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媒介,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换信息的主要手段.但是文化差异无处不在,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颜色词语在英语和汉语中存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差异,这反映了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汉语姓名修辞主要包括在文学作品中将姓名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段和在现实生活中增强姓名的称名功能。姓名修辞着力点是从多角度综合各方面要素,为人物起一个合适的好名字。为达到修辞目的,可以从语音学、语汇学、语法学、语义学、文字学、文化学等角度开掘修辞要素。这些修辞要素包括音高、音色、节奏、结构、附加义、汉字形体、文化内涵等。  相似文献   

3.
王苗苗 《科技信息》2012,(34):200-200
姓名是汉英文化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姓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汉英姓名的结构和来源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揭示其中隐含着的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等各方面的信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东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姓名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包含特定的文化内涵。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对姓名的态度和看法有所不同。人们一致认为,翻译不只是语言活动,还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就人们普遍认同的这一观点,从中英姓名文化内涵比较的角度,如何正确处理中英姓名的翻译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浅谈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中的颜色词丰富多彩,且与社会文化思想有着密切联系,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英汉语言中的颜色词的对比,可以看出颜色词里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内涵。了解这些,对于正确使用英汉语言,进行成功的言语交际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一定社会的文化,而词汇作为语言的构建材料,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其文化的负载者。汉、英亲属称谓词是汉、英语言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仅反映社会的亲属关系,还积淀了民族文化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价值观念。本文以汉语亲属称谓词做参照系,通过对汉、英具有代表性的亲属称谓词作对比性地描写分析,旨在探索它们在宗族关系、长幼次序、背称面称的差异上反映的不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浅析英语习语、谚语、典故与西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谚语和典故。这些语言单位,特别是谚语和典故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在英汉语翻译时,了解相关的社会背景、人文历史、生活形态及文化内涵是很重要的。学习这些相关的习语、谚语和典故时,不仅能够增强对中西方两种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还有助于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林瑞娟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88-188,38
任何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谚语和典故.这些语言单位,特别是谚语和典故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在英汉语翻译时,了解相关的社会背景、人文历史、生活形态及文化内涵是很重要的.学习这些相关的习语、谚语和典故时,不仅能够增强对中西方两种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还有助于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作为定型词组或短句,习语是语言的精髓,是一个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习语翻译时,译者须忠实表达原文习语意义,注意习语中文化内涵、差异,尽可能保留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及民族特色等。本文从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历史典故、价值观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浅谈了习语的不同译法,使英汉语学习者从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角度翻译习语,加强其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的许多姓名富含寓意,许多英语姓名也不例外。它反映了英美民族的语言中蕴涵的历史、地理和阶级状况的丰富信息。本文从英美姓名的构成及含义、起源分析了英美姓名这一特殊系统中蕴涵的特殊文化,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1.
英语教学必须同所学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内涵词作为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内容研究的焦点。本文拟从英汉词语所负载的民族文化内涵义进行对比分析 ,指出英汉语言社会文化的差异 ,强调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注意深入到含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教学上  相似文献   

12.
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仅要培养其语言能力,更要提高社会文化能力。通过对英汉语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把文化导入教学过程,使学生树立文化意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人名英译的文化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人名负载着凝重的汉语言文化信息,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英译的一大难点。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场面浩大,涉及人物数百,翻译起来难度很大。小说的两个著名英译版本在翻译这些人名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缺损。针对此问题,在介绍汉语姓名系统的基础上,对杨、霍两个译本中人名的翻译进行分析,找出人名英译时的文化缺损,并探析这些文化缺损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数字是一个特殊的领域,从它产生时就被赋予各种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分析汉语数字中的文化内涵,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汉语数字的翻译策略:以“适度”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相似文献   

15.
谚语是一和语言的精髓之所在,"谚语是一个民族才智和精神的体现"。汉语谚语 的贴切英译对英语言文化多有贡献,然后由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使得这项工作殊非易事。  相似文献   

16.
从英语姓氏的演变看英国社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姓名是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姓名,与该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该民族社会、文化的映象。英语姓名是英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从各个侧面生动地展现了英国封建社会的全貌,忠实地记录着英国社会的历史,是研究英国历史的重要资料,可以说是研究英国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7.
姓名是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姓名,与该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该民族社会、文化的映象。英语姓名是英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从各个侧面生动地展现了英国封建社会的全貌,忠实地记录着英国社会的历史,是研究英国历史的重要资料,可以说是研究英国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英语国家姓名习俗特点及其文学作品中音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迪军  胡新颖 《科技信息》2007,(27):174-176
本文从意义、韵律和正字法等方面分析了英语国家姓名习俗,指出了姓名是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的社会历史现象。因此文学作品翻译中采取音译的办法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也试图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英、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与食物有关的隐喻性语言。以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对比分析英汉食物隐喻异同,有助于深化对隐喻的认识、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内涵以及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高丽娟 《甘肃科技纵横》2012,41(5):164-165,140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禁忌普遍存在于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并反映在英、汉语言中。本文从禁忌语产生的原因和演进着手,通过对英汉禁忌语的异同比较,指出英、汉语在宗教、性、"死"、体貌以及种族、民族及性别歧视禁忌语等方面都存在禁忌语,而英汉禁忌语的差异又主要体现在隐私、称谓、老龄和数字四个方面。英汉禁忌语的异同折射出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内涵,有助于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