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建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4):9158-9162
为改善中高温油田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针对敖古拉油田塔3井区开展了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可行性分析。依据微生物驱油的地质基础及筛选标准,敖古拉油田的地质参数和油水物性满足微生物驱油的基本条件。室内评价了2株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TY1和Bacillus subtilis TY2的乳化性能、驱油性能和配伍性。降蜡率在10%~25%,降胶率在15%~25%,降低原油黏度50%以上。天然岩心驱油实验提高采收率5-9个百分点,具备实施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注入水与储层岩石和流体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是油田注水开发(特别对于中低渗透砂岩储层)过程中“注够水、注好水”的前题条件,其配伍的程度直接影响注水井的吸水能力。因此,必须根据配伍性要求,对注入水的水质进行规范。文中从注入水损害地层机理出发,阐述了评价注水水质指标的技术思路,提出了配伍性注水水质方案的决策思路,并研制了相应的配伍性注水管理软件,对提高配伍性注水的操作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将新型水处理药剂天冬氨酸-谷氨酸共聚物(PAG)应用到油田水处理中,采用油田用防垢荆性能评价方法,对PAG的阻垢性能、与油田常用缓蚀剂和杀菌剂的配伍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盐分的油田水中,PAG对CaSO4,CaO3的阻垢率均达到95%以上,阻垢效果优良;与缓蚀剂羟基亚乙基膦酸(HEDP)、咪唑啉衍生物和杀菌剂异噻唑啉酮衍生物(MIT)、高纯二氧化氯(ClO2)均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这说明PAG适用作油田阻垢剂.  相似文献   

4.
油田集输系统中加入的絮凝剂要与地面各种油田处理剂相遇。对絮凝剂与油田助剂在现场使用过程中的配伍性的研究,有利于指导现场最优使用药剂。笔者依据油田生产过程中各助剂所使用先后次序,采用配伍实验,得到了絮凝剂在现场使用中与各油田助剂间的配伍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产出液高含水期油田的、具有提高残余原油采收率作用的廉价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重芳烃石油磺酸盐(HAPS)及其特殊的驱油方式,室内试验结果表明,HAPS与现场地层水配伍性良好ω(HAPS)为0.2%-0.3%的水溶液在产出液高含水情况下,可使残余原油采收率的累计增加保持在7%-8%的范围内,胜利油田弧南N-2801井区现场试验表明,低质量分数的HAPS驱具有明显的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采出原 物性较一般的水驱有显著的变化,对于非均质性不太突出的油藏,HAPS驱具有现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赵楠  王磊  孙雷  张辉  罗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4):1379-1385
为了探索乌石17-2油田注气开发方式可行性以及进一步提高油田开发效果,从室内实验角度出发,对三种气体(N_2、CO_2、烃类气)开展了注气膨胀实验、细管实验、长岩心驱替实验,并进行对比分析及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N_2在地层条件下表现为非混相驱,其对原油的降黏及膨胀能力有限,后期气窜明显,注气突破时间较早,突破前采出近90%左右的原油,而突破后基本为无效注气,几无产出。室内驱油效率仅为36.3%,开发效果差。烃类气、CO_2与地层原油相态配伍性要好,最小混相压力低,分别为27.52、27.13 MPa。地层条件下易形成近混相驱,气体突破要晚,气体突破以后仍能采出近30%左右的原油,驱油效率要高于非混相驱近25%,最终驱油效率分别为66.7%、69.0%,开发效果好。烃类气驱、CO_2驱可作为乌石17-2油田低渗强水敏储层优选能量补充方式。  相似文献   

7.
