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蜘蛛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蜘蛛是农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节肢动物,许多蜘蛛种类具有噬食同类的行为趋向,因而蜘蛛同种个体之间或与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化学通讯在蜘蛛种内及种间的信息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大量的研究用行为学的方法证实蜘蛛雌雄之间、亲子之间以及蜘蛛与猎物之间能够依据信息化学物质进行通讯,但蜘蛛信息素的化学结构鉴定以及释放和接收机制等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蜘蛛信息化学物质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前已经有大量关于蔓足亚纲、螠纲、多毛纲和海胆纲的集群附着和幼虫变态信息的研究,而在此针对其它种类的动物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讨论了成体释放的化学信息及该信息使用与信息通讯的概念是否一致.例如一些种类的海洋无脊椎动物,他们可以在集群附着和变态过程中利用他们成体所释放的化学信息.昆虫和脊椎动物的生息地选择在许多方面与信息素通讯相关,即他们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引起同种类的行为学、生理学及发育学等方面的反应.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海洋无脊椎动物成体释放的化学物质在超出了幼虫的适应范围后,是否仍具有专一性.  相似文献   

3.
影响蚜虫行为的化学物质主要有蚜虫报警信息素如蚜虫信息素.蚜虫主要依靠嗅觉感知这些化学信号来作出相应的反应.其中许多种类蚜虫的性信息素的主要化学物质为荆芥内酯.本文用合成方法与植物提取法分别得到了荆芥内酯,该物质对农业生产中蚜虫虫害的防治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正蜘蛛是种让人不可小视的动物,这种最长可达30厘米的小型爬虫,遍及水、陆、空各大领域。它们无畏地守护着自己的领地,是名副其实的"网上霸主":实力、智商、怪癖样样俱全。它们拥有捕杀猎物的超强实力,如化尸大法:蜘蛛猎食时,先用毒牙里的毒素麻痹猎物,然后分泌消化液并注入猎物体内溶解猎物,再慢慢吸食,点滴不剩地吃个精光。同时,它们还具有能自制保鲜袋的超高智商:蜘蛛怕光,经常在对着透光和透风的地方结网。此网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伊朗食虫虻科Asilidae的文献资料,记录了伊朗104种食虫虻的130种猎物。这些猎物隶属昆虫纲Insecta的7个目(膜翅目Hymenoptera,双翅目Diptera,鞘翅目Cole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半翅目异翅亚目Heteroptera和脉翅目Neuroptera)37科,此外,还有1种蜘蛛也是食虫虻的猎物。  相似文献   

6.
崔建国 《大自然》2013,(5):36-39
走进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枝头鸟儿的欢快歌唱、池边蛙类的倾情伴奏,以及草丛深处的幽幽虫鸣,都让人不禁驻足聆听,继而发问:它们的鸣唱到底有什么意义?目的是什么?研究表明:动物鸣叫是为了通讯联系,即动物之间的相互交流,主要目的是雄性之间的竞争,以及吸引和选择异性配偶。动物通讯的方式因感官不同而异,主要类型有:视觉通讯(视觉)、声音通讯(听觉)、化学通讯(嗅觉)和振动(触觉)等。蛙类、鸟类、昆虫类对声音通讯比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伊朗食虫虻科AsiLidae的文献资料,记录了伊朗104种食虫虻的130种猎物。这些猎物隶属昆虫纲Insecta的7个目(膜翅目Hymenoptera,双翅目Diptera,鞘翅目CoLe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半翅目异翅亚目Heteroptera和脉翅目Neuroptera)37科,此外,还有1种蜘蛛也是食虫虻的猎物。  相似文献   

8.
蜘蛛张网捕捉到昆虫后,总要先咬一口猎物,使之“昏迷”,然后才慢慢享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科学研究发现,蜘蛛的唾液里含有一种毒素,它可抑制动物体内谷氨酸的活动。蜘蛛唾液的这一功能引起科学家的兴趣,因为人体脑细胞内的谷氨酸急剧增加就会造成组胞死亡,导致发生脑溢血、脑血栓。日本山多利生物有机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们据此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将蜘蛛毒素与成份相同的人工毒素进行混合调制成抑制谷氨酸的新药。目前新药已进行了动物试验。眼镜蛇唾液的毒性令人咋舌,被其咬中的猎物几乎无一幸免于  相似文献   

9.
沙蚕作为多毛类重要的经济种类,在生态环境和水产养殖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沙蚕的特殊繁殖习性决定其在性信息素(sex pheromone)的化学本质以及交流过程的特殊性。例如利用多肽和嘌呤等作为性信息素,明显区别于脊椎动物,从而为其作为无脊椎动物基础研究的模式生物增添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综述沙蚕类性信息素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国内开展沙蚕大规模人工繁育和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强调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和实践过程.所谓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学科)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假设,设计出活动计划并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一般经历以下几个过程: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表达与交流、评价与反思以及应用的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