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解决多线路列车运行图在衔接枢纽站的资源利用协调问题,以高速铁路运输网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区间资源、车站到发线、车站咽喉区资源,从中观角度构建时-空网络,提出区间-咽喉区-到发线三段式列车运行图编制框架,协同编制多线路列车运行图和多车站到发线分配方案.以列车运行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0-1整数规划模型,通过构建不兼容弧集合和不兼容边集合,简化了复杂安全约束的表示,采用整数规划商业求解器CPLEX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生成的考虑车站到发线具体分配的列车运行图满足各项安全技术作业需要,验证了三段式运行图编制框架的可行性和模型的有效性,实现同时生成可靠的多线路列车运行图和到发线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高铁枢纽车站接发列车和客运作业的特点,考虑接发列车技术要求和现场客运组织要求,将到发线运用和进路选择作为整体进行综合优化,以到发线运用和检票口作业量均衡、接发列车受交叉干扰程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0-1整数规划模型,并针对实际问题设计蚁群算法求解。最后以广州南站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到发线接发列车数量和检票口作业量较为均衡,占用同一到发线相邻两列车最小时间间隔较为合理,有利于列车运行受到干扰时接发股道和时间的调整,达到了优化到发线运用和进路选择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原有的电气集中联锁仍沿用传统的方式,功能简单,现有的计算机微机联锁设备,型号多样但不能解决防止错办接发列车实际问题。目前车站接发列车,仍需人员确认进路、甚至靠字条提醒、干部到岗防止差错。目前铁路系统急需能通用的、可与联锁设备接口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所以在TDCS车站的基础上,系统依据阶段计划与车站规章制度经逻辑处理判断后,对列车作业进行监督控制,该方案的研究既能解决了目前车站系统的行车安全问题,又提高了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4.
刘涛 《广东科技》2014,(18):126-127
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流与物流的交换越来越多越快,安全是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而铁路在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安全问题一直是铁路运输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此,对于非正常情况铁路车站接发列车情况一定要密切关注,并且采取安全而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防非正常情况下不良后果的发生。通过对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发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并对确保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安全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铁路跨越式的发展,铁路行车设备不断更新,既有行车设备改造、大修、检修任务也十分繁重,运用过程中难免发生故障;同时基建、工程施工、站场扩建、改造等项目多,导致车站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近几年来,所发生的事故中,有大部分事故是非正常情况下作业造成的,因此,铁道部、路局、行车站段加大了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培训工作,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实作教学,是车站值班员培训工作的重点,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手段。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实作教学,现就实作教学谈点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嘉北站和嘉策铁路近8年的运量分析,确定嘉北站北场南咽喉通过能力限制车站运输能力。理论计算和查找影响因素,发现进路交叉和等待接发列车占用咽喉时间长,提出既有线改建和保障运输顺畅等措施提高咽喉通过能力,以应对嘉策铁路不断攀升的运量需求,提高冶金铁路车站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7.
接发列车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及铁路的经济效益,因此确保接发列车安全是铁路生产的重中之重。"反方向接发列车"是双线区段车站行车组织工作中的高风险安全关键环节,作业人员不仅需要理解掌握车站的各种闭塞特性、列车运行方向、列车运行路径、及其各种不同情况下行车组织方式的平稳转换,更要熟练掌握"改方"操作技能,落实各项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确保行车安全。该文主要讨论双线双向(反方向大区间)接发列车的安全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8.
铁路枢纽列车运行图结构的数据管理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铁路枢纽地区线路结构 ,研究了具有多径路特点的枢纽列车运行图结构的自动生成算法 .根据该算法编制的计算机程序 ,可实现对多径路铁路枢纽列车运行图系统中的车站、区间、列车运行径路、车站进路、列车时刻表等数据的一体化、可视化管理 .  相似文献   

9.
