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4-氯苯氧乙酸以水热合成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的锌配合物,对其用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及红外进行了表征以及荧光性质研究.X单晶衍射表明:金属盐和配体形成了一种单核配合物[Zn(CPOA)2 (H2O)2],该聚合物通过C-H…O非经典氢键连接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
在常温溶剂挥发法的条件下,利用NITpPy (2-(4-吡啶基)-4,4,5,5-四甲基-4,5-二氢-1H-咪唑-3-氧化物)和对硝基苯甲酸(Hpnba)与过渡金属离子组装,得到了3个单核零维结构、未见报道的金属-自由基配合物[M(pnba)2(NITpPy)2] {M=Co (1),Cd (2),Zn (3)}.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为同晶结构,都为中心对称的单斜晶系C2/c空间群 (No.15).3个配合物的金属离子都位于对称反演中心,具有变形的四面体构型,分别被2个NITpPy的吡啶N原子和2个pnba-的羧基O原子占据.TGA测试表明它们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另外,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其进行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吡啶-2,5-二羧酸为配体与MgCl_2·6H_2O和Zn(NO_3)_2·6H_2O,运用水热法在120℃下反应3 d,合成了一个混金属配合物,[Mg(H_2O)_6][Zn(pydc)_2]·2H_2O (1, H_2pydc=吡啶-2,5-二羧酸).并对配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稳定性分析以及室温固态荧光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晶胞参数a=0.72725(10) nm,b=0.74311(10) nm,c=1.06859(15) nm,α=78.968(2)°,β=74.332(2)°,γ=70.428(2)°;V=0.52066(12) nm~3,Z=1.此配合物呈现深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4.
两个新型的配合物{[M(ppa)2]·4H2O}n[M=Ni(1),Co(2);ppa-=吡哌酸]已被合成,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TGA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这两个配合物同构,都是由二维正弦波动层状互相作用形成的三维结构。另外固体荧光实验表明,虽然(1)和(2)是同构的,但是仅仅(2)在615 nm处有较强的荧光,而1却没有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5.
以奥扎格雷钠与铁、锌硝酸盐反应合成了Fe3+、Zn2+奥扎格雷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FTIR、X射线粉末衍射和差热-热重分析对其组成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确定其组成为Fe(C13H11N2O2)3、Zn(C13H11N2O2)2.FTIR分析表明,金属离子与配体羧基为双齿配位.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铁、锌奥扎格雷配合物与奥扎格雷钠晶体结构明显不同.体外抗凝血实验表明,所生成的奥扎格雷锌配合物具有比母药更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在0.08 mg/mL时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达到101.4 s和180 s以上.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3个新的含4'(1咪唑基亚甲基)苯甲酸盐的金属配合物,[M(imbz)2]*nH2O[M=Cu(II)、Ni(II)、Cd(II),imbz-=4'(1咪唑基亚甲基)苯甲酸根,n=1或2],用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及磁化率测定等方法对配合物结构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体imbz-通过咪唑氮原子和羧基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了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7.
一种半刚性的多羧酸配体5-(3-吡啶基)间苯二甲酸与Pb(NO3)2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颖的金属配合物[Pb(pyip)]n.对其用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分析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monoclinic),P2(1)/c空间群,并且该配合物的两个羧基分别采取了双齿螯合与螯合桥式四齿的配位模式,从而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Fe(Ⅱ)为金属中心,1,10-二氮杂菲衍生物作为有机配体,利用溶剂热方法合成Fe(Ⅱ)的配合物Fe(DPPZ)2Cl2(1)(DPPZ为二吡啶[3,2-a:2′,3′-c]并吩嗪),并利用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等测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经过分析后得到,配合物(1)是单斜晶系,C...  相似文献   

9.
合成一种异喹啉修饰的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Cu3(L)3·2DMF]·2DMF,并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 X单晶射线和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3,4,6}-连接的新型拓扑网络结构,可选择性分离甲烷中的CO2,并对溶液中的碘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达661.84 mg/g.  相似文献   

10.
富勒烯金属配合物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本实验在氮气氛中采用配体取代法合成了富勒烯Ru金属配合物C60RuCl2(phCH2Pph2)2,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光电子能谱、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对配合物的组成、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60以σ──π配位方式与Ru形成了稳定的η2型C60金属配合物C60RuCl2(phCH2Pph2)2.  相似文献   

11.
以5,5’-(ethane-1,2-diyl)-bis(oxy)diisophthalic acid为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一个单核新颖一维链Zn配合物{[Zn(H_2edc)(H_2O)_3]·DMF}n(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粉末衍射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且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单晶解析表明,配合物1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186 0(5)nm,b=1.253 15(14)nm,c=1.293 63(12)nm,α=78.223(9)°,β=88.372(7)°,γ=87.521(8)°.配合物1为由单核锌通过配体连接形成一维链结构,进而通过氢键连接为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1的发射光谱较配体的发射光谱有明显的红移,这是由于配体到金属Zn2+的电荷迁移所致.  相似文献   

