同的3个中药配方及复方磺胺间氧嘧啶钠、百球清、球痢净进行了鸡感染性球虫卵囊的杀灭对比试验.结果显示A,B,C配方对柔嫩鸡感染性球虫卵囊都有杀灭作用,最小杀灭浓度分别为:250.00,125.00,500.00mg/mL.而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百球清、球痢净的蛰小杀灭浓度分别为10.00,25.00,7500μg/mL.临床试验的数据也说明中药配方可以替代抗球虫药对鸡球虫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石榴皮、白头翁、青蒿、紫茎泽兰、秦皮、五倍子等6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选用0.25、0.5、1.0 g/m L的单味药物对未孢子化的兔球虫进行体外抑制试验,连续7 d观察18个试验组球虫卵囊孢子化的情况。结果表明,所选用的6种中草药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1.0 g/m L的五倍子,抑制率为41%;其次是0.5 g/m L的秦皮,抑制率为30%;效果较差的是0.25 g/m L的紫茎泽兰和0.25 g/m L的石榴皮,抑制率分别为9%和8%;最差的是1.0 g/m L的石榴皮,抑制率仅为6%。  相似文献   

4.
家鹅球虫种类调查及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江苏省扬州、盐城地区的鹅球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鹅球虫感染率为74.4%.共鉴定出6种球虫,即:Eimeriaanseris、E.fulva、E.hermani、E.nocens、E.stigmosa、Tyzzeriaparvula.12日龄无球虫感染仔鹅感染5×104个混合卵囊即发生死亡.通过单种卵囊接种试验获得了5种球虫的纯种卵囊并对它们的一些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为这些球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三种药物对鸡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瘟毒杀星散、球痢清、地克珠利三种不同的抗球虫药物进行抗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效力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药物的高剂量组即300mg/kg饲料混饲,其抗球虫指数(ACI)均在185以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中剂量组即250mg/kg饲料混饲,球痢清和地克珠利组的死亡率分别比瘟毒杀星散组高4.1 5%和3.55%,差异显著(P<0.05),卵囊值差异亦显著(P<0.05),但抗球虫指数(ACI)、病变值差异不显著(P>0.05).瘟毒杀星散低剂量组与球痢清和地克珠利低剂量组相比,其相对增重率、抗球虫指数(ACI)和病变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卵囊值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柔嫩艾美尔球虫厦门株(Eimeria tenella)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卵囊分离方法从厦门地区饲养的鸡盲肠中获得艾美尔球虫,经显微观察、测量和感染实验,从寄生部位、卵囊形态、孢子化时间和潜伏期等指标测定,实验结果:采用琼脂板方法分离和挑选单卵囊方法进行感染效果理想,单卵囊感染小鸡成功率为60%.该球虫寄生在鸡盲肠部位,其余部位未发现,卵囊形态长卵圆形,长25.80(23.5~28.5),宽20.86(18.5~23.5),长/宽:1.23(1.21~1.27),27℃条件下孢子化时间为20 h.,潜伏期为146 h.与国内一些株进行比较存在差别,确定该艾美尔球虫为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tenella),并定名为柔嫩艾美尔球虫厦门株.  相似文献   

7.
鸡艾美耳球虫单卵囊分离与种类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建立鸡球虫纯株,选用1~5日龄雏鸡,采用琼脂块单卵囊分离法对实验室保存的6种11株鸡球虫进行纯化,并选用2周龄雏鸡,对每个虫种/株选取1个单卵囊分离物进行增殖和种类鉴定.结果单卵囊接种179只,获得单卵囊分离物42个,单卵囊分离成功率23.46%;对11个单卵囊分离物,通过测定寄生部位、潜在期、孢子化卵囊大小、形状指数(长/宽)、孢子囊大小、最短孢子化时间等指标,鉴定出1个分离物为堆形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2个分离物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6个分离物为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1个分离物为变位艾美耳球虫(E.mivati)、1个分离物为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本研究表明琼脂块单卵囊分离法简便易行、成功率较高,同时提示实验室保存的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被柔嫩艾美耳球虫污染.  相似文献   