丁东升 《应用科技》2004,31(7):64-65,68
依据微生物吞吐技术机理,结合微生物吞吐技术现场试验及效果,探讨了微生物吞吐技术在外围油田的应用,利用微生物吞吐技术,不仅可以解除堵塞,改善原油性质,还能达到提高原油产量的目的,总结了微生物吞吐技术的适应井况,阐述了微生物吞吐技术在外围油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油田注入水的配伍性对油田注水开发的效果也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本文将从简析延长油田及其注入水概况、从实验研究方面浅析油田注入水配伍性及阻垢、实验结果及研究的意义等方面做以简要的分析,旨在了解注入水配伍性的原理及应用价值和作用,了解其在现实中的应用情况,为其他油田注入水配伍性提供实际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促进油田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渤海油田化学示踪剂存在检测精度低、用量大,微量物质示踪剂成本高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氟苯甲酸示踪剂的适应性,主要在研究了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四个油田的水样对2-氟苯甲酸、2,6-二氟苯甲酸、2,3,4,5-四氟苯甲酸三种物质的溶解性、配伍性、相互干扰性、耐盐性、热稳定性、静态吸附性等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3,4,5-四氟苯甲酸的各项性能较好,满足渤海油田现场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生产井数与原油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借助于经济学中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分析原理,在对油田产量按单井分组,对油田生产井数和原油产量计算百分比和累计百分比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得到油田原油产量生产的不均衡程度指标,以便在编制原油生产计划时,考虑原油生产的不均衡性,实现油田优化配产和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渤海南部A油田处于该区域外输枢纽位置,负责将该区域所有油田和部分渤海西部油田的原油汇集输送至终端处理厂。该油田共配备6台外输泵,由于新油田的投产和老油田的挖潜都使得原油外输压力不断增大,严重制约着整个区域的原油生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试验,将减阻剂注入A油田原油外输海管,并优化改进减阻剂的注入手段,有效提升了同海管压力下的原油外输量,缓解了外输压力,保障了外输稳定,对于海上油田的原油外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模糊数学在服装合体配伍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运用模糊数学进行服装衣身及衣袖合体性评价的方法,建立了其理论隶属函数并探讨了如何进行衣身与衣袖的合体配伍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代时间序列分析原理及系统辨识方法,建立了多变量自适应预测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某注水油田的原油产量进行了实际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比传统的预测方法大大提高,该方法可为油田编制原油稳产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石油磺酸盐与聚丙烯酰胺的配伍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民实验方法研究了助剂NPC-7、环烷基油和石蜡基油等对石油酸盐KPS-OJ2W与部分水 聚丙烯酰胺配伍性的影响,并初步考察了与原油间界面张力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助剂NPC-7和环烷基油可以有效地改善石油磺酸盐KPS-OJ2W和HPAM的配伍性,但与环烷基油的加入量有关。环烷基油对体系与原油间界面张力的影响不大,而助剂,NPC-7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提高了约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用相态实验方法研究了助剂NPC-7、环烷基油和石蜡基油等对石油磺酸盐KPS-OJ2W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配伍性的影响,并初步考察了体系与原油间界面张力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助剂NPC-7和环烷基油可以有效地改善石油磺酸盐KPS-OJ2W和HPAM的配伍性,但与环烷基油的加入量有关。环烷基油对体系与原油间界面张力的影响不大,而助剂NPC-7使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提高了约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现代时间序列分析原理及系统辨识方法,建立了多变量自适应预测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某注水油田的原油产量进行了实际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比传统的预测方法大大提高,该方法可为油田编制原油稳产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重芳烃石油磺酸盐驱提高原油采收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产出液高含水期油田的、具有提高残余原油采收率作用的廉价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重芳烃石油磺酸盐 ( HAPS)及其特殊的驱油方式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 ,HAPS与现场地层水配伍性良好 ,w( HAPS)为 0 .2 %~ 0 .3%的水溶液在产出液高含水情况下 ,可使残余原油采收率的累计增加值保持在 7%~ 8%的范围内 .胜利油田孤南 N- 2 80 1井区现场试验表明 ,低质量分数的 HAPS驱具有明显的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 ,采出原油的物性较一般的水驱有显著的变化 ,对于非均质性不太突出的油藏 ,HAPS驱具有良好的现场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芦油田自开发以来长期处于低产、低效状态,开展了“长芦油田未动用储量精细评价及开发区块调整方案研究”项目的攻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提高了原油产量.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上勘探评价阶段稠油油田地层流体取样少或无取样的问题,通过对大量渤海地区已取样稠油流体数据统计,应用数据矩阵分析探寻影响地层原油黏度的主控因素及不同参数与地层原油黏度的关系,采用非线性回归建立地层原油黏度与其他参数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同时建立不同参数条件的地层原油黏度与地面密度的取值图版。新经验公式计算的地层原油黏度与实测地层原油黏度平均误差5.6%,同时应用经验公式和原油黏度确定综合图版对某海上稠油流体性质进行分析,两种方法研究结果相当,说明新方法的可靠性。基于数据驱动建立的地层原油黏度公式和图版成果可解决海上稠油油田地层流体取样少或无取样的问题,为油田开发方案编制、开发方式选择、采收率预测、平台设施设计及原油输送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伟利 《科技信息》2008,(7):270-271
通过注入水与地层水动静态配伍性试验、注入水与储层配伍性试验及结垢预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可对现场判断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结论,从而对评价注入水水质及筛选注入水水源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