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学习者学习日语的畏惧心理,在基础日语的教学中采用句素添入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消除学习者的畏惧心理,而且能够使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句型结构。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学习者和社会需求,以及提高日语学习兴趣,交际教学法的有效利用是目前日语实用性人才培养的一个有效方法.交际教学法重视培养交际能力,力求达到语法教学和语义功能教学的统一,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日语的语法体系和语用规则,而且能够将其语法和语用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交际.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中国大学英语专业的学习者,从第二语言(英语)到第三语言(日语)学习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和相互影响作用,探讨多语言学习的启示和教学方法的问题研究。结合目前第三语言(日语)的教学现状,让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中重视对比语法、语用教学的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利用语言迁移的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贺丽 《科技信息》2009,(28):133-133
近年来,随着许多高校开始增设日语专业。日语学习者也逐渐增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众多学习者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对日本文化,日本人心理等了解甚少,从而引起跨文化交际能力差。本文想就目前高校日语专业日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跨文化知识传授,阐述一下在日语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提出解决目前这一薄弱环节的几个对策。  相似文献   

5.
语言(语法)知识的缺失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新课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淡化了传统的语言(语法)知识传授方式,并不意味着不要语言(语法)知识。通过对高考考题和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的调查,提出应该重建新的语言(语法)知识体系,这不是要走回老路,而是在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性质的基础上对母语学习者、使用者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汉、英、日三语因语法结构的不同,分属不同类型。但因语际间存在共性和相似性,学习者在第三语言习得过程中,依然会出现借助前两种语言的习得经验来辅助学习的现象。以四川文理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日语习得为例,对习得过程中语音、词汇、语法三部分的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日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刘佳 《科技资讯》2010,(19):186-187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日语教育中存在忽视中日文化差异,没有专门的敬语课程等问题,通过联系教学实践,结合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探讨高校日语教学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仲倩 《科技信息》2013,(26):206-206
文化是学习一门语言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单纯止于语音语义语法的学习不可能学好一门语言。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进而阐述日语的语言特征,通过列举一些由于中日文化差异产生的错误理解和不得体表达的例子,来强调在二外日语教学中文化知识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芦立军 《科技信息》2012,(32):I0104-I0104
外语教学并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另一国家的语言教学,因为语言依托于该国的文化,这就导致不同国家的语言是不同的,如果脱离了该国的文化背景,而独立地进行语言教学,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教学。因此,日语教学如果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入手,单一地进行词汇、语法及文章的翻译则不能在本质上教授学生日语。本文从日语的词汇、语法、惯用语教学入手,探讨如何在日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浅析影响日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其教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敏 《科技信息》2010,(35):I0245-I0245,I0247
听力在日语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语言本身的因素外,还包括学习者的主观动机、听力技巧等语言外的因素。本文从语言内和语言外两个方面探究影响日语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听力教学的对策,以期对日语听力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影响学习者外语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有教材、教法等外部因素,也有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内部因素。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成了当代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语言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语言学习风格及其同语言教学的关系,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政府推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它的实施一方面是为了扩大投资需求 ,保证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和稳定 ,另一方面为了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但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限制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充分发挥 ,因此为配合货币政策的实施 ,今后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母语语法在目的语学习中的迁移,着重分析了母语迁移在语法上的主要表现,指出了由于各种语言的语法体系的不同,因而在动词形式、词序、并列句、复合句等方面的形式也不相同.学习者应在学习中注意两种语言的异同,及时输入新的信息,避免语言语法学习中的石化现象,尽快地排除母语所造成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学困生语言学习策略培训,提高学困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本文结合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了学困生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学困生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内隐认知视角下的英语语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人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4):120-123
内隐认知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我国当前英语语法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出内隐认知研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意义在于:在语法教学中,应当尽可能让学习去体验和感悟英语,从而使其内隐认知机制在英语语法习得中自动发挥作用;语法教学应当注意先内隐后外显的顺序;教学中要合理地综合运用内隐式语法练习和外显式语法练习。  相似文献   

16.
实现学习者自主学习是外语教学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探讨了自主学习的内涵,分析了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影响自主学习的心理情感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教学启示:转换教师角色,促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意志力的优化组合;采用积极评价,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减少学生的焦虑感。  相似文献   

17.
李娜 《科技信息》2012,(20):198-200,202
Recent years have seen a resurgence of interest in the role of grammar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Grammar teaching has become a preoccupation among more and more language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This paper sets out to compare the views of grammar teaching in the Grammar-Translation, Audio-Lingual and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points, the status of grammar teaching, the different methods in the instruction of grammar, the teacher’s role in grammar teach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three approaches with detailed examples and the effect of the three approaches to grammar teaching.It is concluded that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subscribe to an eclectic approach, that i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strong points of each approach and avoid their weak points. Moreover,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variables of learners and teaching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语言现象。一种语言中隐喻的使用反映了这一语言的使用者如何看待和解释他们周围的世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文化决定的。本文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分析讨论了文化因素对中国学习者正确理解以及产出目标语隐喻的影响,强调语言和文化的密不可分以及教授第二文化在二语教学中的意义和必要性,提出可以利用隐喻这个有效的工具唤起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