8.
家禽球虫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在家禽产业中,由于球虫病引起的经济损失非常大,有时雏鸡的感染率可达80%~100%,死亡率达20%~50%,因球虫病造成鸡群生长滞缓,产蛋下降等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感染家禽的9种艾美尔球虫(Eimeria spp)是:柔嫩艾美尔球虫(E.tenella)、布氏艾美尔球虫(E.brunetti)、毒害艾美尔球虫(E.necatrix)、堆型艾美尔球虫(E.acervulina),巨型艾美尔球虫(E.maxima)、哈氏艾美尔球虫(E.hagani)、变位艾美尔球虫(E.mivati)、和缓艾美尔球虫(E.mitis)和基前艾美尔球虫(E.praecox)。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球虫病一直是家禽中发病最高的疾病。为了防治球虫病,长期以来世界上普遍使用药物防治,在美国一年销售抗球虫药的金额就高达八千万美元以上,欧洲经济共同体是2700万英镑以上。  相似文献   

9.
将 60只 11日龄公雏随机分成 6组 ,分别为不感染不给药组 ,感染不给药组 ,中药Ⅰ组 ,中药Ⅱ组 ,盐霉素组和地克珠利组。除不感染不给药组的鸡只外 ,其余全部试验鸡每只口服接种混合球虫卵囊 2 .4× 10 5 个。根据各组鸡的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病变记分、血便记分和抗球虫指数等指标进行药物疗效判定。试验结果表明 :中药Ⅰ存活率达 10 0 % ,相对增重率为 94.94% ,平均血便记分 1.0 ,病变值和卵囊值均为 5 ,抗球虫指数183.94,为高效抗球虫药 ,其效果与地克珠利相近 ,但显著高于盐霉素组。中药Ⅱ抗球虫指数仅为 131.67,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0.
在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的藏马鸡中进行了地克珠利预混剂、地克珠利饮水剂、氯苯胍的抗球虫试验,以卵囊减少率作为主要试验指标,观察其抗球虫效果。结果表明:地克珠利预混剂、地克珠利饮水剂卵囊减少率均为99.5%,相对增重率分别为84.9%和92.9%,而氯苯胍的卵囊减少率为95%,相对增重率为59.1%。表明地克珠利是一种高效的抗球虫药,能有效的控制藏马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卵囊分离方法从厦门地区饲养的鸡盲肠中获得艾美尔球虫.经显微观察、测量和感染实验.从寄生部位、卵囊形态、孢子化时间和潜伏期等指标测定.实验结果:采用琼脂板方法分离和挑选单卵囊方法进行感染效果理想。单卵囊感染小鸡成功率为60%.该球虫寄生在鸡盲肠部位.其余部位未发现.卵囊形态长卵圆形.长25.80(23.5~28.5).宽20.86(18.5~23.5).长/宽:1.23(1.21~1.27).27℃条件下孢子化时间为20h..潜伏期为146h.与国内一些株进行比较存在差别.确定该艾美尔球虫为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并定名为柔嫩艾美尔球虫厦门株.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对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中草药对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将未孢子化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分别在质量浓度为0.25,0.50,1.00g/mL常山、青蒿、白头翁、秦皮的药物中进行培养,于第4天、第6天观察球虫卵囊的孢子化率。结果表明,所用中草药对球虫卵囊的孢子化率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常山抑制效果最差;质量浓度为0.25g/mL时,以白头翁、秦皮抑制效果最好;1.00g/mL时,长时间(6d)处理以白头翁、青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家禽的十三种球虫卵囊记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家禽的球虫通常寄生于禽体肠上皮细胞内,对家禽具有致病性.本文记述了寄生于广州市家禽的3属13种球虫卵囊:艾英虫属(Eimeria Schneider,1875):计有11种.此属球虫卵囊内含有4个孢子,每个孢子内又含有2个子孢子.  相似文献   

14.
范薇 《实验动物科学》2007,24(1):50-51,47
目的探求一种安全高效的驱治高原鼠兔球虫的方法。方法选用复方伊维菌素干悬浮剂和天字球虫粉2种抗寄生虫药,采取经口给药(灌服和加入饲料、饮水),观察驱治效果。结果实验室检测到高原鼠兔感染的球虫属艾美尔科,艾美尔属,初步鉴定出5个种,总感染率87.09%(108/124)。给药1 d后,阳性率下降为39.51%,30 d后为14.51%,第45 d为0。结论针对野生感染的球虫,采用复方伊维菌素干悬浮剂和天字球虫粉联合驱治效果良好,为人工饲养高原鼠兔的寄生虫病防治和寄生虫质量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作者于1989年12月至1990年1月用美国默沙东药厂提供的安保乐(AMPR OL)、瑞士引进的三字球虫粉(Esb3)和国产的氯苯胍(Robenidine)等三种药物对成都麻羊球虫进行了驱除效果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三字球虫粉效果最好,卵囊减少率达94.8%,其次是安保乐,卵囊减少率为78.7%,氯苯胍有一定驱虫效果,卵囊减少率为50.8%。三种药物对优势种阿氏艾美耳球虫的驱除效果:三字球虫粉的卵囊减少率为97%,安保乐为79.2%,氯苯胍为78.1%。由上看出,氯本胍的总计卵囊减少率虽然较差,但对优势种阿氏艾美耳球虫却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在驱麻羊球虫时仍可将氯苯胍与三字球虫粉和安保乐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选用220只10日龄海兰褐公雏口服柔嫩艾美尔孢子化卵囊制造人工感染球虫病模型,以相对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盲肺病变值和盲肪卵囊值等为观察指标,以抗球虫指数为判定标准,观察地克珠利与马杜霉素联合应用的抗球虫作用。结果表明:地克珠利与马杜霉素以临床单用剂量联用呈中效,ACI值为162.9:以临床单用剂量的0.8倍、0.64倍联用均呈强效,ACI值分别为192.1和206.5;而低于临床单用剂量的0.512倍联用呈弱效或无效。  相似文献   