主要探讨非正常情况下铁路接发列车工作人员认知行为产生的机理,由此构建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的认知行为模型。基于认知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人因失误因素,并以某铁路局在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人因失误数据为学习样本,分析人因失误因素对人误影响的主、次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培训与应急演练"、"工作经验"、"疲劳程度"及"工作压力"等因子是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人因失误的主要贡献因子。研究表明,该认知行为模型与灰色关联分析法正确可靠,适用于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人因可靠性分析,对制定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铁路接发列车作业是车站重点工作之一,是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因此,为确保铁路接发列车的安全,降低接发列车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文从影响铁路接发车作业安全的人员、管理、设备和环境四个方面入手,对影响铁路接发列车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个影响因素,分别提出了与之相应的防控措施和对策,希望能在铁路接发列车作业安全防控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三荣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6):56-57,192
周家湾站为既有准东线上的区段站,衔接准东一期铁路、呼准线及大准铁路三个方向,并接轨有酸刺沟煤矿铁路专用线,而且衔接的准东一期铁路及呼准铁路均正在进行增建第二线扩能改造。为了满足该站作业能力要求,需将既有7、8、9道到发线有效长由既有的1050m延长至能接发万吨列车的长度。但是由于受两端咽喉的限制,对该站7、8、9道到发线有效长的确定做了分析确定,并对车站设计原则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大型铁路客运站到发线与咽喉区综合运用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咽喉区进路交叉和到发线技术作业安全的前提下,将到发线和咽喉区作为整体进行综合优化,以到发线运用和咽喉区进路运用均衡为优化目标,基于0-1整数规划方法构建到发线运用模型,并编制模拟退火求解算法.以兰州站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到发线和咽喉的运用都达到了均衡并且使占用同一到发线相邻两列列车时间间隔增大,若发生晚点等突发事件便于车站作业调整.所构建模型能够有效提高车站技术设备利用均衡性以及车站作业的抗干扰性,为车站作业计划编制提供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引入多屏拼接技术, 然后详细介绍了接发列车模拟训练系统、车站调度模拟系统的系统基本原理;对两套系统的显示需求进行分析;采用软件与硬件相结合, 构建系统的多屏拼接硬件平台, 对拼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牛春年 《山西科技》2013,28(4):31-34
非正常接发列车在行车工作中虽然不经常遇到,但无论是行车设备发生故障,还是施工以及运行条件发生变化等,对于接发列车人员来说其处理能力一直是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多年行车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接发列车人员非正常作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马龙 《科技信息》2012,(10):319-319,312
根据对广州地铁3号线、天津地铁1号线的列车车厢内部噪声水平的调查,本文探讨了列车车厢以及车站内环境噪声的来源。结果表明:地铁列车高速运行是地铁车站环境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地铁列车车厢内噪声除了与地铁线路质量、列车运行速度及地铁列车结构有关外,还与地铁列车内广播、乘客人数多少有关;车站屏蔽门能有效降低噪声。  相似文献   

16.
作为列车运行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电气集中6502联锁设备,在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车站通过能力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在接发车过程中6502电气象中设备故障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7.
网运分离条件下旅客列车运行线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网运分离条件下旅客列车运行线管理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就路网公司在列车运行线编制与调整、客运公司对运行线要求与选择等方面所涉及到的问题,分路网公司和客运公司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与论证。最后,给出了网运分离条件下客座利用率、途中停站数、运行正点率等几个值得关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刘雁 《甘肃科技》2001,17(4):27-27
白宝线是兰州铁路分局所辖的一条支线铁路,从包兰铁路白银西车站接轨至长征车站,全长93.4公里,单线,国家三级铁路。本文即针对这条铁路进行列车提速的可行性试验论证。重新查定白宝线列车运行标尺,挖掘既有线运输潜力,探讨在既有条件下列车提速的可能性,增强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客、货发送量,提高运输收入。1 白宝线设备及列车运行的现状:1.1 设备现状:牵引机型比较理想,采用DF4型内燃机车。信、联、闭设备条件较好,各站全部为6502电气集中连锁,站间采用64D型单线半自动闭塞。线路条件较差。白宝线系1971年建成的支线…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车站辐射范围是衡量地铁对站点周边出行者吸引力和地铁交通功能的重要指标.快慢车行车模式下车站服务水平的差异可能导致其吸引力和辐射范围的差异.调研车站客流集散距离分布情况,结合折减系数确定车站辐射范围,分析不同类型车站辐射范围差异,并与全程旅行时间及不同类型车站客流量进行对比,反映快慢车行车模式对车站辐射范围的影响程度,并为改善车站集散交通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以上海地铁16号线为例进行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列车运行产生的二次噪声与振动已经成为轨道交通系统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民用建筑与桥梁结构,对火车站等大型结构的研究鲜见于文献.本文针对快速列车运行时对长沙高架车站候车厅内产生的振动与二次结构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整合预测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高架车站振源—传播—响应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谱有限元法来实现对二次噪声的精确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整合预测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