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席卷东南亚、南亚、非洲12国,波及印度洋东、北、西侧海岸。截至发稿时,此次海啸已造成二十多万人死亡,同时也给人类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啸大劫难。海啸的破坏力不言而喻。那么,什么是海啸?它是怎样形成的?目前我们该如何才能将海啸对人类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呢?海啸,也叫“津波”、“津浪”,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海浪,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所激起的灾难性巨浪。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海底地质基础出现垂直断层、里…  相似文献   

2.
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地震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剧烈震动后,巨浪呼啸,越过海岸线,迅猛地袭击城市村庄。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  相似文献   

3.
正作用非同一般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它的波长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虽然在茫茫的大洋里里波高不足一米,但是在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至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由于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和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水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  相似文献   

4.
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扫荡了印度洋沿岸,顷刻间,沿岸建筑荡然无存,瞬间夺去了二十余万人的生命。灾难过后,人们仍心有余悸,并感叹大自然的巨大威力。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地震还无法预报,对海底地震就更显得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5.
最近,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袭击了日本北部沿岸数十座城市和乡村,高达10米的海浪将房屋、车辆、集装箱和居民卷走,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继印尼大海啸之后,海啸这种灾难性的海浪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分析智利8.8级地震海啸对中国的影响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海底山体滑坡或者海底核爆炸等产生的具有超长波长和中等周期的大洋行波。其中,海底地震引发的地壳垂向错动可造成大面积水体的突然升降,形成一系列波长数十至数百千米、周期2~200min的长重力波,一般称之为地震海啸。海啸在大洋中传播数千千米而能量衰减甚小,当其行进至浅水区时,波速变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海浪预报方法的分类和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半经验半理论预报法、经验统计预报法、数值预报法3类传统的海浪预报方法区域化显著,模型建立困难,并且对于实时性数据要求较高。此外,还分析了海浪预报的发展趋势,展望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等新技术在海浪预报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对中国降水和沿海自然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暖池指数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对中国降水和沿海自然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暖池面积指数对中国降水有一定的预报意义,北界指数对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他一些地区的降水具有很好的预报性,面积指数与中国沿海台风次数的年际变化呈负相关关系,与1950年以后海冰灾害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与灾害性海浪的发生频数关系不大,与海啸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海浪的巨大动能和海底宽阔的环境,建立海底电站有重大经济效益。探讨了可用于海底电站的由浮筒、连杆、棘轮(或超越离合器)组成的海浪发电机构原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浪理论及预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从海浪谱,海浪统计分析,海浪预报方法及动力机制,破碎波和近岸的海浪5个方面回顾与总结了我国在海浪理论及预报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最后对我国新世纪的海浪研制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海啸对岸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实时监测远距离海平面是非常必要的.为解决目前GPS浮标只能监测局部海平面变化,海底光缆铺设难度大、维护费用高,雷达和卫星技术分辨率比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远距离海浪监测系统,以获得海平面高度变化,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为提高远距离测量精度,特别制作了一组标定杆实现长距离标定;改进Otsu算法,提出利用动态块阈值方法提取海浪特征,通过特征矩阵对海浪进行立体匹配,获得视差图像;使用RANSAC方法获得海平面的高度变化.比较海平面测量数据和公开数据可知,均方误差为6.67%,验证了该监测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余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6):7819-7821,7825
结合了日本311海啸和日俄在建的海底输气管道的基本情况,建立海底输气管道模型,并对其进行海啸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分析表明:①深水区域海啸对输气管道不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②浅水区域海啸能量陡增,所形成的海啸波会对管道造成破坏,其所受应力值已经超过了极限应力,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和适当的海啸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屈新岳  孙贵新  任绍俊 《科技信息》2009,(31):I0394-I0394,I0396
海洋水文预报是对一定海域未来一定时段内的水文状况作出的预测和通报,是海洋环境预报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对水文预报中"经验统计预报"和"数值预报"理论的论述,提出海流数值分析预报、回归分析预报和海浪预报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灾害性海浪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浪灾害是海洋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海洋灾害中导致人员死亡或失踪的最主要致灾因素,是各种涉海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工作必须考虑的动力因素,是中国海洋安全与保障工作必须面对的自然灾害。通过讨论灾害性海浪的常用定义和分类,评述了有关典型灾害性海浪特性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了主要灾害性海浪预报业务化现状,提出了灾害性海浪研究尚存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据报,今年1月7日和8日,太阳、地球与月球处在百年一遇的一条直线上,因此,各地均有大潮。国内外都作了这个预报。美国预报太平洋的海浪峰将比平时高出几米。广东省有关单位和我校共同作了精确计算,预报海浪峰没有那么高。后来,实测结果同这个预报相近,误差完全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由于这一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使沿海地区的工农  相似文献   

16.
海浪“哗、哗……”拍打着船身,一个长方型的 黄色大匣子被吊了起来,缓缓地从船上放入海中。仿 佛刚刚逃脱的蝎子般,它开始急速下潜,直奔深不见 底、黑不见影的海底。仔细瞧,它的肚脐眼上还挂着 一根长长的“脐带”,“脐带”的另一头仍留在船上。 奇怪!“脐带”还没断呢就急忙跑掉,是要钻探海底, 还是想捕获海怪?干脆跟上瞧一瞧,说不定有重大  相似文献   

17.
 SeisComP3 软件系统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款免费的、部分开源的地震实时监测与自动处理系统。根据地震监测、大地震海啸预警等工作需求,本研究组应用SeisComP3 系统提供的实用工具进行辅助功能开发,实现地震数据的实时汇集、共享与自动处理,为大地震海啸预警提供及时、可靠的地震基本参数。同时,基于SeisComP3 系统地震自动定位结果和实时波形数据,应用W 震相方法快速反演海啸强震震源机制解,为海啸数据模拟程序提供实际发震断层面参数解,提高后续海啸数值预报的准确性。实际应用表明:SeisComP3 软件系统为海啸业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保障和科技支撑,促进了海啸预警预报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22年1月15日世界标准时间4∶14,位于南太平洋汤加俯冲带火山链区域的Hunga Tonga-Hunga Ha’apai(HTHH,175.39°W,20.55°S)火山爆发并激发全球性海啸。聚焦火山喷发和海啸波的观测方法,介绍了海底传感器、大气波变化卫星图、电离层扰动对火山喷发和海啸的最新监测结果。结合该区域的地质构造与火山喷发历史资料,综述了2022年汤加HTHH火山喷发引起的海啸特征、最新观测手段,提出了对俯冲带火山海啸等进行详细的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基于观测综合量化研究海底火山大规模喷发对全球气候的潜在影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东南亚的海底地震是本世纪初全球最恐怖的自然灾害。科学家指出,一方面,海啸严重地破坏了海洋及其海岸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被人类工业经济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加剧了海啸对人类的威胁。全球变暖、污染及人  相似文献   

20.
分析小掠射角海底反射特性与浅海环境噪声场垂直相关的关系,从而提取表征海底反射的参数.对某海域浅水区观测的海洋环境噪声数据进行垂直相关特性研究,并用于反演海底参数.鉴于海底参数之间存在耦合,采用分步反演的方法:首先利用曲线拟合或经验公式的方法获取海底反射相位,然后再反演海底反射幅度,最后将反演结果用于同海区的爆炸声声场预报,预报结果和试验测量相比,相对误差均小于10%.根据本文建立的噪声场垂直相关模型提取小掠射角海底反射参数,不需要限定特定的海底模型,反射损失中还包括界面散射的影响,可以有效地预报声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