12.
通过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3mm的Mg-Zn-Ca三元共晶合金,按成分比例配制的合金分别为Mg72Zn15Ca13、Mg62Zn36Ca2、Mg14Zn22Ca64和Mg26Zn48Ca26.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光学显微镜(OM)、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MgZnCa合金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g72Zn15Ca13、Mg14Zn22Ca64和Mg26Zn48Ca26合金形成非晶相和晶体相共存的复合材料,Mg62Zn36Ca2形成纯晶体;其中强度最高、塑性最好的是Mg14Zn22Ca64,其强度和塑性应变分别为548MPa和0.9%;对于该合金系,强度随结晶度降低而升高;压缩断口形貌显示,Mg72Zn15Ca13、Mg62Zn36Ca2、Mg14Zn22Ca64和Mg26Zn48Ca26合金均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3.
以1,1′-二甲酰氯二茂铁与双(8-羟基喹啉)联苯胺席夫碱为原料,通过缩聚反应得到了二茂铁-8-羟基喹啉型缩聚物,再与不同金属离子(Co,Ni,Cu)配位,获得了一类新型的聚二茂铁-双(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用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差热分析(DSC-TGA)、X射线衍射(XRD)及荧光光谱对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位金属参与后,提高了缩聚物的热性能.XRD研究表明配体与金属配合物均呈现短程有序的微晶态.配体和配聚物的荧光性能分析表明,化合物的发射谱出现在425-550 nm之间,并且呈现三重荧光性质,在配体与金属离子配合后,其荧光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两种新的钴、铜大环配合物[M(14)4,11-二烯-N]I_2(M=Co,Cu)的合成,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粉未衍射,电导、红外光谱、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同时也研究了它们吸氧,脱氧性能.  相似文献   

15.
使六水合氯化钴与多功能有机配体2-(间溴)苯基-4,5-咪唑二羧酸(m-BrPhH3IDC)在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制得了网状金属有机框架{[Co3(m-BrPhIDC)2(H2O)7]·H2O}n(配合物1).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其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钴离子在配体m-BrPhIDC3-的桥联作用下,形成了新颖的复杂三维固态结构.研究了配合物1在空气气氛下的热稳定性以及在2~300K范围内的变温磁化率,发现相邻的钴离子间存在着弱的反铁磁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L-谷氨酸为原料合成了L-谷氨酸-5-乙酯,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测量结果表明:L-谷氨酸-5-乙酯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其中a=9.691(3),b=5.2631(17),c=17.297(6);β=90.752(5)°.通过L-谷氨酸-5-乙酯分别与MgCl2.6H2O和Ca(OH)2反应,合成得到了Mg(II)和Ca(II)的金属配合物.比色法测试结果表明:L-谷氨酸-5-乙酯与镁和钙形成的配合物对三磷酸腺苷二钠的分解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2种金属有机配合物{Pb(cbba)2(m-bix)}n(1)和{[Zn2(btx)2(NDC)2]}n(2)(H2cbba为2?(4?氯苯甲酰)苯甲酸,m?bix为1,3?二咪唑基亚甲基苯,btx为对二(三氮唑甲基)苯,H2NDC为1,4?萘二甲酸),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和X射...  相似文献   

18.
含salophen配体的锌金属配合物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成为生物荧光探针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合成含氟salophen配体及其相应的Zn(salophen)金属配合物,分别采用1H NMR、IR、LC-MS、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Zn金属与配体及甲醇中氧、氮形成五配位结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显示,Zn(salophen)金属配合物在295 nm、397 nm处有典型特征吸收峰.荧光光谱显示,在397 nm波长激发下,配合物在507 nm有最大荧光发射峰.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潜在的作为生物荧光探针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HF和MP2水平上运用6-311G**基组,研究二价金属离子(Mg2 、Ca2 、Zn2 )与咪唑活性位点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Zn2 对咪唑的几何参数影响最大;三种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化能依次为:Ca2 -咪唑>Mg2 -咪唑>Zn2 -味唑,配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Zn2 >Mg2 >Ca2 .  相似文献   

20.
溶剂热条件下合成出4个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Zn(NO2)2(H2O)2]n(1),[M(bipy)(NO2)2]n[bipy=4,4'-联吡啶,M=Zn(2);Co(3),Mn(4)],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式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中2个晶体学独立的Zn(Ⅱ)离子通过μ1,3-NO-2桥连形成3D结构,拓扑分析可简化为6-连单节点mab网格.配合物2~4是同构的,均可简化为6-连单节点jsm网格,其中NO-2配体构象发生明显扭曲,形成双螺旋链.此外,配合物2和3对环己烯的氧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