17.
引言兔球虫(Eimeria Stiedae Lindemann和Eimeria Perforans Leuckart)能引起家兔的球虫病。这种病是家兔一种普遍的传染病,在国内、外均有流行,对家兔危害较大,尤其对断奶前后的幼兔,危害更为严重,死亡率可达80%以上。有的幼兔虽然幸免死亡,长成了成兔,表面上恢复了健康,但实际仍有球虫寄生成为带虫者,不断地排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海南省海口等八个县(市)2000只家兔的球虫种类研究,发现有一个属、十二个种。它们是艾美尔属(Eimeria),斯氏艾美尔球虫(E.stiedae Lindemann),黄体艾美尔球虫(E.flavescens Marotel and Guilhon),穿孔艾美尔球虫(E.perforans Leuckart),中型艾美尔球虫(E.media Kessel),无残体艾美尔球虫(E.irresidua Kessel and Jankiewicz),梨形艾美尔球虫(E.piriformis Koflan and Pospesch),盲肠艾美尔球虫(E.coecicola Kheisin),肠艾美尔球虫(E.intestinalis Kheisin),松林艾美尔球虫(E.matsubayashiiTsunoda),大型艾美尔球虫(E.magna Perad),长型艾美尔球虫(E.elongataMarotel aild Guilbon),小型艾美尔球虫(E.exigua Yakimoff)。并对种的特征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9.
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选育及相关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早熟株与母株之间基本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运用Jeffers创立的艾美耳属球虫早熟株选育方法对E.tenella进行了连续26代的早熟选育,并通过对早熟株与母株的孢子化卵囊大小、繁殖能力以及致病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E.tenella早熟株与母株之间基本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经过早熟选育后,其潜在期由母株的141 h缩短至118 h;早熟株的孢子化卵囊大小比母株的明显减小(P<0.05);繁殖能力与母株的相当(P>0.05);在致病性方面,4个剂量组的早熟株平均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母株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增重显著下降(P<0.05或P<0.01);4个剂量的早熟株组死亡率均为0,而母株组分别为0,25%,25%及31.3%;感染剂量越大,早熟株与母株间病变记分差异越显著.经选育的E.tenella早熟株具有潜在期缩短,致病性较母株弱以及繁殖力与母株相当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析中亚地区盐湖卤虫卵品系特性并促进其在水产育苗中有效应用,本研究对原产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盐湖的商品卤虫卵进行生物学和营养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合卵径为251.3~287.1μm,属较大型卤虫卵;脱壳卵径为235.5~265.2μm;卵壳厚度为4.9~12.2μm,与水合卵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Ⅰ期无节幼体体长范围为429.1~500.8μm.选择产量较大且较稳定的Tike、Halibiekoe和Kuchuk盐湖卤虫卵(分别命名为K3、K4和R3),测定其在25℃、28℃和31℃孵化率和同步性,发现K3品系在3个温度下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28℃孵化率最高,为(89.0±1.7)%,25℃孵化同步性最好,为7.7 h,该品系适应温度范围较广;K4和R3品系在3个温度下孵化率差异显著(P0.05),25℃孵化率最大,分别为(88.0±2.6)%和(85.3±2.1)%,且同步性也较好,分别为8.2 h和7.4 h,说明这两个品系适于较低温度孵化.11个品系脱壳卤虫卵蛋白质含量(以干质量计)为49.19%~54.09%,脂肪酸含量(以干质量计)为92.81~144.86 mg/g,所有品系均含有EPA(C20∶5),含量(以干质量计)为0.63~13.24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