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的方法、疗效、适应症.方法我院于2003年6月~2006年2月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随访1~28个月,平均7.9个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98例,良12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93.2%,硬膜囊破裂1例,神经根损伤1例,椎间盘炎1例.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是传统开放手术与现代内窥镜手术融为一体,是在保证神经根通道充分减压基础上的手术,具有损伤少、组织剥离少、出血少、对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干扰少、卧床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的方法、疗效、适应症。方法我院于2003年6月~2006年2月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随访1~28个月,平均7.9个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98例,良12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93.2%,硬膜囊破裂1例,神经根损伤1例,椎间盘炎1例。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是传统开放手术与现代内窥镜手术融为一体,是在保证神经根通道充分减压基础上的手术,具有损伤少、组织剥离少、出血少、对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干扰少、卧床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脊柱后路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术成果适用范围: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技术水平、关键技术及特点: 针对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管狭窄症各种手术方法的不足与缺点,在国内首次采用显微内窥镜技术,经脊柱后路、椎板间隙进入腰椎管,直接显露受压神经根,摘除变性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清理神经根通道,既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椎板间隙开窗显露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适应证。采用椎板间隙开窗显露方法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经随访6~36个月者共56例,其中优4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认为本法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保证充分显露,完全去除病变,使硬脊膜及神经根在彻底减压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手术损伤和手术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适用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相同节段同侧神经根通道狭窄者。  相似文献   

5.
脊柱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oscopic disecetomy,MED)是Foley和Smith住1997年介绍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手术技术.由于结合了常规切开手术神经组织减压的可靠性和微创外科技术的长处成为脊柱钋科中突破性进步。我院从2003年10月开始开展该技术.1例手术中取出巨大较完整的椎间盘组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探讨经腰椎后路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发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对已确诊为复发性腰突症的6例患者,结合初次手术情况,均采取原后路切口接受MED手术。全部6例患者随访8-15个月,参照Nakai评定标准,优2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83.3%。结果表明,在经过严格的术前影像学诊断和熟练掌握手术原则及技巧的前提下,经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腰背痛)伴或不伴轻度腰椎滑脱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采用斜外侧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腰背痛)伴或不伴轻度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比较术前及术后2、4个月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4~10个月,40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疼痛缓解明显,影像学未见内置物松动及椎间融合器(Cage)下沉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脑脊液漏及神经根损伤的并发症发生,有1例因生殖股神经损伤出现左侧腹股沟区麻木症状,术后3个月麻木症状消失.结论 OLIF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腰背痛)伴或不伴轻度腰椎滑脱的中期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间及椎管狭窄手术失败原因。方法对65例腰椎间盘及椎管狭窄手术失败病例分析。结果定位失误、寻找突出的椎间盘错误、损伤硬脊膜、误伤神经根及椎间隙感染等是导致腰椎间及椎管狭窄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腰椎间盘及椎管狭窄手术虽然效果好,解除神经压迫症状显著,此手术方法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但如果手术方案不详尽,或者手术方法不合理,极容易导致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2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回顾性研究,提高对本症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例的临床和手术资料。结果:27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对21例进行了0.5~6年(平均2,5年)的随访,结果优12例,良6例,可2例,差1例,手术优良率85.7%。重点讨论了高位腰椎及椎间盘和神经根的解剖特点和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结论: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需用不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应用椎间盘镜下手术系统 (microendoscopydiscectomy ,MED)摘除椎间盘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技术 ,是微创外科在骨科领域内的新进展 ,该方法具有精确度高、安全性大、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腰椎稳定性破坏小等优点。我院自 2 0 0 0年 10月 - 2 0 0 1年 10月应用此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32例 ,治疗效果满意 ,现将MED手术及其配合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男 17例 ,女 15例 ,年龄 18~ 5 0岁 ,平均 2 5 5岁 ,病程 3个月~ …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